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俄罗斯女性的崛起 ——《奥勃洛摩夫》中“多余人”及其身边女性形象的比较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h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冈察洛夫在其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中塑造的主人公奧勃洛摩夫是19世纪俄国具有代表性的最后一代多余人形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迄今为止,多数研究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人公奥勃洛摩夫的身上,重在分析他多余人的形象和性格,却鲜有人注意这篇小说中的另外一位重要的女主人公——奥莉加.本文即旨在将《奥勃洛摩夫》中的两位主人公奥勃洛摩夫与奥莉加进行比较,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奥勃洛摩夫》中多余人形象的意义.
其他文献
黑格尔认为,劳动的目的在于:由于主体对客体的占有尚未完成,在苦恼意识的驱策下,人选择劳动来实现自己与客体的和解.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以“确证理念”为追求的“精神幻觉”,
目的:探讨知柏地黄丸、蛇床子阴洗方外用联合治疗肾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2015.02.01日至2017.06.01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性阴道炎(肾虚湿热型)患者通过
在中国最早的汉字里,女字是个象形字,意味侍奉男人的妇人。在父权兴盛的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女子从一出生便注定了她的人生便是可被忽视的对象,婚姻的不幸促使了其命运转为悲剧,而历
模糊意象是诗歌作品中很普遍的现象。这种意象的建构取决于语言叙述的模糊性和表达的间接性。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英汉诗歌语言中模糊意象的构建,发现在英汉诗歌中,不精确的描
摘要:作为一个犹太德国人,而且是一生颠沛流离、受尽贫困的人,马克思能赢得后人如此高的评价,我们从马克思与图书馆的情缘中,能够看出,正是这些图书给他们的人生事业成功积累的取之不尽的知识能量。  关键词:马克思;图书馆;个人成才  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世界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对中国近代发展影响极深。同时,马克思还是世界知名的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革命
1rn老村小组长低矮的屋子里坐着三个人,一个是老村小组长王老伍,一个是副小组长陈小元,一个是保管员杨保忠.堂屋心里支着一个用松树杈做成的火架,杈上放着一块烂锅片,锅片上
目的:评价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应用于住院药房单剂量口服摆药的效果.方法:统计对比住院药房使用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前、后各15个工作日,摆药工作效率和合格率.结果:全自动片剂摆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