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0-3岁婴幼儿生理特性下的感官多样性书籍设计研究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0207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8-0035-03
  引言
  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目前我国0-6岁的幼儿约1亿,其中每年新出生的婴儿有1600万左右。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未来0-3岁的婴幼儿数量将会持续上升。科学研究表明:处于0-6岁的幼儿期,是孩子身体和心智发育的黄金时期。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开始意识到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中,以阅读为主的纸质“书籍”成为了众多年轻家庭的首要选择。婴幼儿阅读,是指为婴幼儿提供与视觉刺激有关的信息材料,如图形、文字、色彩及相关的视觉符号,目的是让婴幼儿在观察、思维、想象中感知并接受有关材料的信息传递,以达到理解读物的一种认知过程。我们都知道,0-3岁的初生婴儿刚接触新世界,识字不多且自主阅读能力较差。因此在婴幼儿的整个阅读过程中,更多是侧重于书籍的感官体验,而非单纯且抽象的阅读理解。
  目前我国婴幼儿书籍多以“绘本”的形式呈现,但市场上的“绘本”质量参差不齐,内容华而不实,设计上并未切实考虑婴幼儿自身的生理特性,常常忽视婴幼儿特定时期的感官多样性需求。
  一、婴幼儿阅读的生理特点
  0-3岁的婴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个时期婴幼儿脑神经纤维发育快速,是树突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脑中树突网络构造密集,轴突髓鞘化的速率加快。由于语言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个时期的婴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依靠动作感知来适应外界环境。其中最显著的一个现象就是刚出生不久后的婴儿都会不自觉地吸吮自己的手指,这是他们认知世界最原始的方式,通过“吸吮”使他们感知到外界事物的存在。因此,这个时期的婴幼儿书籍读物不能完全以文字叙述或象征图画为主要的形式进行设计。
  此外,这个时期的婴幼儿感知图画的程度和特点与大人们也有所不同,他们习惯从画面的局部看起,容易被简单且色彩明度和纯度较高的图形所吸引,阅读时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一旦周围有其他事情发生,他们就会被吸引過去。根据这个阶段婴幼儿的生理特性和认知规律,应把“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体验综合应用到婴幼儿书籍当中,比如注重书籍材料的多样性使用(安全性较好的纸张、棉料、麻布等);或是通过发声装置在书籍翻阅过程中制造声音和音乐;又或是利用带有香味的可食用油墨进行印刷,营造“美味”的阅读氛围等。这样全方位、多方面的视、触、听、嗅、味觉感官体验,可以很好地满足婴幼儿的感知需求。
  二、婴幼儿书籍设计的现状
  婴幼儿书籍是幼儿特定年龄阶段阅读的各种文字、图案、色彩等读物总称,以简单有趣的图画和鲜艳明亮的配色为主要视觉元素,具有针对性强、浅显易懂等特点。当前我国婴幼儿图书市场的品种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婴幼儿图书出版早已超出了“小儿科”的层面,摇身一变成为图书出版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门类。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未来婴幼儿书籍的出版数量、规模、种类和需求是不可估量的,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出版物选题单一:我国每年出版的婴幼儿读物有上万种,受我国教育体系的影响,婴幼儿图书的内容选择上几乎都以教育为主。例如唐诗宋词、寓言神话、童话故事等,这些选题几十年如一日地“炒冷饭”,内容和形式都十分单一、陈旧,缺乏新意。
  (二)图书质量良莠不齐:据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图书市场上有部分的婴幼儿读物充斥着低俗趣味、暴力血腥等不健康的东西,甚至有些伪科学、伪命题的科普类读物大行其道,阅读这样的图书无疑对婴幼儿来说是百害而无一益。
  (三)本土原创作品较少: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婴幼儿书籍设计整体发展比较缓慢,婴幼儿读物无论是内容题材,还是设计形式也多是借鉴国外优秀的作品。本土原创作品较少,尤其是以婴幼儿为阅读主体的绘本读物更是“翻、抄、拼”等现象严重。
