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

来源 :东风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6830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在某市著名的风景区发现了一只被本地山民安放的捕兽夹夹住后腿的山猫。恰好这一幕,被几个在山间采风的摄影师拍到了,还将这只受伤山猫照片放到了网上。
  没一会网友的评论就达到了上千条,救助山猫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还有人将电话打到了市长办公室。这事传到环保局齐局长的耳朵里,他给秘书小张交代了一声,叫上司机驱车直奔风景区。
  局长交代的事情,小张不敢怠慢,立即调派召集有关人员开会,不到二十分钟,一支“山猫救助小组”便成立了。成员包括一名兽医,一名麻醉师,两名消防队员,两名动物研究专家,当然,还有电视台的记者和摄影师若干人,组成车队浩浩荡荡地开赴现场。
  山崖下,齐局长正在查看地形。那只倒霉的山猫居然还没死。消防队员开始行动,他们从山顶攀援而下,在离山猫几米远的地方对其进行麻醉处理。麻醉枪准确地打中山猫,精疲力竭的小东西终于沉沉睡去。外科医生就地在现场展开了手术。
  经过一番紧张的工作,山猫的腿被接好了,上了夹板,缠上了厚厚的纱布。而后,两名动物学家又对山猫进行了全面身体检查。之后又联系了动物园,腾出单间,以便让山猫得到最有效最彻底的监护和休养。
  电视台积极跟进,做了现场和后续报道。大家吊着的一颗心总算落了下来,那几天山猫和齐局长一起成了市民们议论的话题,聚焦的中心。齐局长用他的实际行动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其果断负责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市民的一致认可。
  在齐局长的亲自关怀下,山猫的腿伤痊愈得很快。放归山林的那天,齐局长又亲临现场,电视台早已架好了摄像机,记者也及时地采访了齐局长。
  希望大家都能够投入和参与到保护野生动物的群体中来,拒绝买卖,拒绝杀戮······电视机上的齐局语重心长,表情凝重。
  齐局长打开笼门放山猫的一幕则被摄影师永久定格,其巨幅照片悬挂在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陈列室里。
  连市长也打来电话,赞扬他认真细致,亲力亲为,这事办得出色,社会反响强烈,正能量十足。
  晚上,心情大好的齐局长决定带家人去吃顿好的,开了几十里山路来到一个偏僻的农庄。他将服务员递过的菜单往桌上一丢,笑呵呵地说道,还来上次那道菜,猴脑,红烧天鹅肉吧······
  说来也巧,那天我由于天黑迷路,无意中也走进了这家偏僻的农家乐。农庄坐落在一处山洼里,屋后面就是山,这个餐馆有点像微缩版的四合院,不大,但很精致。农庄的建筑是仿明清建筑的,挑角飞檐,檐下挂着灯笼。给人一种幽静古朴和神秘之感。正走着,我听到了一种异常的声响,好奇心促使我透过没有合拢的窗帘瞅进去,里面的情景让我差点叫出声来。
  一张桌子的中间露出半拉光溜溜的猴子脑袋,头顶中央是鸭蛋大小的窟窿让人触目惊心,一侧正在燃烧的酒精炉上的小铁锅里油烧得翻滚。那只可怜的猴子大概是被麻醉了,居然还朝着就餐的人们龇牙咧嘴地笑……一会儿,这种笑就变成了撕心裂肺的惨叫。因为服务生正将一大勺滚烫的油灌进猴子头顶的那个窟窿里,猴子的头顶冒着白烟,滚烫的油在里面嗤嗤作响。
  天哪,这难道是传说中的生食猴脑?我不禁打了个寒战,我怔怔地看那些食客,那个胖乎乎笑容可掬,一脸慈祥的中年男人似曾相识。我揉了揉眼睛,没错,就是他,齐局长。上次拯救山猫的过程,齐局长全程参与,电视上有他不少的特写镜头。
  我蹑手蹑脚,小心谨慎地摸出相机,含着泪将镜头伸进窗帘缝隙,对准里面欢乐的食客,拍下了这个场面。
  当天晚上,本市的论坛上出现了一条拯救?杀戮!为标题的帖子。里面赫然一张齐局长举勺挖脑的特写。这无疑是我的杰作。我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实指望我的正义之举能收获几颗正义的果实,没想到帖子发出之后引起了一片混乱,混战:有的网民说,这样说一套做一套的官员实在是可恨,这样的局长应该被起诉,被撤职……有的网民说,帖子的主人是不是跟局长有仇,借此泄私愤,要是那样被起诉的就不是局长了……
  被起诉就要面临一场官司,何况我的证据只是一份酷似局长头像的照片,我只好悄悄地把我的帖子删掉。到现在,野味仍是我们这个市里的一道美味佳肴。
