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做“小事”的卓越核科学家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t3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多年的耕耘,85岁的高龄,如今,他仍在继续奋斗着。
  他师从名师教诲,勤奋严谨。他先后从事中子物理、裂变物理和重离子物理研究,在每个领域都取得了很重要的成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强记博闻、记忆精准;他为人谦逊,乐于关心、帮助同事;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历经艰辛,但矢志不渝,永不放弃!
  纵观他的一生,只为使中国的核物理基础研究,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报国,打造国之重器。
  这一路走来,他为中国的核物理基础研究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而他却说:“我不过就是个一辈子做小事情的科技工作者……”
  张焕乔,1933年12月13日生于四川巴县的一个商人家庭。在农村上完小学,1946年考入巴蜀中学,童年的经历培养了他顽强的毅力、独立能力和自学意识。他自小就对自然科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1952年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系,在重庆巴蜀中学受到了良好的中学教育,更增加了对数理化学科的浓厚兴趣。为了适应国家发展原子能事业的需要,1955年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师从胡济民和朱光亚等名师。1956年毕业后至今一直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工作。1958年10月至1960年1月,在苏联库尔恰托夫研究所实习期间师从M·彼伏日涅耳教授。在杨桢领导下发现的压电振荡石英单晶中子衍射增强现象与后来杨桢他们发现α碘酸锂晶体在外场下的中子衍射增强现象一起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近垒和垒下能区重离子诱发裂变机制的研究成果获得1992年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7年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核物理所科技委主任和原子能院科技委常委,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同年当选英国物理学会会士。
  這是一幅张焕乔院士的肖像画。画面上用顶光突出了他那满头的银发。目光向前凝视:他在思索着什么?这位已近85岁高龄的老人,如今,依旧从事着他挚爱的核物理基础科学研究生涯……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尤其强调要在前沿、基础、原创、重大的科技研究领域发力,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建国近70年来、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基础科学研究始终非常重视。纵览这几十年来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布局、近观国内外对中国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讨论、前瞻世界基础科学发展的趋势及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刻不容缓——它不仅是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新科技革命的时代机遇,更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选择。基础科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是建设科技强国的‘短板’……”一段充满期望的肺腑之言,表达了张焕乔院士对促进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创新发展的深刻见解。
  又是一个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的七月,我们来到了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坨里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采访著名核物理学家张焕乔院士。
  老人用他那浓重的川音讲述着他追求核物理科学的人生故事。
  名师肩上攀高峰 潜心核物理研究
  1956年秋天,张焕乔从北京大学核物理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前身),从事核物理研究,一千就是60多年。“我最初来到钱三强、何泽慧先生领导的中子物理研究室,在戴传曾先生的中子衍射研究组参加建立中子晶体谱仪、中子衍射仪及测量中子截面的工作。从最初的阅读经典文献、焊接、安装和调试仪器开始,我们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动手实干,自力更生,为我国第一台中子晶体谱仪和第一台中子衍射仪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张焕乔深情地回忆着他在钱三强、何泽慧和戴传曾等老一辈科学泰斗身边工作时,受到的莫大教诲。