  (四)设计缺乏感官体验:从婴儿出生的第一天起,视觉感官就开始发育了。到了2-3岁时,婴幼儿的感官接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都得到了很充分的发展,基本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和聆听,常常有意或无意地产生触摸周边物体的生理冲动。然而目前国内的婴幼儿书籍在设计上,无论是出版社,还是书籍设计师都缺乏深入研究婴幼儿心理和生理特点,较少从婴幼儿的感官多样性需求角度去做合适的书籍设计。
  综上所述,我国的幼儿书籍发展程度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处于不断探索、不断优化的探索阶段。设计形式也多以借鉴参考外国的书籍形式为主,对于本土的原创设计缺乏信心。此外,在幼儿书籍的设计上,无论是出版社,还是书籍设计师都缺乏深入研究幼儿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因而设计形式相对单一、材质设计粗糙、细节考虑不全面以及忽视幼儿感官的多样性需求和情感的互动性需求等诸多问题及缺点。
  三、婴幼儿生理特性下的感官多样性书籍设计方式
  感官多样性体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需求,每个人基于生理特性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需求,婴幼儿也不例外。何为感官体验?营销专家贝恩特·施密特指出,感官体验是人体“五感”,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于一体的综合体验过程。
  (一)视觉体验的书籍设计
  眼睛是五官中的视觉器官,也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重要器官。人通过眼睛第一时间观察事物,并反映给大脑以获取信息来源,接着对物体本身的颜色、外观、大小、材质等作出客观的衡量与分析,视觉体验成为感官体验中最重要的环节。据调查,刚出生的婴幼儿,只能看清距离10厘米之内的东西,之后随着不断成长,眼睛中晶状体的弹性逐渐增大,用眼看近距离和幼小客体的机会增加,用眼时间变长,能够看清的距离也变得越来越远。婴幼儿在l岁时视力约为0.2,用眼睛可以辨识周边的简单事物,但这时期仍处于视力发展的“低级阶段”。到2-3岁时,婴幼儿的视力达到0.6,眼睛也变得更加灵活,能够分辨出彩色和黑白图画之间的区别。   科学研究表明,婴幼儿出生后,随着月龄的增长,婴幼儿的亮度对比敏感度(由暗到亮的识别)会按照大脑预定程序进行发育,但是色彩对比敏感度(色彩饱和度的识别)的发育方式则与之不同。比如,早产儿的彩色对比敏感度发育会略慢一些。这是因为彩色对比敏感度的发育跟出生后的月龄不是正相关,而是与出生后的视觉刺激有关。因此在婴儿语言发育之前,视觉书是帮助婴儿大脑发育的有益工具。此外,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婴幼儿,他们对简单的图形和直观明亮的颜色有着灵敏的反应。这个阶段的婴幼儿在学习颜色时,最容易被吸引的颜色是红色,其次是黄色和蓝色。因此,在进行婴幼儿书籍设计时,无论是封面还是内页都应多选用纯度和明度较高的配色,以满足婴幼儿生理特性下对强烈、刺激、多变、鲜艳的色彩需求。例如,中国人口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宝宝视觉激发》(经典版套装)婴幼儿图书(图1),就比较适合0-3岁期间的婴幼儿使用。这套系列卡片一共有4册,分别是《黑白卡1》《黑白卡2》《彩色卡1》和《彩色卡2》,其中黑白卡是针对0-6个月的婴幼儿专门定制的,该系列卡片以简单、有趣、形象的单色图形作为主要视觉元素,有利于这个时期婴幼儿视觉神经的刺激,从而激发孩子對简单图形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想象力;彩色卡则适用于6-18个月的婴幼儿阅读,该系列卡片颜色丰富且鲜艳明亮,有助于开发孩子的脑部视觉区以及增强视觉感知的敏感度,从而激发孩子更高层次的色彩认知能力。
  随着幼儿视觉神经系统的发育,幼儿对色彩的感知与分辨能力不断增强。3岁前后,对色彩喜好倾向逐渐从单色到多色,从暖色到冷色,从纯度、明度较高的颜色转向混色的过渡。如明天出版社引进的德国绘本图书《好朋友》(图2),就非常适合这个阶段的幼儿阅读。对孩子来说,有什么比和年龄相仿、兴趣相投的好朋友一起游戏更令人快乐的呢?在《好朋友》这本书中要和小读者分享友谊的快乐,并在欢乐中阐释友谊的真谛。该书的作者是国际知名图书创作者赫姆·海恩,他擅长运用色彩捕捉动物神情,其水彩运用更营造出柔美怡人的大自然景致。书中的每一个画面色彩鲜艳丰富且刻画细腻,让小朋友们不禁莞尔,陶醉在书中的欢乐气氛里。
  (二)触觉体验的书籍设计
  触觉是人体表皮的游离神经末梢对外界事物刺激的一种接收和反应。触觉作为“五感”中的一员,也是人体发育最早、最基本的感觉器官之一。刚出生的婴儿就懂得运用手掌、脚掌、背部和脸颊(特别是舌头)来感知物体的形状和材质,这种触觉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步趋于成熟。6个月的婴幼儿能够完全坐立和开始爬行,手部可以完成一些简单且精细的动作。到了1岁时,他们已经能够用手去摸索不规则物体,并对物体肌理形状有更深层次的感知和体验。
