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年展季”

来源 :凤凰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n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展人是双年展的灵魂。他们把自己比作大厨,以苛刻的标准选料,以特色的技艺烹饪,最后呈现给世界一个顶级的芝术盛宴。他们也把自己比作调酒师,调和着城市气质和双年展艺术之间的差异。
  如今,策展人制度已成为全球双年展的通行惯例,策展人也成为——种新“职业”。9月,亚洲的三座城市:中国上海、韩国光州、新加坡的双年展大幕将徐徐拉开。亚洲三大双年展也将第一次联手,实现耳动与合作。9月将是亚洲的“双年展季”,世界顶级的策展人将汇聚亚洲。
  
  什么是双年晨
  
  张晴:真正的双年展是文化的竞争,亚洲文化艺术要通过三大双年展来发出亚洲的声音,走向世界去竞争。
  伽弗兰科·马拉诗涅:双年展有两面性。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艺术的历史使得艺术界内部在艺术交流中具有自己内在而独特的性质。另一方面,我们都会把它当作一个事件或者说作为潮流来看待。所以它在某种程度上也与经济、娱乐、旅游、政治以及城市形象的提升有着一定关联。而在博物馆中的双年展与普通展览的不同就在于,前者的功能是以平衡前面我提到的那些内容为基础的。
  Mel:双年展提供了一个艺术与文化交流的平台。因为意识到艺术与文化的重要性,光州双年展于1995年开始举办,当时也恰逢韩国加入OECD,并且开始思考多样化的“全球性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光州双年展把与可见的文化艺术相结合的文化作为最基本的关照。
  
  双年晨与城市文化
  
  张晴:双年展之于上海,可以理解为一种时代的需要,城市的需要,文化的需要。如今的上海在全世界的视野中,是一座开放的、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国际大都市。作为中国的金融贸易中心,上海是不是能够成为文化交流中心呢?我们相信通过上海双年展这一交流的平台,能够实现文化交流中心的理念,而且,可以很自信地说,这个文化平台是全亚洲最好的。
  伽弗兰科·马拉诗涅:2006年上海双年展已经成为过去,而城市文化却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幸运的是,研究机构已经帮我们明确了双年展主题的定义,而我们也终于看到在艺术和生活文化之间有了严格的界限。
  Mel:光州双年展的基石是:让“市民的民主精神升华”,并且使光州的“文化传统成为艺术”。这一地区的文化确实包含一定的两面性:它与首尔和纽约相比比较闭塞,然而同时又是相对开放的。这样的两面性可以从全球和本土的观点来理解。在世界艺术与文化的广泛交流过程中,我们试图去抓住光州文化的根本,同时搜寻未来可能的变化。
  
  亚洲艺术与亚洲双年展
  
  张晴:如今,亚洲艺术更为活跃,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亚洲的经济发展了,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经济富足了就更加关注文化方面的发展;其次,长久以来,亚洲对于世界来说,只是欧洲人为了讨论地理的需要而命名的所谓的“亚洲”,我们是一个被动的“他者”。而现在,亚洲的知识分子在讨论“现代性”的同时,越来越注重运用东方的理念进行主动的、独立的思考,也就是依据各自的文化历史和民族民俗习惯出发,重新审度特殊的“现代性”。这也是一种大的格局,并不局限在亚洲地域文化发展的选择;另外,还有今日亚洲人的信心与雄心,亚洲各国认识到只有参与到世界艺术发展的洪流之中,一起浪奔浪流,才能够重新书写21世纪的世界艺术史。
  伽弗兰科·马拉诗涅:我唯一的建议就是不要再用“亚洲艺术”这样的词。这里有如此多有趣的艺术家,所以是时候来认真地对待他们,而不是把他们作为一种艺术市场上新的、短暂的潮流。当世界的中心转移到美国之后,艺术的中心也要转移到美国,即艺术的新历史。与欧洲的艺术体制相比,在美国,艺术取悦观众的成分要多一些,而自我证明的成分则要少一点。不过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西方的艺术和艺术体制需要更多的现代气息,才能从固有的模式中寻求新的进步。而上海的情况恰恰相反,它对于创新具有更多的动力和激情,从而能从其他形式的节庆中开辟新的模式。
  Mel:至今为止,亚洲艺术一直由西方的视角来看待。然而,难道应该是西方视角来把亚洲区分为中西亚,东南亚,西南亚和西亚?同样,我们亚洲人,尽管被共同区分为“亚洲人’,我们并没有能够建立相互之间真正的友谊纽带,却一直与纽约和巴黎取得联系。上海、新加坡和光州双年展的合作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首次没有穿过巴黎和纽约“棱镜”的直接交流的尝试。亚洲的三个双年展正在构建个合作性的伙伴关系,通过这样的关系我们可以重新定位亚洲的艺术与文化。
  
  对双年展的期许
  
  张晴:双年展是不能打分的。双年展是在书写历史,创造历史,而历史是不能打分的。我的期望是让更多的市民来看,来看看双年展。但更多的人来并不是说大众化,这个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今年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是“超设计”,我希望能对艺术领域的功能主义倾向有所触动,也希望有些产业的人来看看双年展(比如IT),希望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启发。
  伽弗兰科·马拉诗涅:我是被邀请来到这里的,并且爱上了这座城市(上海)。在这个城市,规律与混乱之间总是保持着奇怪的张力和联系。一切都显得如此刻板而又如此自由。我经常觉得,刚才发生的事情让我很吃惊,但是最好的还没发生。上海是一个现实与梦想交织的城市。上海双年展、亚洲的双年展也会不断进步,梦想成为现实。
  Mel:光州现在正在试图把自己建设成为韩国的文化中心,并且希望进一步成为亚洲的文化中心。光州双年展可以被看作这个计划的核心。我们希望光州双年展为市民服务,不仅仅是一个艺术与文化的节日,而是一个包括市场和文化经济的,富有创造性和多样性的文化引擎。
  