  “戴传曾先生布置给我的第一个任务,是一个月内读完五篇经典文献和两本书的两章,写读书笔记,做读书报告。那时,我的英语很差,全靠查字典,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学习终于完成了任务。”在戴先生的领导下,1958年秋,张焕乔和同事们自力更生,把原中央研究院遗留下来的闲置多年的一台X光衍射仪改建成一台高分辨率的中子晶体谱仪。后来,正是在这台中子晶体谱仪上发现了压电振荡石英单晶中子衍射增强现象。这一成果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60年秋,张焕乔调到裂变物理组,在何泽慧先生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何先生总是鼓励我们年轻人要勇于进取和创新,不要迷信外国人,走自己的路,要在现实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想办法做出高水平的工作。”谈起何泽慧先生对他的引导和影响,张焕乔如数家珍。
  1958年,张焕乔去苏联实习,当时国内的大跃进正进行得热火朝天,所以去了不到3个月,他就写了一封信给室主任何先生和党支部,提出要回国,理由是苏联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也刚转型,大家都是自学,在国内一样可以自学。何先生很快给他回了一封信:“对你们年轻人来说,关键是要学习人家的科学方法和先进经验,这是你们所缺少的。”这句话无疑给张焕乔当头泼了一盆凉水。“是先生的忠告使我冷静了下来,不仅安心努力工作,也有意识地学习对方研究工作中的思路、方法和特长……”张焕乔饱含深情地回忆说。“在苏联期间,我参加了中子裂变截面的测量、固体声子谱和低温反铁磁性实验等工作,并参观了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全面核物理研究工作,他们的创新意识让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20世纪60年代,由于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党中央决定,我国自力更生搞核武器!就这样,核数据测量成了当务之急。1960年秋天,钱三强先生将张焕乔从中子衍射组调到裂变物理组,在何泽慧先生的领导下,承担核武器研制计划第一批中子核数据——重核对裂变谱中子的平均裂变截面的测量任务。这期间,他们开展了238U对裂变谱中子的裂变截面的绝对测量。为了提高计数率,他们制备了大面积均匀的薄铀样品,设计了大直径裂变室,并提出利用235U热中子裂变的平均中子数作为基准来进行裂变截面的绝对测定,与此同时,还完成了235U和239Pu对裂变谱中子的裂变截面测量。   “那时,钱三强先生经常来到我们研究室,给我们鼓劲并讲国际国内形势。记得有一次他给我们传达陈毅元帅的讲话:‘如果你们把原子弹搞出来了,我这个外交部长的腰杆子就硬了……’听了这席话,我们都不由地热血沸腾,个个都卯足了劲儿地干活。”讲起当年的故事,沉浸在激动之中的张焕乔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1962年夏天的一个深夜,我在加完班回宿舍的路上碰到了还在散步的钱三强先生。钱先生关切地问起我工作进展情况,我说:‘我们刚测出235U裂变截面比国外仅有的一个数据大5%左右,似乎我们的结果可信。’钱先生说:‘做科学研究,一定要反复推敲,拿出可靠的数据。重要的数据不要轻易相信国外的,他们是不会轻易给我们的。只有通过我们自己测量的数据才是可信的。你们要抓紧时间工作,要有紧迫感……’钱先生的教诲,令我们受益终生。”张焕乔回忆说。
  1973年,为国防需要,张焕乔负责开展239Pu快中子裂变的瞬发中子平均数随入射能量变化vp (En)的测量,要求精度达1%。当时拥有的实验手段不能满足要求,他就带领课题组自己动手创造条件,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在国内首次制成大体积载钆闪烁液体探测器、载量达105毫克钚的快裂变电离室(过去仅1毫克钚水平)和高稳定性的脉冲数分析器。最后测得的vp值精度达0.8%,与当时国外最好水平相当。测量的数据显示在0.15~2.0 MeV能区vp (En)的斜率有下降的趋势。后来,该结果得到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数据的支持,也在美国ENDF/BV数据库中得到反映。该数据被美国国家数据中心收集,并获1978~1979年度国防科委重大成果奖二等奖。
  张焕乔充分利用国内条件,在国内推动了超铀核的物理研究。他对国内可获得的超铀核240Pu,242、244Cm和252Cf自发裂变的瞬发中子平均数vp及中子数目分布Pv作了精确测量,从中给出了裂变中子数目分布宽度盯v和裂变中子平均数vp与裂变核质量数呈线性依赖关系的两个经验规律。在252Cf自发裂变瞬发中子平均数的测量中,提供了高精度的平均瞬发裂变中子数vp达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际上《热中子截面和252Cf自发裂变中子产额》标准中作为原始数据被唯一收入的中国数据。还测定了242m自发裂变和α的半衰期,这是当时国际上衰变数据评价迫切需要的数据之一。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筹建串列加速器,张焕乔便把注意力转移到核物理基础研究领域,并参加了引进串列加速器物理筹备组,讨论串列加速器的物理终端、计算机和电子学设备等。
  1982年1月,张焕乔应邀访问意大利核物理研究院里亚洛国家实验室,参加XTU-15串列加速器上的重离子熔合反应实验工作,合作建成静电偏转分离器,负责完成了前期检验实验。1984年2月回国后,他提出了开展垒下重离子熔合裂变角分布的研究课题,从最初的设计和加工反应靶室和静电偏转板等基本工作入手,实现了用静电喷射法制成多种放射性薄靶,建立起一个可以用作实验的物理终端。1987年原子能院建成HI-13串列加速器正式开始供束,他和合作者用8年的时间,系统研究了近垒和垒下重离子熔合裂变反应的碎片角分布。