  幼儿读物是开发幼儿智力和早期教育的有效形式,其设计对触觉有着较高的要求。0-3岁的婴幼儿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较弱,但往往对物体的颜色、轮廓、材料质感领悟能力较强,因此设计师要把握这时期婴幼儿独特的生理特性和审美视角。例如《可爱动物》布书,整体以海绵作物料填充,可使婴幼儿在触摸中感受柔软的质感。书中还巧妙地设置了一些互动式小机关,如星形的牙胶,可以帮助婴幼儿更好认识牙齿的形状、结构,以舒适度过长牙期;还有可拆分的立体玩偶,通过拆解与组装,可以锻炼婴幼儿眼和手的协调能力。
  随着婴幼儿触觉感官的不断发育,手指的活跃度和灵敏度也不断增强。这个时期的婴幼儿喜欢触摸不同的材质,并有意或无意地用手指抠东西、戳洞洞等。为了满足他们特定时期的触觉需求,可在书籍设计时多提供一些洞洞书、翻翻书、触摸书和手偶书等形式的书籍。例如,法国艺术家Xaiver Deneux设计的纸板书《Touch Think Learn:ABC》(图3),就比较符合这个阶段的小孩子阅读和触摸体验。这款触摸书以明亮鲜艳的插图为主视觉元素,书中的每个跨页都是左页凸起,右页凹陷形状(类似于铲形)切口的物体,当看到图像时,可用手指追踪其形状,并引导孩子说出它的名字。这种视、触感知模式的结合,不仅为婴幼儿提供了一个亲身实践、多感官探索的空间,还能有效够刺激婴幼儿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三)听觉体验的书籍设计
  对于感知器官来说,眼睛是视觉的接收器,而耳朵则是听觉的接收器。视觉和听觉都是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都能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感受到某种情感的暗示。研究表明,婴儿在母胎中就已经产生听觉能力。自出生后,伴随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刺激,婴幼儿的听力得到了飞速发展。幼儿对不同的声音,声音的不同音调、纯度、响度、强度及持续时间等会有不同的反应,正常的声音能传递一种安全感,就像厚厚的辞典在翻阅时发出啪嗒啪嗒的强烈响声,柔软的线装书发出好似积雪沙啦沙啦的微弱声音,如同听到一首演奏美妙的乐曲……而刺耳、不协调的声音会给人烦躁、不安的感觉。
  书籍设计中若是在图画书中加入巧妙的声音,以图画书为界营造一个有趣的视听空间,可以使幼儿读者身临其境,融入故事本身,加深他们对图画的理解。例如,美国拼贴大师艾瑞·卡尔的经典有声书《好安静的蟋蟀》(图4),是一本融入了小巧的发声装置的图画书。他用美丽的拼贴画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和成长的动人故事,伴随着重复性的文字,昆虫们像参加游行一样在书里一个接一个地出现,这会让孩子们非常开心。当孩子翻到书的最后一页,蟋蟀的叫声真的响了起来,悦耳动听。原来最后一页安装了一个感光发声器,当孩子打开最后一页,便会被非常逼真的蟋蟀声所吸引。除了结尾加入音效的华彩,艾瑞明快的画风、独特的拼贴方式以及特殊的立体、折页设计,也赋予了书本阅读和游戏双重特性。
  目前市场上应用较广的发声卡片或装置,就是以图画书为界,试图营造一个有趣好玩的视听空间,使小读者们身临其境,置身于主题故事之中。例如,未来出版社出版的宝宝点读认知发声书系列《交通工具》,就是一款通过触摸发声引导0-2岁婴幼儿认知动物和交通工具的图画书。此外,还有一种翻阅发声方式也在婴幼儿出版市场上用得比较多,即光感原件感受到光线后发声。同样还是未来出版社出版的DK宝宝捉迷藏翻翻发声书系列《各种各样的乐器》(图5),就是利用了光感原件感应光线发声的原理进行设计,该书以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乐器为主题元素,通过翻开页面中的卡片使书中“乐器”都发出声音,比如清脆的吉他、优美的钢琴以及动感十足的架子鼓等,这些可爱有趣的乐器形象能让孩子收获阅读的乐趣,并在翻阅过程中感受声音带来的美妙体验。   (四)嗅觉体验的书籍设计
  如果拿起一本带有淡淡香味的图书,人们一定会很好奇,并产生强烈的兴趣想去翻阅它,这就是香味书籍在嗅觉上的体验。嗅觉和书籍的美感有机结合在一起,让人心情愉悦。婴幼儿的嗅觉功能在出生时就已经形成,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育成熟。从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中可知,不同的气味具有不同的性格和语义内涵,进而能影响人的情绪。在书籍设计中运用带有香味的纸张,不仅可给婴幼儿带来联想与想象的意念感知,还能强化他们对书籍内容的好奇与好感。中华商务进口图书旗舰店引进的《恐龙如何吃饼干》(图6)纸板书,这本书最独特的地方在于书中隐藏着各种“曲奇饼干”的味道。比如,通过引导婴幼儿用手擦拭内页,含有香味的纸张就会散发出分别对应肉桂、巧克力和草莓等不同的曲奇饼干香味。
  除了纸张材料本身带有味道之外,印刷中的油墨也是书籍气味重要的来源之一。油墨是由有色体(如染料、颜料等)、连结料、填(充)料、附加料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与油墨一同调配的化学添加药剂中,有很多为香母料,通过注塑、喷涂等方式加入油墨中。当前的婴幼儿图书市场,香味油墨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多种多样。据了解,香味油墨主要集中在水果、花卉、草本植物等几大类,如未来出版社联合乐乐趣童书推出的国内首套0-2岁幼儿嗅觉认知书——《来,闻闻大自然的味道》(图了),这本书有8种香味,23种花卉香料,21种水果蔬菜和11种绿植树木……涵盖了自然界中常见物体的味道。当小读者好奇地翻阅书籍,各种各样形象且独特的香味便会扑鼻而来。幼儿可以根据气味的不同来辨别物品,比如洋葱是刺鼻的,薄荷是清凉的,并以此来加强对物品的认知与记忆。此外,还有一类图书可通过擦拭油墨纸张产生香味,这种油墨只要不直接照射阳光,不经常性摩擦,香味持续的时间可达一到两年。但是对油墨气味的选择和应用还是要以绿色安全为最基本原则,尽可能采用绿植草本或清香自然的油墨来营造舒适轻松的阅读氛围。