其他文献
在香港,赛马是人们谈资中出现最频繁的话题,而香港马会,也是香港汇聚最多名流政要之地。  已经拥有上百年历史的香港赛马会至今已有2.3万名会员,绝大部分是香港有相当社会地位的人士,华人占了绝大多数。正如马会楼层安排等级森严一样,马会的会员事实上也分为了不同的等级,分别称为赛马会员、全费会员和公司会员,在其之上,还有地位崇高的遴选会员。这些遴选会员多是香港最杰出的各界领袖,其中以政界、商界精英居多。也
期刊
世界杯为我们所在的世界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同时也造成了无数的“人间痛楚”。有资料显示,历届世界杯期间球迷家庭因看球出现的争吵和危机比平时上升近一半。而由此引发的外遇机率高出60%,这其中,尤以被足球伤透了心的女人为主角。今年世界杯期间,瑞士人瞄准这一商机,适时推出了一项专门为“足球弃妇”们提供的各种旅游休闲活动,还别有用心地挑选了一批年轻帅哥,让他们全程陪伴这些被足球伤透了心的女人们,他们打出的广告
期刊
说起骑马,人们会联想到凭一身盔甲,一把剑,一支枪,一个盾牌,单骑去赴一场决斗,去冲锋陷阵,闯进梦中情人的闺房的中世纪骑士;会联想到在沙尘滚滚的平原上,用绳套捕获野马的满脸落腮胡的美国西部牛仔;会联想到凭借胯下铁骑征战亚欧大陆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如果每一项运动都有自己的气质,那马术一定就是最具贵族气的那一种。据说,中古时期只有 “骑士”能有骑马的权利。骑士在那个年代是上流社会的一分子,于是骑马
期刊
有一天,我和一个朋友走过一幢特别漂亮的建筑,随口感叹了一句: “这房子盖得不错。”那朋友瞅我一眼,说:“没病吧你?”那房子就是著名的“和乔丽晶”,据说一套得七八百万,最小户型也有200平米。  朋友算是一个有钱人,投资影视的,当即给我数出几个影视名流,都在里面住着。我说我得见识见识这么贵的房子,有样板间吗?  朋友说,人家把房子盖成这样,可不是得谁就给谁看的。想看他们家的样板间,得预约,而且还得
期刊
对于城市来说,双年展无疑是城市名片上的烫金,或是一千别致的装饰元素。是让人眼睛一亮的城市结构因子。  而对于当代艺术来说,都市文明挤压了纯艺术的空间,工业化、信息化所标志的技术化浪潮让城市越来越机械,充满了数字、符号和功能主义思潮。于是,艺术家们把双年展当作当代公共艺术在现代都市中最后的应许之地,是城市最后的浪漫,也是城市最柔软的所在。  欧洲报刊刊登过一幅漫画。在一片显然是毁于战祸的废墟前面,一
期刊
Bvlgari现场      颈上添花,奥斯卡女星的至爱  1964年,明星索菲亚·罗兰的Bvlgari宝石项链被盗,这位拥有众多珠宝的意大利美人当即泪流满面,心痛不已。历史上,几位罗马公主曾经为了得到独一无二的Bvlgai珠宝,不惜疯狂地以领地来交换……Bvlgari创立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其珠宝及配件以华美的设计风格牢牢地征服厂所有像索菲亚·罗兰那样热爱时尚的女人们的心。  1996年,麦当娜在
期刊
粤菜VS意大利队:海纳百川    “吃在广州”,可见广州人对吃的讲究是多么精湛。粤菜,尤以选料之广博而闻名,博采众长讲究实际,制作精细追求享受,其味清淡略甜。在粤菜中,飞禽走兽、山珍海味、野菜山花,无不可入肴。事实上,广东人的这种无所不吃的性格,也正是其开放的心态在饮食上的反映。意甲联赛素有小世界杯之称,与欧洲其它四大联赛相比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容纳力,正是所谓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甲最具开放性
期刊
和全球各地的双年展相比,今年首次举办的新加坡双年展绝对是独特的。它把展场设置在广场、政府、寺庙里,让市民前所未有,随时随地的走近当代艺术。作为首届新加坡双年展的总经理,在艺术之外,刘祺丰更关注双年展如何让这个城市、让一般的市民亲近艺术。  凤凰生活:作为首届新加坡双年晨的总经理,你理解的双年晨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刘棋丰:对大多数艺术界人士而言,双年展是规模庞大且意义重大的当代视觉艺术展。这些两年
期刊
TEXT PHOTO 相关双年展组委会 EDITOR 王之光  或许可以用“经典”来概括这些在过往的双年展上出现的作品,但双年展本不应该有经典,因为不断创新、创造,失去创意力量的生长才是全球所有双年展的精髓所在。
期刊
EDITOR 王之光  郑胜天,国际著名策展人,英文当代中国艺术学刊“YISHU”总策划,温哥华当代亚洲艺术国际中心理事,曾任第二届上海双年展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第四届上海双年展艺委会委员、第五届上海双年展策展人。近年策划的重要活动、展览有“江南——现代和当代华人艺术展览与国际学术研讨会”(温哥华)、“国际策展人访华考察”(北京、上海、杭州、广州、香港、台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艺术”(温哥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