  “国内核物理实验的条件虽然比国外差,但中国人的智力并不差,要凭借智力来弥补现实条件的不足,在国内也能作出好的工作……”这是张焕乔常常对组里的年轻人说的一句话。
  凭借细致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敏锐的科学洞察力,张焕乔在科学研究中从不放过对任何一点异常迹象的探索。他敢于创新,能于常规中找到新奇。如在国际上首先采用碎片折叠角技术区分熔合裂变与转移裂变,发现碎片角分布各向异性的异常现象。在这项研究中,确证碎片角分布各向异性在深垒下能区普遍异常,发现碎片各向异性随质心能量变化出现一个异常峰,并参加提出了一个新的预平衡裂变模型,得到国外实验支持。实验发现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和赞誉,美国巴克(B.Back)教授在阿贡国家实验室进展报告中指出:“在重复16O+232Th垒下熔合裂变的碎片角分布实验中,证实张(焕乔)等人在碎片各向异性激发函数中观测到的反常峰和垒下能区的碎片各向异性反常的特性。”荷兰塞门森(Siemssen)教授在1989年重离子物理及应用国际会议总结中指出:“张(焕乔)报告了在近库仑势垒能区熔合裂变中一个惊人的裂变角分布各向异性的异常。这个异常是在北京串列加速器上首先被观察到的,它已经引起很大的兴趣。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来自这低能区的转移裂变的竞争”。相关工作获得1992年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后来在重离子熔合反应、原子核晕结构和奇特核反应与质子衰变等研究中都作出了一些重要工作。
  谋求学科发展 重视国际交流
  张焕乔常说,科学研究本身带来的愉快是最大的报酬,是一种高级享受。因而,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实现与意大利里亚洛国家实验室、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俄罗斯库尔恰托夫研究所与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的国际合作,申请他们的束流时间开展相关实验研究,或请他们来北京参加串列加速器上的实验。他还介绍了多位年轻人出国深造,为国家培养学科领域的优秀人才。
  结合研究组的工作,张焕乔考虑到少体理论的重要性和国内少体理论的薄弱,看到他的博士生喻宁很擅长理论公式的推导和编写程序,适合这个研究工作,便让喻宁主要学习少体理论。刚开始,喻宁跟随武汉大学的刘福庆教授学习法捷耶夫(Faddeev)方法,但发表的文章投到国外后,审稿人认为内容不够新颖,未能接收。紧接着,张焕乔又积极联系国外的理论家,让博士毕业后的喻宁去葡萄牙里斯本高等技术学院专门学习前沿的法捷耶夫少体理论。
  张焕乔院士十分关心国内大科学装置建设以及后续科研工作的进展。例如,他考虑到HI-13串列加速器的能量限制了很多有意义物理工作的开展,积极呼吁后加速器的建立,推动引进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超导直线加速器,并关注后续工程进展。再就是关注兰州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超重核谱仪的研制和物理实验的进展。他还关注国内大科学装置如散裂中子源等工程的进展。“摊子散了要恢复起来就要花大力气了……”在谈及原子能院过去的探测器和电子学等研究室时,他总是深表惋惜地说。“因為这些都是实验室里很基本、很重要的技术,以前实力很强,国内从这里起家,很多电子学插件和探测器都是自己做。但现在基本上消失了,需要时都得靠购买了,而且大多数得靠买国外的产品……”这里除了他对基础科研按常规方式发展会遇到巨大困难,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往往能够走出一条事半功倍的捷径外,其中不乏他对国家核物理基础科研工作的真知灼见。   尽管年纪大了,身体也并不是太好,张焕乔依然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组里的同志看着他这么大年纪还和大家一起一丝不苟地做实验,都有些于心不忍,可张焕乔却说:“这是我所熟悉的,我愿意去做。”在一次实验中,张焕乔由于开会去了兰州,深夜12点多还打电话回来询问实验的进展情况。令大家感到意外和感动的是,当得知实验中有一些问题时,凌晨3点多钟,电话铃声又一次响起,电话那端传来的是张老师一贯的声音:“我想了半天,可能是由于……”远在兰州的他,心里时刻牵挂的还是正在进行的实验。然而,当时已年过七旬的他第二天还要参加重要会议。他对事业的情怀可想而知。
  在近垒重离子核反应实验研究工作中,张焕乔注重与国外核反应方面理论家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利用国外的加速器束流做实验。他积极参加国际会议,掌握领域前沿和动态,并提交报告,与专家讨论,提升研究水平。为了扩大我国核物理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积极申请大型国际会议。在2006年8月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第九届国际核一核碰撞会议上,与美国和印度的申请者竞争下一届会议的主办权。为此,他会前精心准备申请材料,会间积极与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交流,争取获得最大的支持。申请成功后,他亲自负责筹办会议并担任会议主席,全面负责会议报告人的选择、会议日程的安排、会议经费的筹集等。会议的成功举办受到了国外参会者的一致好评。
  身教胜于言传 扶植新秀为人梯
