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意义的整体建构分析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ngyuan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写结合是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二者的有效结合,是教改后推行的新型教学模式,它能够较好地推动各学科的发展,使学习效率变得更高,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对语文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对读写结合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分析探究,为学生提供高效的学习方法,全面构建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意义;构建;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提到写作,学生们就会“头痛”,这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写作水平不高的现状,笔者将通过本文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参考,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为语文课文教学构建全新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改善写作困难的问题,增强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接下来,文章将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学生通过读写结合加深对文章的领悟,并渗透到自己的写作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鉴赏能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整体教学的现状分析
  首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偏低,一旦教师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不知如何下笔,感觉心中也有好多话要说,但是常常却无话可写,久而久之,对写作文产生了抵触的心理,让学生十分发愁,认为写作是高深莫测的事情,常常都是应付了事。同时在一些学生的作文中发现,思路模糊,叙事和条理都不清,主要表现出学生言语贫乏,阅读储备量不足等现象,导致大多数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成绩不理想。其次,教师将教学重点往往放到课本知识的传授上,对学生的写作训练和方法指导不足,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从而导致学生的习作兴趣没有得到激发,缺乏写作热情和积极性,一些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产生消极抗拒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二、初中语文读写意义整体构建的策略
  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充分地利用阅读过的文章内容进行仿写,让学生在文章中借鉴,逐渐领悟到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合理地构思。宋代朱熹曾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 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也就是说,模仿进行创作是写作能力形成与提升的有效途径。通过提高阅读量,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写作,深化对文章内容体会,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
  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阅读教学中增强学生背诵和语言积累能力,深化学生对一些优美语言的掌握和记忆,只有加深记忆,才能为学生提供越来越多的写作素材。具体来说,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几遍,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进行品读和想象,将自身融入优美的文字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主要包括以下四种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
  1.立足教材,养成预习阅读的习惯。预习在教学中是比较常见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教师需要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将生字和生词及时通过材料查找,将优美和喜欢的语句进行摘抄和仿写,通过自主预习阅读,不但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够掌握大量的字词和语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阅读量,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
  2.进行多样化的课堂阅读。课堂阅读可以选择课上,也可选择在课下,例如在早晨选择5分钟的阅读时间,为学生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阅读的内容可以选择初中古诗必背100首,或者是名言警句和散文等等。让学生集体朗读,提高语感。另外,在课下,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以开展小组竞赛形式,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阅读竞赛,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和领悟角色的思想感情。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
  (二)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除了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对优美的文章进行仿写就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词语和句子进行仿写,由简单逐渐向难的方向发展,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仿写能力,让学生从仿写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感悟到创作的愉悦,激发学生的仿写兴趣。具体的仿写方法:
  首先,教师可让学生从基础的仿写模式开始,通过快速阅读全文,将一个句子进行扩句或是换句话表达,形成新的句子,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奠定写作基础,还提高了学生创作能力。其次,在扩写的基础上,重新选择文章中一句话续写出另外一个句子,使其上下连贯、通顺。在教学中,教师可具体地将其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勤动脑筋,充分进行想象,增加自身的词汇储备量,提高学生的续写能力。如学习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盼》这节课,让学生跳读课文,查找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例如:“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漫天星斗。”让学生把这句话改一改,把白天和夜晚晴朗的天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学生可以这样改:“一连好多天,白天天蓝如洗,像一汪清澈的湖水,蓝的一尘不染。夜晚漫天的繁星聚集在一起,相互玩笑嬉戏,他们是在做游戏呢吗。”这样反复地练习,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仿写,找到近似或是修辞、语气进行模拟仿写,提高写作的灵感。最后,针对一些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细读文章,自行创作,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对基础差的学生,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主,首先让他们先喜欢上写作再谈具体的方法,而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用教师过多担忧学习,但也需要正确地指导,推动其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学习初中语文部編版八年级下册《社戏》这节课时,文章通过叙事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农家少年形象,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叙事的写作手法,并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文章“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情谊。引导学生体会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培养学生进行仿写,提高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体会和感悟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读出自己”,做到认真品读文章,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将自身融入文章中,引发与作者的共鸣,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谈谈自身的生活感受,有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高感悟能力,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人生的各种启示中,获取体验的经历,形成自己的语言,并运用到作文中,让学生学作文的时候能够写真话、表真情,领悟人生道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的水平。如以学习《孙权劝学》这节课为例,通过品读文物对话时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特点,可以联系自身实际,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们的发展的道理。另外,在阅读文章课文时,理解像“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等成语,并运用到写作中,提升作文的质量。
  三、结语
  结合全文,通过对读写结合运用到语文教学的探究分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预习阅读和课堂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大量的语言,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同时立足教材,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有计划仿写,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外,在阅读中增强学生的真情实感,并运用到写作中去,让作文更加生动。但是仍然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继续完成,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曹斌.听说读写整体训练在职高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语文,2018(3).
  [2]张乐英.构建中学语文拓展性读写课程的实践和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7(2).
  [3]崔晓艳.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链接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7(68).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学科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传递信息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不论在何教育阶段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学科衔接着小学与高中语文学段,对学生具备语文素养的能力的锤炼起着承上启下的链接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将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重视起来,抓好教学细节,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语文知识与人文素质的双重增长。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教学内容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教师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而“先学后教再练”的教学模式就是其中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接下来教师再进行知识的讲解,最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与巩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等等。本文主要介绍了“先学后教再练”模式的步骤,以及其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与重要性。 
【摘要】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学历教育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中级汉语听说课程教学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中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互联网 ”的视角出发,分析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中级汉语听说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从教学内容和方法来解决中级汉语听说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满足来华留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是学生积累和沉淀文学素养的时期。在这一重要阶段,阅读课是小学语文课堂上重点教学内容,阅读能力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都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成为我们语文教师思考的课题。本文就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探索,意在提升这种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效率,为各位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