其他文献
金秋时节桂花香,  千古相思皓月藏。  黃绽早先篱菊信,  碧寒仍带涧松慷。  蟾宫未植吴刚懒,  山野多栽幺妹忙。  味冠群芳梅定妒,  溶溶夜色好飞觞。
期刊
四十三年前,  建厂进深山。  牽牛人进住,  打井汗流溅。  日夜装机器,  连更搞科研。  我虽人老去,  回味也芳甜。
期刊
登龙山  登上这座山  就可以成龙  登上这座山  就可以心想事成  于是  登龍山  在人们的心中  就是神  就是龙  就是吉祥的象征  登龙山  成了这片山水  神圣的  金顶  汉家王朝的子孙  刘秀来了  在登龙山  振臂一呼  打垮王莽  建立了东汉政权  光耀千古  登龙山  更加神奇  于是  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  龙登龙山  登龙山  穿越重重的历史烟云  犹如一条巨龙  从远
期刊
点绛唇·战友相聚  与会桑梓,淡了军旅威武气。霜秋几度,鬓发白起。  把酒往事,望岁月激情。到如今,青春已褪,风采锁记。  采桑子·相聚滨河看喷泉  幕色乍来空挂月,五彩缤纷,破水奔腾,风夹细雨溢天空。  荏苒时空由它去,桑田康定,笙歌徐升,牵手此地喜相逢。  点降唇 · 县城夜色  暮色风轻,水车如瀑新梳洗。灰尘不起,滋润柏油地。  霓灯璀璨,夜市人满街。望流车,相间和谐,仿佛在蓬莱。  点降唇
期刊
(一)小谢  两个小鬼女乔秋容和阮小谢,同时和陶望三恋爱,在道士的帮助下,借尸还魂,她们和陶望三终成眷属。  两小鬼女,缠人顽皮。  任你叱咤,照旧耍戏。  夜夜如此,斯混不离。  铁石汉子,情软意迷。  偶遇仙道,求赐生机。  道高法深,尸魂合一。  秋容先生,小谢凄啼。  再施绝招,超度无遗。  (二)青凤  无所畏惧的耿去病,追求一个十五岁的孤女青凤,青凤的叔父胡义君却不赞成他们自由恋爱的举
期刊
“好男儿,真英雄,龙行天下凭东风,浩然气如虹!天地万里,尽在我胸中!”在2014年东风商用车经销商大会上,当东风商用车市场销售总部的营销将士们引吭高歌《天地我胸中》,恢弘的气势令现场掌声雷动。这只是东风商用车营销特种部队文化打造的一个掠影,在东风商用车踏上国际化征程的路途上,市场销售总部将凝聚东风正能量的营销特种部队文化梦想融入中国梦、东风梦的历史洪流,让东风商用车事业健康、稳定、长久地发展。  
期刊
一  穿灰色运动套装的短发男人走出小区大门。单车道的入口和出口分设两侧,当中有个小岗亭。换岗的人迟迟不来,苦熬了一个通宵的年轻保安面色焦躁。男人刷了业主卡,那扇失修的铁栅门在他身后咣当一声弹了回去。  大雾推迟了天亮的时间。晦暗深重的光线下,马路显得很脏。短发的中年男人在路口迟疑了片刻。往前五百米,是一个公园,公园疏朗清简,唯有一池塘好水,参差的垂杨柳和四季桂沿塘邊生长。桂花开过了一季,香味已经散
期刊
随想之一:东风文学终于又有了组织,有了园地,有了阵地,又拉起了队伍,并且终于竖立起大旗。可喜可贺,可圈可点。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1、 关于文学园地:是冬天炉中的一团炭火,可以让人取暖;是世俗世界的一缕清风,可以给人抚慰。  2、 关于文学奖项:是一种人文激赏,是一种人生喝彩;为在文学之途寂寞赶路的一群人点亮了一盏灯。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随想之二:激赏一个散文家——朱小军——有魏晋笔记小说简
期刊
月亮湾公寓落成典礼以后,好多名犬、俊鸟,伴随着主人的喜好,纷纷迁进了豪华、宽敞、舒适、典雅的新居。  那里,是权贵、款爷们云集的地方,也是美女如云的场所。一栋栋豪宅里走出的阔太太、少奶奶们,一个赛一个的雍容华贵、风姿迷人。她们所伺养的宠物,更是一个赛一个的希奇、古怪、乖巧、金贵、迷人!  二号楼三单元,那个染着黄发的小美人,人称戚妇人所养的那只德国雪狐犬,通体洁白如雪,唯有两只小眼睛和鼻尖处那么一
期刊
数年前,在一股复古思潮的推涌下,旧时读物《三字经》的起始句“人之初,性本善”就像长了翅膀似的,腾空而起,漫天飞扬。一时间,不少地方都在传播着它,有的单位在大街上张贴的所谓新三字经,就是以它为开头的。甚至有一部宣传雷锋事迹的纪录片,也通过一位老者之口,肯定了“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这自然使我想到,雷锋的善良是怎样来的,是天生的吗?当然不是。雷锋的例子,恰恰证明了人的道德品性形成的后天性。雷锋那样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