  (五)味觉体验的书籍设计
  众所周知,味觉是食物在口腔内对味蕾器官刺激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感知。在书籍设计的“五感”理论中,味觉是最难以融入其中的一种感官语言。传统意义上的书籍味觉体验——“品尝”,即通过舌头上的味蕾与书籍材料接触,感知书籍真实的味道。例如,著名设计师机构Nick Bampton为日本“無印良品”创作的一本《香料天书》(图8),其书籍材料是一张张可食用的香料纸,并在书页上印制香料名称,当读者找到对应的香料,便可以撕下来,放入锅中与食物一起烹饪。现代设计机构Korefe设计的一本千层面烘焙书,书籍由千层面为主要材质,书中每一页都是一个具体的操作步骤,最后把装满馅料的书页放进烤箱,一本美味喷香的千层面就完成了。
  传统的四色(CMYK)印刷油墨,化学成分较多,气味浓重刺鼻,不利于人体健康。这样的一本书,闻着都难受,更谈不上“吃”了。随着可食用油墨技术在食品和药品包装印刷上成功运用,这对婴幼儿书籍设计也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可食性油墨是一种水性印刷油墨,采用喷墨印刷的方式直接印刷在书籍纸张上,不仅油墨色彩鲜艳,具备一般性油墨的基本印刷功能,还绿色健康、符合人体安全食用的标准。例如,接力出版社引进英国的绘本《查菲查菲你在哪儿》和《我是查菲我在这儿》(图9)就是用大豆油墨来印刷的,这种油墨减少了化学成分的添加,无毒、无味、耐水、耐热,经济实惠且安全可靠。即便是小孩子误吃,影响也不太大。早期的可食用油墨技术不太成熟,印刷过程中很慢才能干。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慢干的问题已得到解决,但目前仍有很多关键技术有待提升。婴幼儿在翻阅书籍过程中,会把书籍当玩具或口中的“美食”,如果未来可食用油墨得到推广普及,那么书籍才能真正变成孩子口中的“美食”,可以满足处于感知觉运动时期婴幼儿对书籍材料的嗅、舔、触摸及咬、吃等生理需求。
  结语
  总而言之,书籍设计者应深入研究婴幼儿的生理特性,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将多感官体验式的设计理念融入书籍当中,使婴幼儿书籍更富吸引力。这种感官多样性书籍设计方式,不仅让婴幼儿的阅读体验更容易被感知和接受,还有效促进了阅读主体与书籍之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从而为婴幼儿图书的未来出版提供了新的突破口与增值点。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J5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8-0011-03  引言  非遗传统手工艺墩头蓝是广东省河源市墩头地区生产的拥有地方特色的系列面料,是岭南地域传统纺织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明清时期开始,用当地种植的棉花、麻织造布料,再用当地板蓝、大青叶等天然植物染料进行染色,通过当时先进的纺织工艺生产出拥有地方特色的系列布料,成为当时典型的大型织染专业村,因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8-0014-04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轿车已经从以前贵族的专属用品逐渐走入普通的工薪家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轿车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代步工具,更多则被赋予文化符号属性以及情感的寄托,是身份、性格以及地位的象征。由于各大汽车企业在发动机、变速器以及底盘技术
目的研究外周血管病介入医师培训中临床路径教学法的应用。方法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该院进行培训的外周血管病介入医师中随机抽取52名进行研究调查。按照随机信封分组法将52名外周血管病介入医师分成两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进行培训的外周血管病介入医师作为参比组,实施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培训的外周血管病介入医师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外周血管病介入医师进行培训后的考核成绩、临床工作能力和培训满意度。