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L1表达水平在预测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水平对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1例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资料。男46例,女15例。中位年龄56(29~75)岁,其中≤60岁41例,>60岁20例。患者行系统治疗前,单个器官转移36例(59.0%),≥2个器官转移25例(41.0%);肺转移17例(27.9%),肝转移54例(88.5%)。乳酸脱氢酶(LDH)正常52例,异常4例。MSKCC危险分层(共57例)低危组34例(59.6%),中危组23例(40.4%)。6例(9.8%)初诊时即存在远处转移,其中4例接受原发灶减瘤术;余55例接受根治性肾切除术。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患者肿瘤组织的PD-L1表达水平,将肿瘤细胞膜检测到PD-L1染色≥1%定义为PD-L1阳性表达。分析PD-L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点亚组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数据的多因素分析。

结果

本组6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53例、乳头状肾细胞癌3例、集合管癌1例、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2例、未分类2例。WHO/ISUP核分级(共52例)为1~4级分别为4例、20例、19例、9例。T1期、T2期、T3期、T4期(共60例)分别为26例、12例、20例、2例。淋巴结阳性5例,阴性56例。TNM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20例、11例、21例、8例。61例的PD-L1阳性表达率为24.6%(15/61)。WHO/ISUP核分级1~4级的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5.0%(1/20)、31.6%(6/19)、44.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随WHO/ISUP核分级的增加,PD-L1阳性表达率升高,两者间存在线性相关(P=0.006)。基线LDH水平正常组和异常组的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2%(10/52)和75.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DFS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D-L1(P=0.045)、年龄(P=0.014)、WHO/ISUP核分级(P<0.001)、T分期(P=0.015)、N分期(P=0.026)、TNM分期(P=0.005)与DFS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WHO/ISUP核分级为DFS的独立预后因素(HR=1.8,95%CI 1.1~2.9,P=0.018)。单因素(P=0.154)和多因素(P=0.902)分析结果均显示,PD-L1不是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OS的预后因素。OS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WHO/ISUP核分级(HR=3.0,95%CI 1.1~8.0,P=0.033)和MSKCC危险分层(HR=5.9,95%CI 1.2~29.7,P=0.03)。

结论

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WHO/ISUP核分级越高,PD-L1阳性表达率越高。PD-L1阳性表达并不是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D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锌α2糖蛋白(ZAG)水平随代谢指标变化的规律,寻求PCOS患者代谢紊乱与ZAG之间的相关性,为PCOS患者代谢紊乱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就诊的汉族PCOS患者200例为试验组,根据体质量指数(BMI )分为试验A组100例(BMI≥25 kg/m2)和试验B组100例(BMI<25 kg/m
口腔罕见病患病率低、临床特征复杂,因此目前口腔罕见病的范畴尚不明确。为统一认识、提高口腔罕见病诊治水平,本名录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遗传病与罕见病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段小红主笔、全体委员讨论和通过,涵盖139种具有典型口腔和颅颌面异常特征的罕见病,涉及每种疾病的中文和简单释义,英文名称、患病率、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
期刊
目的比较DR设备在不同管电压、源像距和模体厚度条件下入射表面剂量(entrance surface dose,ESD)显示值与测量值之间的相对偏差,为利用ESD显示值实时评估患者受辐射剂量大小和曝光参数适宜性提供依据。方法在2种管电压、2种源像距条件下,用3个厚度分别为5、10和20 cm的聚乙烯模体(表面积30 cm×30 cm)进行曝光实验。每次曝光后记录DR设备上的ESD显示值以及辐射剂量检
目的设计并实现放疗计划归档系统(plan data archiving system, PDAS),提高计划归档工作的效能,防止计划丢失。方法读取并解析计划系统(TPS)中的原始计划文件,访问记录验证(R&V)系统数据库并获取患者的治疗记录。对计划归档相关的参数进行数据处理,并以结构化数据存入本地数据库。PDAS包括两大模块:计划归档模块和计划丢失检测模块,其中前者可分为4个部分:数据整理、数据压
目的调查分析三门核电站运行前后,三门核电站周围生活饮用水中总放射性及食品中90Sr的放射性水平。方法在2012—2019年,选取三门核电站周围7个生活饮用水监测点,分别采集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测定分析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结合当地居民饮食习惯,采集三门当地出产的谷类、青菜、淡水鱼、海鱼等4种食品,测定分析其中的90Sr放射性水平。结果三门核电站运行前,核电站周围生活饮用水中
目的探讨转移性肾癌原发灶联合转移灶切除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1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例肾癌伴远处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53.7(36~67)岁。平均体质指数(BMI)25.8(20.9~30.8)kg/m2。右肾肿瘤6例,左肾肿瘤6例。原发肿瘤平均直径7.1(2.7~16.0)cm。肺转移2例,肝转移1例,骨转移9例。12例均先
目的探讨靶向药物联合立体定向放疗(SBRT)治疗肾癌骨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20年4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80例肾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接受单纯靶向药物治疗(A组),男19例,女5例。年龄17~73岁。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17例,非透明细胞癌7例。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联合数据库(IMDC)预后评分低危2例,中危14例,高危8例。初诊骨转移21例。同期转移18例
转移性肾癌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转移性肾癌的治疗经历着从细胞因子治疗到靶向分子治疗、免疫治疗的转变,患者的预后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本文对转移性肾癌的治疗进展进行总结与探讨。
前列腺癌是全世界男性发病率第二位的肿瘤,其中高危和局部进展期肿瘤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随着新辅助治疗在越来越多实体瘤中成功应用,其在前列腺肿瘤中的研究也逐步展开,其中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及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化疗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降低切缘阳性率有效,但无法改善患者远期生存。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化疗可能延长高危局部进展期患者的无生化复发时间,但患者能否最终取得生存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46例接受PCNL治疗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1例,女15例。平均年龄(46.7±8.5)岁。体质指数(22.7±2.1)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37例、Ⅱ级9例。肾盂结石2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9例。结石位于左侧27例、右侧19例。结石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