贯穿式案例教学在市场调查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awei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学习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能力为目标,应用贯穿式案例教学法,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进行重新组织,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及指导学生实践,同时对实践教学评价和考核进行了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市场调查 教学实践 交通运输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1.037
  0 引言
  “市场调查与预测”一般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交通运输专业开设,并作为学科基础课程,如果能将学生的专业调查(如:交通流量调查、交通出行调查、公共交通调查等等)与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学到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将交通运输专业所涉及的部分调查内容融入到实际课程教学和学生实践中,让学生提前接触专业知识,可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
  1 市场调查的教学目标和能力训练目标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在市场调查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地学习,能掌握市场调查的一般原理、基本操作流程,抽样技术手段和调查方法的合理选择,科学有效地设计调查问卷,能进行调查资料的统计整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具备调查研究的基本能力,并能写出合格的调查报告。具体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如下:
  (1)知识要求: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了解交通运输调查的相关知识和基本调查方法及其应用。
  (2)能力训练目标:通过课堂案例分析和课后分组调查作业,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训练学生查阅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针对各组不同的调查主题,训练组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的调查在短时间內不可能一个人完成,需要组长和组员的分工配合,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完成分组作业每个阶段的任务,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并制作成课件,各组相互展示成果、相互讨论,训练撰稿能力、清晰表达能力和现场答辩能力。
  2 贯穿式案例教学的基本思路
  案例教学是指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是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可分为两类:一是从案例到理论型,即引导学生运用案例,学习思考,发现基本理论,再运用理论去解决现实问题;二是从理论到案例型,即先讲授基本理论,在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理论,以例释理,以例证理,从而获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贯穿式案例教学属于上述的第二种。
  贯穿式案例实践教学的思路是指在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教学过程中,用一个相对完整的案例贯穿在各章知识点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按每一块具体的知识点将完整的案例进行同步分解,即:教师讲解每一章节的理论知识过程中或讲解完后,用案例中相对应的内容及其操作来诠释,并以项目教学法的形式安排学生分组任务,对学生同步设计实践环节,且所有的实践内容环环相扣,承上启下。具体的操作是:首先对所有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一个调查主题,要求与交通运输领域的调查相关。在每一次理论课堂教学及案例分析后,要求各组学生围绕之前确定的调查主题开展连贯性的实践,学生每完成一部分实践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按组进行分析及指导,帮助学生开拓思路,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实践环节有明确的方向,确保后期实践的可操作性,同时,教师也能对各组的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得以提前避免调查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
  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方式,学生在参与了课堂理论学习和案例引导环节之后对相应理论知识进行同步实践,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3 贯穿式案例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与实施
  市场调查一般围绕以下几个阶段进行:确定调查主题、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撰写市场调查策划方案,选择调查方法和抽样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实施调查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调查资料,撰写市场调查报告。贯穿式案例教学在市场调查与预测中的应用,遵循上一部分的基本思路,结合市场调查的各部分内容,设计具体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贯穿式案例实践教学的设计阶段
  贯穿式案例实践教学的设计阶段,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合理地、科学地安排课程理论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选择匹配案例,设计实践环节;
  (2)明确每次课堂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和每一次实践环节的目标,比如市场调查方法这一章;
  (3)做好教学准备工作:理论教学课件、各章节的独立案例、贯穿式教学案例、视频案例、学生分组作业批改后的反馈等资料;
  (4)课堂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上一堂课程的总结、作业修改意见和讨论、新的理论知识及相关知识点案例、课堂思考、贯穿式案例分析与讨论、本堂课分组作业安排和相关要求。根据各章理论教学的性质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市场调查方法这章,要求学生分组分别提前准备一种调查方法,正式上课时先由学生来讲解,再由老师点评和总结。实现角色互换,同时让学生有更丰富的上课形式,比如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现场角色模拟展现。
  3.2 贯穿式案例教学实践的实施阶段
  贯穿式案例教学实践的实施阶段按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见图2),具体为:
  (1)教师的任务:教师除了每次课堂教学之外,安排好各组学生的每次实践任务,并对学生提交的每次实践成果进行指导,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对某些共同性的问题和意见在下一次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抽出5~10分钟时间与所有学生集中交流。
  (2)学生的任务:每一次理论课堂教学之后给各组学生布置相应的分组实践任务。根据学生分组的组数,提供学生一定数目的调查主题,这些主题可以结合交通运输专业相关热点问题,同时要防止各组选择主题重复在,这并不绝对。当调查内容比较符合当前形势的时候,两组共用一个调查主题也是可行的,可以在调查过程和结果上进行对比分析,让各组能够相互学习)。为了便于大一新生接触专业知识,提供交通类调查方面的参考书籍。   学生的任务具体为:市场调查方案策划——实践①(确定调查主题)实践②(完成调查策划方案初稿)——市场调查方法、市场调查抽样技术——实践③(完善市场调查策划方案: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确定抽样调查的方法及调查对象的样本分布)——市场调查问卷设计——实践④(设计调查问卷或调查表)——市场调查实施指导——实践⑤(实地调查)——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实践⑥(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实践⑦(调查报告的展示与评比)。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提交实践成果。