结果在对外周血管病介入医师进行临床培训后,研究组外周血管病介入医师的考核成绩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对循证医学教育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该院消化内科实习的62名医学生纳入该次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实习生均31名,分别对对照组与研究组实习生实施常规教学法、循症医学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生带教效果。结果研究组实习生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操作、案例分析、科研能力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习生文献查阅能力、自学能力、思辨能力、沟通能力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习生带教能力、
中图分类号:J5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8-0022-04  引言  中式美学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学意识,指引一代代的艺术创作。中式家具装饰纹样,以其独特的美学表达方式反映现实生活或期望意境,以开发人们的想象并引起共鸣。在商业化气息浓郁的今天,现代家具设计极致追求达到商业价值与保留艺术文化之间的平衡,而清供装饰元素的应用极大程度地保留家具陈设的意境美。  
目的探讨结合关节镜模拟训练的PBL教学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0名骨科临床实习生,按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方案,观察组实施结合关节镜模拟训练的PBL教学方案。比较两组临床实习生满意度、骨科临床理论成绩、骨科临床技巧操作成绩、关节镜操作技能评分、创新性思维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实习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科临床理论成绩、骨科临床技巧操作成绩、关节镜操作技能评分、创新性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为了改善办公排插的用户体验,设计符合现代办公环境和方式的办公排插。根据用户研究的设计理论,设计并发放用户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对目前办公排插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提取和数据分析;通过线下访谈、观察、真实用户模拟等方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掌握办公排插的用户需求。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深入研究,从产品外观、产品使用人性化、安全性方面探索办公排插产品设计的方向。为排插新产品研发设计提供参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办公排插的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8-0026-03  引言  本论文运用大数据分析用户的消费心理、行为分析等多方面的用户需求,分析了现有智能家居产品的现状和局限性,结合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此拓展智能家居的设计方式,探索出新的设计思路,推动产品和系统升级,智能化家居产品以“注重用户体验”为根本出发点。  一、关于智能家居  (一)智能家居的研究背景  
目的分析品管圈应用于普外科护理带教中对带教质量与实习生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80名选取于该院普外科2018年9月—2020年10月实习的护理实习生。纳入病例根据入科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n=40)、参比组(n=40)。为参比组护理实习生实施传统护理教学法,为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开展品管圈带教。比对分析两组带教质量、实习生综合能力、教学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带教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实习鉴定成绩、总分均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8-0018-04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长,随之而来的交通安全问题、能源消耗问题以及汽车排放问题逐渐受到重视。汽车排放不仅是指汽车的尾气排放,还指汽车的制动排放。制动排放主要是指制动粉尘,它的来源主要是刹车片,特别是具有较好散热特性的盘式制动器使制动粉尘产生的悬浮粒子、重金属粒子及有毒粒子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