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异尖线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n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简单异尖线虫核糖体DNA的内转录区(ITS-1、5.8S、ITS-2)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线虫样品进行PCR扩增并将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后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目的片段大小为430bp,与预期扩增序列同源性为99%。该PCR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强,不能在宫脂线虫、伪地新线虫DNA中扩增出条带;敏感性高,最低检测的DNA含量为0.4Pg。该检测体系的建立为简单异尖线虫的检测、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2008年7月,投资3.2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约6.2万m2.建筑面积5万多m2.净化面积1.5838万m2的兽用生物制品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暨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生产设施落成。该生产设
为提高牛分枝杆菌(M.bovis)单一抗原的抗原性,本研究以重叠延伸拼接PCR技术将M.bovis mpb51与mpb63基因连接,并克隆至pMD18-T中,构建重组质粒pMD-51-63。以BamHⅠ和EcoRⅠ双酶
以含柔嫩艾美耳球虫rhomboid基因的重组质粒为模板,应用PCR方法扩增该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克隆至pMD18-T载体中。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PstⅠ/ClaⅠ和PvUⅡ/ClaⅠ进行双酶切,将rhombo
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CH—1a株致弱过程中不同代次病毒(S39、S70、S148、S171)及国内分离株(G03、JS1、JS5)的结构蛋白基因(ORF2--ORF7)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并与国内外毒株序
本试验以内转录间隔区1(ITS-1)基因作为研究对象,用PCR技术分别对广东(GD)禽源、广东(GD)和安徽(AH)牛源3个隐孢子虫分离株ITS—1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将扩增序列用DN
为克隆和原核表达安氏隐孢子虫囊壁蛋白(COWP)的部分编码基因(AB),本研究根据COW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RT-PCR扩增目的基因AB,从而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AB。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
为了研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弱毒疫苗,将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HuN4株进行了致弱驯化,在Marc-145细胞上对其进行了3次蚀斑克隆和连续传代。该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细胞培养病毒中和试验(FAVN)检测狂犬病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将40只犬免疫兽用狂犬病疫苗后,第14d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分别采用EHSA法和国际贸易指定试
为探讨应用自回归一移动平均ARJMA(p,d,q)模型预测猪瘟发病率的可行性,本研究对1999年1月-2004年12月A、B、C3个地区的逐月猪瘟发病率进行ARIMA模型的拟合,用2005年1月-2005年12B的
对新疆南疆4个行政区6个品种的434份绵羊血清,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抗戊型肝炎病毒(14EV)IgG抗体,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及不同年龄段绵羊戊型肝炎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