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W8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古代诗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典籍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在被选进语文课本中的诗歌,不乏对祖国山川大地的歌颂;报效祖国的情怀;维护祖国利益、尊严、荣誉的行动等等。那么如何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为重点内容, 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加以积累,积累的过程就是进行民族传统教育的过程,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诗歌 想象力 传统文化
  1.从诗歌内容出发,活跃学生审美的想象力,体会意境美
  所谓的意境,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都是诗人们精心挑选的题材,特别是一些写景抒情诗,几乎每一首诗歌都是一幅唯美的画面。相比较我们现在的诗歌,已经很难寻觅到这样的诗歌了。意境美已经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鉴赏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是古代诗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富文化遗产,那些雄奇开阔、旷远悲凉、恬静闲适、朦胧淡雅……的意境,往往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冲击。当然,要领会这些意境美,就必须要从诗歌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能在教师的讲解下,通过想象,看到蕴藏在诗词中的“言外之意”的意境,做到披文入情,由情悟理,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接受这种意境之美的陶冶。例如教学王维《过香积寺》,要引导学生从诗歌中寻找作者描写了哪些内容(即寻找意象),有“古木、深山、钟声、泉声、青松、古寺”等意象,以及让学生根据诗中描绘的这些画面,想象出一个清幽、寂静的意境。诗的色彩美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自然而然就进入了诗的意境,对诗的理解也就更深了。可以说,引导学生从诗歌内容出发,通过想象,当那些绚丽多彩的景色、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无不陶醉于那些美妙的意境当中,这种想象力的冲击使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文化有着更深的感受,仿佛可以触摸到诗人们笔下的景物,进行心灵的对话,对于陶冶他们的心灵、审美、体验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运用电教多媒体,再现美的情境,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在诗歌教学中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要讲究形象直观和语言直观,以感性形象为支撑。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形、声、色、光,把音乐、美术、文学、音像等诸因素优化组合起来,把学生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从而激活学生思维,产生一定的情感,使之获得美的享受。
  因为诗歌里丰富的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挖掘,诗人笔下呈现的画面之美,可以借助唯美的图片来丰富我们的想象力;那些平仄相间的语言,可以通过音频的朗读来吟诵;甚至还可以借助古典音乐把我们带入诗歌的意境当中。如品析《春江花月夜》这首长诗时,我就一边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一边带领学生吟诵,只需朗读两遍,学生就已陶醉于其间,自发地去理解诗歌内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品析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我采用播放幻灯片的方式将两组图片进行对比:雪前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雪后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明丽可爱的景色,而且这两组图片都是以边塞作为背景。同时,我还播放民乐《阳关三叠》,让学生在诗与音乐的旋律中体会诗人的离愁别绪。
  古诗词的语言极为凝练,它往往以极其简洁的语言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厚的情感。在电教多媒体的帮助下,容易构建一个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的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这一文化瑰宝。
  3.从作者的思想情感出发,深入挖掘,牵动学生情感
  所谓“诗言情、言志”,在古典诗词中,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那么,鉴赏诗词中的内容情感就成为了重点。在他们的作品里,有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如杜甫的作品;有表现建功报国的豪情壮志,如王昌龄、陆游、辛弃疾等人的诗歌;有表现思乡怀人的情绪,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还有一些表现超尘脱俗、感时伤逝的作品。这些情感的抒发无一不是诗人们内心最真挚、最热烈的呐喊,时隔至今,我们在赏析这些诗词时,仍不免为当中所透露出来的情感而折服。那么,为什么说对古典诗词中作者情感挖掘是鉴赏的重点?因为反观我们当代,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冲击已非同一般,在金钱的驱使下,有多少人丧失了道德,喪失了这种热烈的情感,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早已空虚,甚至是无以寄托。诗词中这些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恰恰是我们如今所缺失的,他们留下来的这些民族文化确是需要我们去继承、发扬,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情感发展正趋于一个定型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情感教育,让他们感受这些荡气回肠的旋律,感受中国古典诗词中特有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一剂良药。
  中国古典诗词中蕴含的文化内容丰富多样,我们要善于发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为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学习氛围,让民族文化的甘泉流淌在他们心间。
  参考文献
  [1]章李鸽.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广东江门市江海区外海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写作是语言文字的积累,是靠读书丰富起来的才智。试卷中出现的文章,在语言文字运用、写作手法、思想主题、表达效果、布局谋篇方面都起到经典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做题目的过程中更要重视文本的阅读。  关键词:试卷文本 阅读 写作  进入高三,全面进入复习阶段,学习时间的紧张,让学生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课外阅读几乎是没有。  但我们说,写作是语言文字的积累,是靠读书丰富起来的才智。不读书就掉进了江郎
塑身内衣采用物理(力学)约束的方式,达到修塑身体曲线的目的。文胸是最早的塑身内衣。随着氨纶的出现,塑身内衣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调整型文胸、束腰、束裤,或胸腰腹三合一束衣,或一件式全身束衣,等。  塑身内衣材质较厚,运用了较多的弹性纤维,牺牲了面料的柔软性、舒适性和透气性,产品具有人群适宜性和个体的差异性。长时间穿着会带来身体不适,如皮肤湿疹、瘙痒等,有些还会导致乳腺疾病、妇科病、消化不良等。因
摘 要:兖矿集团机电设备制造厂于1972年建厂,到现在为止,已发展成为拥有3000余名职工的大型国有企业。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迈进,在集团公司发展步伐的带领下。近年来,我厂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企业发展必须依靠教育的思想,从加强企业建设的实际出发,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企业后劲为根本的目的、不断加强职工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本文从空间重构,画面重构,审美重构三个方面,阐述了新技术和思想对电视艺术设计和生产这一专业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以及现在和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或趋势.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以“水战”扬名rn上世纪末,海南养生堂以龟鳖丸杀入市场,其后连续推出了多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农夫山泉诉求“天然矿泉水”,以广告词“农夫山泉有点甜”扬名大江南北。“朵尔
本届奥斯卡竟然没有一个任何冷门消息,每个奖项颁出来的时候,几乎都能听到一致的评价“他终于赢了!”。尽管在类似最佳女主角这样的奖项上,我们揣测评委或许会在娜塔莉·波
品牌化是企业竞争的尚方宝剑,品牌化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方向,是中国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打造中国乃至世界著名品牌是中国众多企业家的梦想。海尔、格力、长虹、格兰仕、TCL等已
2010年的年底,我在一个朋友家见到一张尚未装裱的条幅。条幅的内容比较常见,但字体透出的韵味不同寻常。整体布局严谨,字字流畅灵动。横撇竖捺,一招一式处处彰显着作者深厚的书法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