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语言的力量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w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阅读一本好书—《非暴力沟通》,该书语言凝练,思想深刻,令笔者喜不自胜,解答了笔者长久以来在沟通中的困惑,颇有拨云见日之感,有种“毕其功于一役”的喜悦。
  该书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是美国的一名牧师,犹太人,早年师从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因在认知和方法论上与老师存有分歧,后独创出一种简单深刻、行之有效的认知和治疗的原则与方法,即非暴力沟通。

如何沟通最有效


  沟通很重要,如何沟通是一门学问。古人云“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德国诗人海涅说“言语之力,大到可以从坟墓中唤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变成巨无霸,把巨无霸彻底击垮”。
  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向我们展现了这种力量,指出语言有暴力和非暴力两种性质的区分。暴力沟通的四个特征是:道德评判,进行比较,逃避责任,强人所难。书中所罗列的案例精彩纷呈,要么令人捧腹,要么催人深思。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是思想和语言的结合,同时也是一种有意识地使用力量的方法,用来服务某个特定的目标。这一目标就是要与他人、与自己建立有品质的连接,让慈悲的给予能够发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实践—所有的行为都只为了唯一的目的,即为自己和他人的幸福做出贡献。”卢森堡博士在书中指出,非暴力沟通含有四个要素,同时也是分四步走逐次递进的方法论:不带评判的观察,表达感受,阐明需要,提清晰明确的请求。
  不带评判的观察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这种不带评判的“起心动念”非常关键。卢森堡博士特别指出,如果参与沟通的人在起初就有预设立场,让评判先行,那么这种沟通就往往必败无疑。如何做到不带评判的观察?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需要训练。因为我们所生所长的环境到处充满了评论和判断,大家早已习惯成自然。然而,可悲的是评论和判断无论其动机多么美好,总是会让听者感到背后的暴力,倾向于自保的人之本性会让听者进行暴力回应,周而复始恶性循环,让沟通双方在浅薄的层面展开激烈对抗。
  第二步是表达感受,明确表达出自己内在鲜活的生命状态是什么,这可以发现我们的共有人性,从而让参与沟通的各方在很深的层面产生联结。然而,这一点也是我们所欠缺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很少关注自己的感受,从而也不能感同身受别人的感受,因为这不被外在大环境所鼓励和支持。因为用得少,所以相应的词汇储备也十分稀少。想想看表达自己情绪的词我们能说出多少个,一般而言十几个或几十个,而实际上汉语中用来表达情绪的词有500多个,准确清晰表达自己的感受需要有个觉察和学习的过程。
  第三步阐述自己的需要,需要往往是反映我们价值观的冰山一角,我们所有的需要都是植根于心灵深处价值观的外在体现,一旦最深的需要被理解和满足,问题往往就会迎刃而解。在卢森堡博士的理论中,所有的暴力都可看作是对自身需要的悲剧性表达。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引导冲突双方体认彼此的需要,问题往往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
  最后一步是提请求,这也是非暴力沟通最具生命力和革命性的地方。非暴力沟通并非教导人们唯唯诺诺,而是通过提出具体而清晰的请求,让改变真正发生,从而为参与沟通各方的幸福做出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前三步没有走好,这最后一步很容易变成指挥和命令,使得前面的努力功亏一篑。
  《非暴力沟通》是一本经典之作,不仅仅在于它看似简单易行的四步走的方法论,还在于这种沟通的理论实质和精神内核是超越二元对立,要求参与沟通的人时刻保持觉察。非暴力沟通既可以用在个体与他者的对话中,创造人际之间的和平,也可以运用于自我对话与个体成长中,达到个体内心的丰盈与平和。

非暴力沟通的神奇力量


  书中很多地方,可以供我们仔细感受暴力沟通与非暴力沟通的区别,感同身受地体会作为言者和听者的不同。这种区别不可小觑,沟通方式转变的背后并非单纯的语言修养高低,而是一种思维认知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在深层次的共同人性上的联结,能让爱流动,从而根除后续的误解、冷漠和暴力相向。
  卢森堡博士坚持几十年身体力行,使得非暴力溝通不仅被事实证明可以解决夫妻的日常争吵,让亲子关系和谐美好;还可以平定纽约的黑帮火拼,安定非洲尼日利亚部落之间的杀戮,调停耶路撒冷定居点的千年冲突、让杀人犯痛改前非,让强奸犯悬崖勒马……
  卢森堡博士不仅透过自己的独立思维“认识世界”,还通过其所创设的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原则和方法,几十年如一日来“改造世界”,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他在自己的家庭、咨询室、教室和工作坊中讲授并运用非暴力沟通,他走出家庭、社区到世界各地的公司企业进行培训,甚至在世界上冲突矛盾积怨最深的地方,乐此不疲投入调停并取得成功,颇有“手握一招鲜”便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架势。
  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卢森堡博士2006年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非暴力沟通”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目前其培训项目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展开,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社区、学校、监狱、调解中心、教堂、企业、专业会议以及其他更多地方。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人性是相通的,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或许不同,但作为人却有着共同的感受和需要。在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将能专注于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从而促进倾听、理解以及由衷的互助。《非暴力沟通》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并践行的经典好书。
其他文献
本试验研究了湖南长沙红壤茶园不同培肥条件下(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不同比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间作三叶草)土壤微生物CNP、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并比较了不同培肥措施对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探讨可持续发展的茶园培肥模式。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培肥措施下土壤全氮、全钾和有机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以单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土壤全氮、全钾和有机质含量增幅最大,其积累效果优于其它处理。(2)
我国南方地区冷浸田面积大、分布广、产量低,冷浸田具有物理性质差、有机质积累多、还原性强、土壤温度低、有效养分缺乏、通透性差等一系列特点。本研究以我国南方地区7个省
食用菌草菇中的乙酰木聚糖酯酶基因之前已被克隆出来。为了乙酰木聚糖酯酶能够在毕赤酵母表达体系中高效表达,我们根据毕赤酵母偏爱密码子,设计了26条寡核苷酸链,并通过PCR技
地表温度(LST,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是地表能量平衡、区域和全球尺度地表物理过程的一个重要因子。是地表能量交换、地球系统中水、热、碳各种循环过程的主导因子,又是
本研究以菊花品种“国华光娣”为实验材料,建立了菊花再生体系及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并将DAD1基因导入菊花中,以期获得抑制或促进细胞凋亡的菊花新材料。其主要结果概
1994年12月14日三峡水利大坝在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破土动工,大坝建成后将进行三次蓄水工程,提高水库容量。2003年蓄水,海拔高度为135米;2007年蓄水,海拔高度为156米;2009年蓄水,海拔高度为175米。  1995年4月,我去了长江三峡。这里刚刚开始修筑三峡大坝,我在三峡大坝坝区主要的自然环境中选择了三处地点进行打孔。  第一段选择在大坝的原址三斗坪,当时这里是一个工地,我用探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