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yzy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初中有效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音乐核心素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搭建开放式音乐课堂、创设多元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初中音乐核心素养教学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初中 音乐教学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216-01
  前言
  核心素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强调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初中音乐核心素养教学,旨在通过开放式的课堂构建,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但是,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之下,初中音乐核心素养教学面临诸多问题,进一步强调新课改下深化教学改革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本文立足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就新课改下如何实现初中音乐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1.初中音乐核心素养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构建,更加强调音乐课堂的开放式多元化,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从实际来看,初中音乐核心素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音乐课堂轻实践、内容匮乏、教学方法滞后等问题,严重影响初中音乐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具体而言,初中音樂核心素养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轻实践:音乐课堂以感受为主,缺乏理论与实践并重
  音乐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突出实践的重要性。但从实际而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以学生的感受为主,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更多的是听力与“感官体验”,这样的教学形态,显然难以实现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初中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时期,“轻实践”的教学现状,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应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构建。
  1.2内容匮乏:音乐教学内容匮乏,导致音乐课堂“苍白”
  趣味性音乐课堂,依托于丰富多彩的音乐内容。而从实际来看,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匮乏,拘囿于教材的教学现状,导致音乐课堂僵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欠缺。一方面,教师的“教”缺乏完善的内容支撑,枯燥的教学内容,削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的“教”拘囿于教材,缺乏课外知识的延伸。对于初中生喜欢的“流行音乐”缺乏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实质上,教师在教学构建中,应以学生兴趣激发为依托,将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有机结合,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实现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1.3方法滞后:音乐教学方法滞后,缺乏教学有效创新
  创新教学方法,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础。对于初中音乐教学而言,开放式的教学构建,能够更好地契合初中音乐课程的特点。而实际的音乐课堂,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教与学缺乏良性互动,导致音乐课堂僵化,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首先,音乐教学方法单一,难以形成开放式多元化的课堂创设;其次,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难以实现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再次,课堂氛围沉闷,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难以推动教与学的有效开展。
  2.初中音乐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1明确教学目标,搭建开放式音乐课堂
  音乐核心素养教学,应践行“生本”理念,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之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生个性张扬、开展音乐教学,是为了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统音乐课堂,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教”,对于学生的“学”缺乏有效构建,以至于音乐课堂僵化,难以实现核心素养培养。因此,音乐课堂教学的目标,在于陶冶情操、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创设良好的内外条件。
  例如,在“保卫黄河”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同时,能够从中得到思想的启迪与心灵的净化。因此,在“保卫黄河”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了教学情境,向学生介绍了该歌曲创作的背景,让学生带着情感、带着思绪,走进“保卫黄河”,而不是上来就是“带唱”,这样的音乐教学更多地停留于感官体现,难以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2.2创设多元化教学内容,丰富音乐课堂
  初中生思维活跃,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学的局限性,往往会造成课堂沉闷氛围的生成,教学缺乏驱动因子。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以丰富的教学内容为载体,转变音乐课堂枯燥、乏味的现状,而是在趣味性、多元化的课堂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于以情感共鸣的构建,让学生在音乐的陶冶之下,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培育思想品质优良、情感丰富、有素质的人,这是核心素养培养的着力点,也是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落脚点。
  例如,在拓展性课堂教学中,对“我心依旧”的教学,就是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色彩,通过情感共鸣的教学设计,以丰富多彩的音乐视角,带领学生更好地领略音乐的魅力。作为一首著名的英文歌曲,《我心依旧》有着温柔且优美的旋律,而歌词所表达那份真切的情感,更是让人听之入迷。但是,细而听之,歌曲中带有的“悲伤”与“无奈”也是一个重要的情感元素。为此,教师以此作为问题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歌曲,思考其中的思想情感。
  师:歌曲中透露出悲伤与无奈,这是为什么?
  生:歌曲背后有着动人而又悲伤的爱情故事。电影《泰坦尼克》就是讲述的这个故事,好感人,最后男主角死了。
  教师的“教”,不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构建,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从中获得思想的熏染,和源自音乐的熏陶,以促进有效音乐教学。
  2.3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促进高效音乐课堂的生成。为此,在有效音乐教学的构建中,应创新教学方法,以互动式、探究式音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音乐课堂,学生打瞌睡、提不起精神的现状十分常见,这很大原因是教师的教,缺乏创新性教学方法,学生缺乏兴趣。为此,要推进教学方法创新,在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中,盘活音乐课堂。
  例如,在“保卫黄河”的歌曲中,教师创设了以问促探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因子,驱动学生自主探究。这样的音乐课堂,能够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也培育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学习习惯,转变了传统音乐课堂僵化的现状。
  问题1:这首歌曲在歌词上有何不同?
  问题2:这首歌曲的特色有何具体表现?
  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究,从中对歌曲有进一步的了解,对于阐述歌曲的中心思想,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不再是单一的跟着教师“学唱”,而是以思想的引导与启迪为导向,实现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因此,创新教学方法,以更加多元化的音乐课堂,契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构建,更加要求教师的“教”,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放式的课堂,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面对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音乐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应着力于明确的教学目标、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以促进有效音乐教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朱海燕.中学音乐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新课程(上旬刊),2016(02)
  [2]蒋清华.课堂教学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7)
其他文献
【摘要】想要真正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生理健康课不容易,教师要调整心态,正确教授心理健康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课程的开发。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并逐渐关注和普及保健知识,但人们的健康教育问题一直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要从全国各个小学,中学,高中和大学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对下一代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从源头上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职业中学 健康教育 教学实践 经验分享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改背景下,我们该拿什么来评价孩子们呢?核心理念应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调控功能,注重评价方式的科学化、多元化,实施丰富多彩、动态生成、导向明确、情趣盎然的评价,让恰当有效的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关键词】有效评价 多元方式 关注生成 导向明确 情趣盎然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期刊
【摘要】现在大家非常重视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数学学科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够促进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思想,学会自己学习和反思,给终身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有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不恰当,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文章对初中数学老师怎样提高数学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让同学们学好数学,为以后更好的应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时期党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望。回首过去,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在区域之间的失衡,农村地区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短板。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公平领域的突出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公平  【中图分类号】G5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带领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目前,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会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其整体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对辅导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文章对辅导员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管理的弊端以及对策做出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够对辅导员管理队伍建设的改进与创新方法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  【关键词】辅导员管理 队伍建设
期刊
【摘要】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都是高职高专当中的重要内容,而高职院校的教育过度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审美教育。学生是要走进未来社会职场的,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情感,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修养和高尚的情趣,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高職院校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高校应有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内容。所以,本文就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审美教育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
期刊
【摘要】新高考改革后,物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根据浙江省选学考物理实验试题的特点,提出了新形势下物理实验复习“在交流中学”、“在观察中学”、“在动手中学”三大策略,并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物理实验 复习策略 实践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184-02  一、在交流中学—
期刊
【摘要】浙江省残疾人竞技体育成绩在近年来不断进步,但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却相对落后。本文在深入了解残疾人体育训练指导中心运动队的基础上,了解该中心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在体育类院校改善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体育人才和社会接轨,以期更好地为残疾人体育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残疾人 体育服务人才 需求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
期刊
【摘要】特殊教育教师由于其面对的学生为特殊群体,因此相较于普通教师更容易产生倦怠感。本文通过分析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危害以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积极心理健康理论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帮助特殊教育教师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特教教师 职业倦怠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207-01  积极
期刊
【摘要】伴随着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强大的工作压力,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的职业倦怠。导致在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其危害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和社会要重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并努力探寻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中小学 教师 心理健康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195-01  伴随着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