  张焕乔先生对科学的好奇和探索永不停息,虽然近年来视力大幅减退,但仍然坚持阅读文献的习惯,放不下自己心系的科学研究。他对科学研究的极大兴趣和惊人的毅力让人由衷敬佩。如今,已近85岁高龄的他无法亲自去实验室干具体工作,但他依然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经常与组里的同事和学生讨论工作中的问题,放不下热爱的物理研究工作。他每天骑着那辆自行车,风雨无阻,早出晚归,穿行于工作区和生活区之间。这两年组织上考虑他年事已高,坚决为他配了专车接送。平时出差他都是与年轻人一起坐经济舱。大家习惯了,从来没想过要给老先生买头等舱,以至于有一次部下因为给他买了头等舱而受了批评教育。
  2015年6月21日~ 26日,张焕乔与学生同行,去意大利卡塔尼亚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参加第12届核一核碰撞国际会议,乘坐土耳其航空公司的廉价飞机经济舱,凌晨从北京出发,来回在伊斯坦布尔转机等候时间均在八九个小时,等候时只能坐在凳上。长途鞍马劳顿,加上时差和本身睡眠不好,疲劳程度可想而知。但他还是全程参会,根据节目单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分会报告转战不同的分会场,坐在靠前的位置,认真聆听报告并与报告人积极交流相关问题和建议。
  有些人开始不理解了,都80多岁的老人了,该见好就收了。而他自己求索的:“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者不得有半点侥幸和松懈心理,只有全神贯注、锲而不舍地追求下去,才能作出真正的贡献,并从中享受到最大的乐趣。”
  慧眼金晴,识千里良驹。在张焕乔的培养下,2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一名博士后青年科学家,敢于创新、勇于拼搏,走到了核物理基础科研的前沿。林承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物理基础好,动手能力强,是实验物理的一把好手。他从2004年起任核反应组组长,学术带头人。获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他发表了150多篇文章,在国际会上提出多篇报告,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反响和引用。他撰写了“低能重离子核反应”专著,领导研究组从事近势垒重离子反应研究和近质子滴线核的质子发射的实验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贾会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中国核物理学会胡济民教育奖。他在国内外发表了60多篇文章,有数百次引用,其中1篇文章成為PRC编辑部推荐文章。他多次在国际会上提出报告,成为进入高级研究人才的佼佼者。白春林是张焕乔先生在北大招的硕博连读研究生,毕业时他的论文被评为北大优秀博士论文,现在是四川大学副教授,今年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优青。他从事核结构理论研究,现在他已完成将张量力加入到QRPA理论框架来研究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核矩阵元重要问题,取得良好的结果。张先生的博士后张高龙在北航任副教授,博士胡世鹏在深圳大学任讲师,张先生推他们一起组成国际合作团队,利用意大利里亚洛国家实验室的伽玛探测器阵列结合带电粒子硅探测器做多个反应道的实验研究,可望有好的结果。
  现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所所长的陈东风博士,也是张先生的一位优秀学生。他从张先生的得意门生到走向领导岗位,负责组建和从事中子散射研究。曾获得国家科技部“中子散射关键技术及前沿应用研究”的973重大项目,为首席科学家。
  张焕乔先生杰出的科技成就和人格魅力,正感召着一大批年轻科技工作者。他们正在为我国的核物理基础科研事业奉献着青春和才智。
  2018年,心系祖国核物理高层次事业成果的张焕乔院士,向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申请了“无中微子双B衰变实验”咨询项目,希望通过专家咨询,能推动国内尽快在锦屏地下实验室将这个项目开展起来。希望充分发挥中核集团天津理化工程研究院在分离制备浓缩同位素目标源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有条件把这项研究工作组织好,争取拿到世界顶级科学的一个结果,配合江门的中微子质量排序测量,获得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的有效中微子质量的重要结果;同时确定中微子为属约拉纳粒子,它的反粒子为它本身;揭示出轻子数不守恒。这些都是超出粒子标准模型的……”张焕乔先生认为。“这是面向物理学界的一项国际前沿领域的重大问题。值得国家高度重视和科技界的关注和推动。我们的目光应该盯着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
  “世上走得最快的便是时间,转眼我已从青年步入暮年。今日诉诸笔端的虽然只是浮光掠影,但我想,钱三强、何泽慧先生他们那一辈人所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们的事迹和贡献早已深入人心,载入史册,永远定格在真正懂得他们价值的人们的心中!与他们相比,我不过就是个一辈子做小事情的科技工作者……”
  这就是张焕乔院士!他用淳朴谦逊的高贵品质和对科学研究的执着探索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他是一个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核物理事业的科学家,一个用生命谱写“精忠报国”新曲的人!
