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学校戏剧有"社团演戏"和"大家游戏"两种主要模式;前者历史悠久,有的戏还能服务社会,但仅少数精英参加;后者1960年代源于欧美,游戏式即兴表演让人人参与,但不是属于美育教育的戏剧。二者均未能在中小学普及戏剧课,需要来个否定之否定:演戏—游戏—再演戏。以前演戏的重心在于戏,新模式的重心在于演,让全体学生都能分组表演类似"练习曲"的小戏,通过创造性地诠释优质范本来学习当众表达、人际互动及团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