  贯穿式案例实践教学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教师而言,要求任课教师透彻了解本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作用,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传授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包括自我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踏实的行事作风。对学生而言,要求其思想上的转变,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拓宽知识面;转变学习态度和方法,从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应付作业转变为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了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
  4 案例实践教学的评价与考核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作为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该课程要求一定的理论教学内容,但更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为了合理体现实践的重要性,其平时成绩的比重(50%~60%)相对于其他理论课而言更高。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考勤、分组作业三部分构成。其中分组作业比重最高,占总成绩的30%,分别由学生分组互评、组长对组员评价、教师评价三部分构成,比例是4:1:5,并设计了学生互评的评分表,分别从调查方案、调查实施过程、调查报告、调查汇报PPT、课堂讲解五方面进行打分(见表1),突显学生自评的重要性和民主性,而不是教师一刀切来决定学生所有成绩。该成绩考核比例也比较符合学校近两年推行的多元化学生学业评价的要求,加强课程教学过程改革和学生过程性评价,而不仅仅是期末终结性考核,有利于学生利用日常时间巩固知识点,有利于课后学习、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多元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因此更突出日常实践性环节的成绩评定的重要性。
  同时,对于贯穿式案例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分别从开设公开课和学生评价两方面进行:(1)公开课作为教学活动环节,提前在教务网上公布公开课信息,邀请教师参加,给出反馈意见。(2)学生评价方面为了体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选择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匿名参与调查,分别从课堂教学形式、课堂案例选择及分析、作业形式及分组作业安排三方面评价贯穿式案例实践教学的优缺点。学生的匿名评价,对教师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后反思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5 结论
  在贯穿式案例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案例是自始至终的,学生的分组实践也是至始至终的、完整的。学生分组,各组围绕同一个调查主题依次进行调查方案设计、调查方法、调查方式、调查问卷设计、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调查报告撰写等一系列环节。同时调查的主题选择要求与交通运输专业相关,如交叉口交通流量调查、公交满意度调查、行人交通安全问题调查、停车设施调查等等。实现了学生的交通运输专业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有效融合,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该教学改革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践,从学生反馈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1)由于教学任务安排在半个学期内完成,学生普遍反映调查的时间过于紧张,任务安排又承前启后;学生每次的上交作业虽然都进行了指导,但是跟学生进度上跟踪交流的时间不够充分;(2)课程分组作业采用多角色评估的形式,部分学生认为学生自我评价部分缺乏客观性。(3)教师在指导学生分组作业的及时性问题,取决于学生完成各项分组作业的及时性,有时不能兼顾所有组的每次分组任务。
  [教改项目]浙江师范大学一般教改项目(项目号ZC317012154)
  参考文献
  [1] 张亚文,詹碧华.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市:牡丹江大学学报,第16卷第7期,2007.7(5).
  [2] 贾爱萍.《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武汉:现代商贸工业,2011(2).
  [3] 王生云.市場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之思考[J].武汉:科教导刊,2012.10.
  [4] 杜亚芳.市场调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北京:高等教育,2013(6).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降低照射剂量前后头颅多排CT的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头颅CT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头颅CT受检者随机分组,用原设置的标准条件和不同的低剂量条件分别扫描,采用不同
本文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系统地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目的:探讨MRI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SE(HASTE)序列、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序列和并行采集技术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先天
本文阐述了九型人格理论的概念、分类及各类型特点,并阐明九型人格理论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作。以期将九型人格理论与护理临床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使临
心脏对比剂研究现状目前已开发的MR扫描设备和技术基本上能够满足对心脏结构和运动功能的诊断要求。心脏MR对比剂的应用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活力和冠状
人文体育观指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本文对人文体育观的相关概念和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人文体育观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策略,旨在对传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
应非常规油气排采技术实验教学的需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和区分煤层气排采与常规油气排采设备与工艺的差异性问题,研制了煤层气井排水采气实验教学平台。采用该平台进行综合实
当前,国家在大学生应征入伍方面已经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但大学生的入伍积极性并未明显提高;军事理论教育应该发挥其在应征入伍宣传中的系统专业、直接相关、受众面广等方面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然而香樟树作为亚热带树种,其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较差。提高香樟的抗寒性不仅可丰富我国北方地区风景树种,使其更好的发挥园林绿化价值,而且可使其更加健壮的生长减少经济损失,有利于香樟更好的发挥经济树种的优势。提高香樟抗寒性最有效的方法是选育抗寒新品种,而抗寒基因的挖掘是抗寒育种的关键,本实验室前期已从香樟中分离获得
目的:探讨低场MR增强扫描与FLAIR序列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29例脑转移瘤患者,使用0.23T MR扫描仪,对比分析常规T1WI、T2WI、增强扫描及FLAIR序列在检出转移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