  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值得中华民族骄傲的。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张焕乔,他们不求名,不求利,而是默默无闻地苦斗着,为了中华的民族的振兴!
其他文献
这是一场追溯到30年前的对话。  30年前,当试飞英雄黄炳新驾驶的“飞豹”飞机平稳落地之时,标志着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战机首飞成功,从此世界航空舞台的“中国力量”开始崛起。  这更是一次对于新时代命题的回应。  30年后,以建成“具有國际竞争力的大中型军民用飞机设计研究院”为愿景的一飞院,站在新时代的风口浪尖,回望来路,瞄准未来。  这期间,如同“飞豹”飞机“三落三起”的研制
期刊
何友能从一名战士威为院士,靠的是顽强的毅力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  当今时代,战场信息融合是军事制胜的关键。何友为信息融合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作出的突出贡献,极大地支撑了我国信息融合领域的发展,为强军强国注入了强劲动力。  何友,海军航空大学信息融合研究所所长、海战场信息感知与融合技术军队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航空
期刊
为了海空战机翱翔蓝天,工厂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时代的海鹰人一直在路上……  坐落在上海市静安区场中路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24工厂,又名上海海鹰机械厂,组建于1958年,原名海军801厂,1958年纳入全军企业化工厂编制序列,是适应海军航空装备特点的“多机种、小批量、修改制研服”相结合的综合维修保障性企业。刚刚度过60周岁生日的4724工厂,如其厂名一般,正以海鹰般的气魄,雄姿英发、振翅腾飞。
期刊
肩负“姓军为兵”的责任,公司一直为包括人民海军在内的部队官兵提供良好服务。  在巍巍太行东麓,昔日淮阴侯韩信背水设阵的古战场旁,坐落着一家军需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零二工厂(现名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他们是“辽宁号”航母系列工作服、海军环球出访服、南海大阅兵服装的生产者;圆满完成过建国50、60周年国庆阅兵服,2015年9月3日阅兵服,朱日和阅兵服。建厂91年来,三代“零二人”凝聚传
期刊
从初生牛犊到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旁人看他是“无愧”,他自己觉得是“无悔”。  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志明是我国舰载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知名专家,长期从事火力兼容、舰炮武器系统和舰载多武器兼容发射的论证、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制,创建了舰炮武器系统性能参数优化和配置优化模型与算法,主持完成舰炮武器系统应用工程和新型驱护舰火力兼容控制系统研制工程,突破了小口径反导舰炮超高速技术和舰载通用垂直发射技术,为我国新一代舰
期刊
东南临水,祟阿西北,中原一马平川。  烟雨长桥,风云际野,苍茫万里河山。  千古冀平欢。  树生果繁累,遥惹贪婪。  烧抢圆明,曾经八只手连环。  由来恶浪常掀。  耻蒙·甲午,南域機颠。  屈辱不张,家国何恨,嘻嘻强盗扬帆。  恩建海防先。  多少英才俊,身献科研。  崛起开新时代,舰队破涛还。
期刊
踏浪弄波涛,潜水无形影。展翅蓝空掠鹘鹰,舰队飞驰骋。  回首七十年,铸梦雄风猛。可曉东南海底礁,个个藏诗证。
期刊
导弹院人上下求索,戮力前行,用创新与坚持、可靠与协同、高效与成功打造新时代的“铸箭之道”。  何谓先进?先进,意味着以我之锋,克彼之盾。面对载机平台的更新,新技术的跨越,航空武器如何做到一击必杀,捍卫祖国万里空域?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铸箭之问。在它的背后,铭刻着使命,蕴藏着梦想,充满着挑战,印证着坚强。  先进,意味着千钧重担。自主研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不仅是导弹院发展的“生命工程”,是建设祖
期刊
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1915.10.6-2007.2.28  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两弹一星”元勋  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学术民主、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淡泊名利、奖掖后进,是中国科技界学习的楷模和典范。  他曾在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马克斯·玻恩、著名科学家埃尔温·薛定谔、量子化学的创始人之一W·海特勒身边学习和工作过,但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到祖国。1947年回国后,他
期刊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历程  1955年,党中央作出的中国要加快发展原子能工业的伟大决策,打响了我国核数据研究的发令枪,我国的核数据工作者们随即开展了急需核数据的研究。但由于那时我们还没有开展实验的设施,其研究工作仅限于理论研究。1958年“一堆一器”(重水反应堆,回旋加速器)的建成,中国进入了原子能时代,我国的核数据研究工作也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1960年秋,当我国的核科学家们正在忙于突破原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