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理念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初探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师生之间教与学的需求。近年来,STEM教育理念的兴起为小学科学教学的研究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STEM教育理念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跨学科的、应用型的方法。它结合了动手做和基于问题的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去学科学。如何将STEM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值得我们去思考。笔者将以《用纸造一座桥》为例,谈谈STEM理念在科学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STEM教育;科学课堂;工程
  STEM 教育旨在以跨学科课程知识融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帮助学生形成 STEM 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迁移和创造力的进阶发展[1]。
  经过设计、实施,并且尝试改进,笔者认为《用纸造一座桥》是一节能够较好融入STEM理念的科学课。这节课需要学生联系已有的关于结构形状的相关知识,并且运用工程、数学有关内容去设计一个造纸桥的方案,尝试去做,并且经历交流反思、再次改进方案。整节课是联系生活以及已有知识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是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的过程。同时整节课是围绕“设计”进行的,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用纸造一座桥》中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s)应用的体现
  S: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方法;桥的结构和特点;
  T:制作纸桥所需的各种材料、工具、方法的应用;
  E:纸桥结构的规划与调整;作品实用性思考;
  M:设计图的制作; 纸桥各部分所需材料多少的计算;
  二、整节课的实施
  笔者将整节课的实施分为:明确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实施方案、交流反思、优化方案再实施这五部分。
  (一)明确问题
  每节课都是根据一个主题或是项目进行的,在开始之前学生需要明确课程内容和要求,这样才能够为更好地完成探究任务打下基础。
  笔者先展示一组生活中桥梁的图片以及本节课需要用到的实验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意识到课堂上所学的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工程技术领域的建筑有着重要的联系,甚至可以被自己利用起来去设计、创造属于自己的纸桥,这是一个能够激起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将技术、工程领域产品跟科学课结合起来的过程。接着出示任务:利用一张长77cm,宽55cm的报纸,制作长>25cm、宽>8cm、能够承受大于200克重物的纸桥,引发学生思考。
  (二)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这一阶段,需要学生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思维能力进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碰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就需要将问题细化分解成多个小问题,对这些小问题进行分析来寻求最终的解决方案。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去探讨制作纸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会发现要想按要求制作纸桥需要考虑很多的问题。既要考虑所提供材料的特点,还要考虑桥的结构以及如何能够承受200克的重量等,这些都需要解决。之后让学生在组内讨论桥的制作方案。
  学生相互讨论、质疑的过程也是產生思维冲突的过程,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其思维的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个难题是如何充分利用一张长77cm,宽55cm的报纸,制作长25cm宽8cm的纸桥;这个过程就需要学生去设计,利用数学知识去计算怎么裁剪才能利用好这张报纸;在设计的过程中体现了数学知识在科学探究中应用,用好数学知识更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科学问题,也在科学课中强化了数学知识的运用。此外,在设计时又要考虑到桥的承重能力,也就需要学生去提取工程方面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学生画草图中,再次将几何的知识提取运用;在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又一次将理论的知识服务于实践。
  (三)方案的实施
  在科学课堂中实践是检验研究计划的最好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碰到各种理想状态下难以发现的问题,学生会意识到真正动手操作的难度,一定程度上也考验了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的能力,这跟STEM教育理念所传达的内容相互吻合。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反思,为完善实施方案提供可能。
  (四)交流反思
  事实上,每个环节都应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交流,给予其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但方案实施后的交流反馈显得更加重要。在方案实施后的交流中,应该让学生分享制作测试结果、改进设计方案的想法,以及支撑这些想法的依据等。
  (五)优化方案再实施
  笔者在拓展延伸环节再次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反思的基础上再按要求去重新设计制作一座纸桥。经历这个过程,学生将再次建立系统的研究思路、并再次运用数学、工程、技术相关知识去解决科学问题。 三、总结
  STEM教育是基于项目、 问题和设计的学习与操作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建立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学生脑中进行强化,深入潜意识,为创新提供了直觉基础[2]。在《用纸造一座桥》这节课中,学生根据提出的纸桥要求,进行讨论,分析,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知识和工程思想设计解决方案。在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明白方案的可行性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经历交流反馈后,再对制作纸桥方案进行完善并再次动手实践。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体现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之间的整合,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小组合作探究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处在小学阶段的儿童对外界事物充满着好奇,有一颗探索世界的童心,他们缺乏的是知识和经验。笔者认为,如果能够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融入STEM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等,将对其科学素养的形成以及个体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将为小学科学的发展插上翱翔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崔立,刘良贵.浅谈美国STEM教育的建议及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15.
  [2]蒋志辉,赵呈领,周凤伶,梁云真,黄琰. STEM教育背景下中小学生学习力培养策略研[J].中国电化教育,2017,(02):25-32+41.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英语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广泛推广的可行性。然而,从我国整体情况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还不够明显,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比较缓慢。因此,学校和英语教学人员要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以学生为中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目标和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这个定位中非常鲜明地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强调语文课程的首要而核心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把语用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有机渗透,潜移默化,融通读写边界,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呢?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创设利于语用的情境。二、在讲读课文中培养语用能力。三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的活动。真正的小学语文课堂是和谐的课堂、高效的课堂。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教法,优化课堂设计,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地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多元化评价,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  【关键词】创设;小学语文;和谐高效课堂  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创设和谐高效的小学课堂呢?  一、课前,静心
期刊
【摘 要】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战场。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努力创建一个具有文化气、实用性、高效性的物质环境,让学生在这样一个师生共同创建的班级中学会竞争,学会挑战自我,养成良好习惯。  【关键词】班级布置;文化;赏识;成长  教育的本质是陶冶,班级的文化是灵魂。教室文化布置代表班级的形象,是班级魂之所在,应该是具有特殊化、个性化的,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的。自古
期刊
【摘 要】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相信是每一个历史老师的追求,高效的历史课堂不仅要求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要注重课堂的教学效率。当然这就需要老师制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不断地创新教学,丰富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社会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要充分的利用课堂与课余时间来武装自己,才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高教学的水平与效率
期刊
【摘 要】英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一直以来我国都很重视对英语的教学,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在国际上越来越活越,对英语的教学就更加重视。而初中作为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也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关注。文章就通過初中生在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分析,帮助初中生解决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策略  一、英语学困生的成因  小学升初中这一重要阶段,很多学生的英语成绩在升入初中后变
期刊
【摘 要】特色课程是具有文化特质的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亦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独具特色的课程。  【关键词】特色课程;课程开发;应对策略  校本课程的建设导致特色课程的产生。特色课程是具有文化特质的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亦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
期刊
在一项针对500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七成以上的学生平时阅读以青春文学为代表的通俗文学,而阅读经典名著的不到30%。而且这其中半数以上的中学生也只是随便读读而已。  这对从事教育的人员而言实在是个不小的危机。因为名著的阅读不仅关乎学生自身,更是影响到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中学生如果不去读名著,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即便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必读书目,也有60%的中学生明确表示他们没
期刊
【摘 要】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是息息相关的。教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觉得喜欢和新颖,学生才会积极的去配合老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所以,要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先就要改变老师的教学的理念。所以本文就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做出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高;教学探究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阶段,是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语文教学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即是老师引导学生对小学语文知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应该注意创新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师自身应用能力。其英语教学模式应该采用开放式、分组式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等,主要以在课堂中营造英语学习气氛,并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在英语的课堂中积极加入现代化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改教育创新;思维能力提升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我国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