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木材燃烧性能的研究

来源 :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gez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锥形量热仪对人工林杉木、杨木和马尾松的燃烧性进行了研究。木材从受热开始到结束有两个释热峰 ;木材失重过程与释热过程有着相似的变化曲线 ,这是失重和释热密切相关的结果 ;木材开始受热到着火前和炭化过程结束后发烟最大 ,炭化过程和无焰燃烧阶段发烟最低。对同一树种而言 ,热源辐射强度、加热面种类和样品厚度对燃烧特性有不同程度影响。热源辐射强度愈强 ,着火所需时间也越短 ,木材释热和失重速度越快 ,烟气浓度和发烟总量增加。加热面为横切面 (R×T)的样品着火所需时间比纵切面 (L×T或L×R)的长 ,而且第二释热峰极值增大 ,平均失重率呈增大趋势。样品厚度对木材引燃时间、燃烧 1 80s的总释热量影响不大 ,但样品厚度增加使第二释热峰出现延迟且峰值有所下降。当加热面为横切面时 ,样品厚度增加使平均失重率有下降趋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超声胃镜(EUS)引导下经胃壁开窗内引流术与穿刺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PP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PPC患者,
通过总结数据中心动环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结合多年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工作中的实践经验,研究了动环系统安全运行的风险,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为动环系统的安全运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三维信息相较于二维信息而言,更能够体现物体本身的一些特性与状态,更能够被人们所直观地感受。三维重构技术作
万863年爱德华·蒙克生于 挪威赫德玛克郡洛伊坦 镇。次年,全家移居奥 斯陆。三次获得国家奖学金。t892年在德国柏林美术家 协会举办展览,但被封 闭。IB68年母亲去世。1853年
近年来,科技文献服务的需求日益知识化,对科技文献标引的深度和准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知识抽取已经成为制约知识服务系统开发建设的关键环节,需要集中大规模语义计算
与一般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不同,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具有独特的视阈和维度。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历史性否定,没有像黑格尔理论和众多后现代理论那样,停留在
麦都思是19世纪中期来华的英国新教传教士,他在书籍翻译和基督教的传播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学者们往往关注他这两个方面,但很少有人关注他编写的汉语语法著作——《汉语语法札
奈达在其翻译理论研究中认为,作为翻译目的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是基于语境的层面,而不是语言系统本身。笔者认为,在翻译中,引起误译的原因往往不是不理解原
失眠症是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痛苦之一,它可能是除疼痛以外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据统计,我国的失眠发病率在30%左右,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大多数人认为失眠不是什么严重的
标记模式是由Myers Scotton提出,它强调从认知角度分析语码转换,认为语码转换是协商人际关系的工具。从标记模式视角来看,语码转换是说话者的一种理性行为,由于理性行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