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lgx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我们探究思考的问题,有鉴于此,很多教育专家提出了自身的观点和看法,本文对这些观点与看法进行了整理与阐述。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如何有效的利用课堂的45分钟,讲“活”历史,做到举重以明轻,难度大的问题能深入浅出地讲出来,增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知识的密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我们历史教师应该认真探索的教改课题。下面本文就影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影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因素
  (一)教学观因素
  所谓的教学观指的是教师对教学要追求何种目标以及为什么要追求这种教学目标的一种认识。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而言,也就是对什么是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以及为什么要有历史教学有效性的一种认识。它不仅是教师对历史教学的一种希望,同时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从对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认知角度来说,其是实现教学结果而教的一种观念,也是教学效率的观念,认识到教学投入同教学产出之间所具备的关系。
  良好的历史教学根本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历史教师的行为是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运用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手段的总和,这些都是需要将教学观作为前提基础的,因此想要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就应当更新教师的教学观。
  (二)教学设计因素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应当是教学的设计者——为历史课堂教学的开展选择相应的教学素材,通过运用交流等方式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获取要求;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当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中产生疑问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的评价者——要根据学生历史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并且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相应建议。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看到一样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所得到的教学效果不尽相同,可能一些教师对教材进行处理后会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的接受。也可能一些教师让学生感觉过于复杂。在课堂中,有的教师会让学生感觉课堂充满互动性,而有的教师则会让学生感觉课堂枯燥。好的历史教师不一定是历史学家,同样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也不一定是好的历史教师。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学设计能力的差异,才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当转变思想,注重运用历史课堂教学的有利因素,通过对历史教学活动进行总结与探索,强化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优良的教学情境,才能有效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一)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谓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两者相依相存。为了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是种美好的情感体验过程,是提升自我素质的需要。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实行“先学后导”,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如讲到科技史中关于飞机的发明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冯如的图片和资料老师也准备一些典型的资料和问题,按照这样的一个思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猜猜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的贡献是什么?你怎么看待中国当前的飞机和航天技术?在学生分组讨论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派代表进行交流展示。最后,教师作概括使知识更具系统性。这样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七通过以“问题”来引领,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讨沦中完成历史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需要。
  (二)书本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初中历史是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一门课程,它不是培养历史学家或专门从事历史研究的专业人才的学科。所以,初中历史教育必须与象牙塔里的学院历史区别开来,应该给学生以活生生地走向社会、融入生活的历史认知,绝不可生吞活剥而高高在上。时下央视《百家讲坛》式的讲史方式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产生了一股冲击力,事实上由于广大初中历史教师不具备专家学者的深厚功底,同时初中学生也不同于具有丰富阅历的电视受众,所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对此望尘莫及,也无须企及。但那种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并辅以诙谐幽默的解读方式是值得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借鉴的。笔者觉得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以历史教材为依托,关注身边的社会现实,及时捕捉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契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凸显。
  (三)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对新课程,我们常常苦恼于资源的无处寻找,事实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接触课程资源,但是没有从宏观上加以把握,没有明确地进行分类,使用时目的性不强,缺乏系统化,难以产生宏观效应。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先從教材入手,反复推敲、体会,根据学习目的要求,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整合、裁剪,突出重点、难点;之后以教材為核心,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从内容、形式上向外延伸,充分挖掘、利用现实中的教育资源,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
  (四)教学艺术之讲授的艺术
  讲课是教师的基本功,不管是在传统教学中还是新课改下的今天,都不能丢掉。讲述如果流畅、形象、生动,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我们在课堂讲授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语言准确。第一:语音准确。教师语音应以普通话为准,避免使用方言,保证学生听清楚每一个字。第二:用词适当。教师应选择最准确的词汇,防止使用笼统和容易引起歧义的词汇。第三:语流连贯。讲授时尽量使用短句子,戒除说话带口头禅和多余助词的不良习惯。第四:语速适中。教师讲授时的语速以稍慢于日常生活中的讲话语速为宜,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理解和思考空间。
  2、生动热情。第一:活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死的、抽象的,学生学这样的内容会感到枯燥。如果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衔接起来,与现实联系起来,更容易形象地表达教学内容。第二:讲授要热情。教师讲授时的热情表现为多种方式:精神饱满,语言表达抑扬顿挫,富于激情,目光炯炯有神,丰富的表情以及恰当的肢体语言等。讲授时在讲台上或过道内走动而不固守在讲台上,以引起他们注意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表现自己对学生欣赏、表扬等等,从而确保讲授时的热情,提高讲授的生动性。
  三、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一些粗浅认识。有效教学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一种责任,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尽管在历史教学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和困惑,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善于学习,讲求实效,就会不断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龙宝新,陈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04).
  [2]曹俊灵.尊重规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科技资讯,2010(6).
  [3]艾留忠.以生为本: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对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备课方式,教学模式,以及学生被动学习方式,都已经成了过去。而通过课堂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今天每个代课老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有效性课堂不仅指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的多少,还有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想,学习方法。从而,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该研究对23年生水曲柳不同颜色细根全氮舍量、质膜透性、根系活力和呼吸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颜色水曲柳细根全氮含量随根序升高而显著减小,1级褐色根和皱缩根全氮
东北高寒地区是我国超早熟大豆主栽区,主要为MG0000组和MC000组,这两组大豆品种数量较少,优异种质资源匮缺。根据大豆生育期的遗传规律,探索超早熟大豆品种的改良方法、选育途径,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游戏教学方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英语 课堂 游戏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12-01  小学英语作为近几年新增设的科目,在肩负英语启蒙和为以后进一步学习
【摘要】因中国传统的英语教学的不良风气,重笔试,轻口语,使得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普遍不高,绝大多数同学的发音都存在的问题,更是存在常规英语教学与口语教学的分离,呈现出一种突击式的英语口语培训,而不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学习和锻炼。随着高职英语的不断改革,英语口语大赛作为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比赛项目,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重视。口语大赛的兴起,提高了英语口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改变着英语口语的教
摘要[目的]探讨玉米(Zea mays L.)杂交种忻玉6009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增产潜力。[方法]介绍忻玉6009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最后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结果]忻玉6009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育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Z295为父本,于2004年选育而成。在2007年山西省预备试验中,以11 460.0 kg/hm2的单产水平排第13位,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7
【摘要】写作水平的提高不同于基础知识积累那样容易,写作能力也就很难像教化学、物理等学科那样,通过公式、原理的技能性训练而得到提高。所以文本阅读作为增加学生知识储备的必要途径,应该得到重视,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阅读文本,从而使提高学生文本阅读以及写作能力,成为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目标。为此,本文以三年级为例,就作文与文本阅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写作水平;文本阅读;自由写作  【中图分类号】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