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北极航行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59年,当英国探险家们到达加拿大的威廉王岛时,他们被眼前的一幕惊到了。废弃的小艇上散落着人体遗骸,小岛上遍布罐头盒、长筒靴、钟表,一个石头窝篷遗址的四周堆积着几十块人体骨骼。最让人震惊的是,从威廉王岛到加拿大大陆,一直延伸到离英国殖民地数百千里开外的北部海岸,探险家们不断地发现死去的水手尸骸和遗物。
  他们是谁?为何会死于这个偏离大陆的小岛上?
  悲壮的北极勘探
  事情还得从19世纪的北极探险说起。
  1845年5月19日,129名英国海军军官和海军精英们搭乘幽冥号和恐怖号从泰晤士河出发,开启了勘探西北航道之旅。所谓西北航道,就是从大西洋北部出发,穿越加拿大北极群岛到达太平洋的航道。这条航道如果能开通,那比绕过非洲、经过印度洋到太平洋,不知要近多少。所以,这是当时英国轰动一时的事件。在船队出发的那一天,成千上万的伦敦市民涌上街头,英国达官显贵们亲自到现场,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北极勘探船队送行。
  英国人对这次航行抱有极大期待,西北航道只剩一小块区域需要探明了,只要绘制完剩下的里程,英国和亚洲之间将会有新的最短航线,届时商业通航的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
  这次航行的总指挥是约翰·富兰克林,他有丰富的极地探险经历,船员们则都是精挑细选的英国皇家海军精英。
  为了应付寒冷的极地气候,英国海军提供了最尖端的技术支撑:先进的蒸汽机会驱动螺旋桨旋转,使得船只不需要人力划桨,就能以每小时7.4千米的速度前行,在需要时还可以将这种螺旋桨和铁舵缩进船体之内;巨大的锅炉会通过管道网络给全船供热。船上还有厚厚的橡木横梁以抵挡浮冰的冲撞和挤压,船头和船尾还包裹了一层铁,以破除厚冰。
  当时,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认为这次探险的成功是必然的。然而,18个月后,这支船队消失得无影无踪。等救援队再次找到他们时,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庞大的船队无一人生还。
  他们究竟遭遇了什么?
  更多悲惨的遭遇
  一份由幽冥号船长写的航海日记提供了一些线索:
  “刚开始,一切非常顺利。在7月下旬,船队就航行到了位于大西洋与北冰洋之间的巴芬湾,并探明了大片无冰区域。然而,到了1846年9月,当两艘船只向南航行,到达威廉王岛附近后,被浮冰困住,无法移动。船员们钻冰接近两年后,依然没有解围。不少人因为寒冷和疾病去世,包括富兰克林。为了求生,1848年4月,我们幸存的105人驾驶着装满食品的小艇逃生到威廉王岛……”
  日记记录的最后时间是1848年4月25日,没人能知道他们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然而,可以推测的是这些水手们并没有因海难受伤,他们大多数人都幸存了下来。让人困惑不解的是这些身强力壮的英国皇家海军精英,逃到威廉岛上后,为什么没人能活下来?
  死于食物短缺?
  20世纪80-90年代,考古学家们对这些残骸进行了更仔细的检查,发现许多遗骸上有清晰的刀印,骨头破碎,显然是被人为肢解过的。2015年,一份研究报告揭示这些水手们为了获得食物,曾同类相食,他们会将死去的同伴的肉煮熟,骨头也用水煮过,来获得营养物质——骨髓。
  许多人由此猜测这些水手们是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威廉王岛是北极圈内的一个岛,气候寒冷,常年被冰雪覆盖,一直到今天也只有1000余人定居。另外,船员们都是海军,可能并不适合在陆地上生存,也难以像因纽特人那样靠狩猎维持生存,最终只能同类相食。
  然而这样的解释是不合理的。当时船员们准备了数量惊人的物资:包括近62吨的面粉,16.75吨的烈酒和近1吨的葡萄酒, 4.3吨的巧克力, 1吨多的茶,8000罐肉和蔬菜……这些食品和物资足够支撑129人5年的生活所需,更何况许多人已经在中途去世,剩下的105人怎么会饥饿到要同类相食的地步呢?
  蹊跷的铅中毒
  既然他们不是死于饥饿,那他们是如何死亡的呢?
  考古学家们在富兰克林船队第一次过冬时的岛屿上,找到了三个坟墓。当考古学家们揭开这些水手们的棺盖时,他们看到了保存完好的船员尸体:他们死时还非常年轻,他们嘴巴微张,面部肌肉、身体组织还未完全腐烂,就像是刚死去不久。但是,他们已经死去了将近100年。而对他们的检测结果发现,他们的骨头、头发和皮肤的铅含量比正常水平高出100倍,而大部分船员遗骸的铅含量也比正常水平高出20%。检测结果为这些船员们的死因找到了新的解释:这些船员也许死于铅中毒。
  然而,他们体内的铅为什么会超标呢?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恰恰就是他们精心准备的食物。19世纪初,食品罐头是由含有10%的锡和90%的铅组合而成的焊接材料焊接而成。之所以还会使用铅作为焊接材料,是因为它不会像大多数金属那样遇高温融化。然而,铅也是一种致命的有毒物质,它会随时渗透进食物。铅中毒不仅会损坏船员的健康,而且还能破坏人的神经中枢,使人容易脾气狂躁、情绪不稳定。这可能解释为什么会发生同类相食的惨案。
  毒死水手们的食物
  科学家推测,不仅是食品已经被铅污染,而且也被细菌污染。
  当时储存在罐里的食物要想能保存多年,就需要事先被高温烹饪。如果在食品罐密封前,食物没有经过高温烹饪,那么,食物食用起来并不安全。而這恰恰是恐怖号和幽冥号船员们所经历的麻烦。
  富兰克林当时向一家生产商预定了8000罐肉和蔬菜。然而,由于下单时间太仓促,食品生产商没法按时完成订单。一般,一个0.9~1.8千克的食品罐需要在121℃的温度下至少烹饪7~11小时,然而,生产商只烹饪了30~75分钟,温度也只控制在100℃左右。当合同的截止日期已过时,生产商依旧没有完成任务。为了加快进度,他们开始生产更大的食品罐头来储存更多的食物,但烹饪时间却没有延长。
  由于食品消毒得不彻底,所以肉毒梭菌在食物中滋生,这是一种致命细菌,喜爱在无氧和低酸的食物中繁殖,在不正确加工、包装、储存的罐头食品或真空包装食品里,都能生长。侵入人体后,肉毒梭菌会造成人吞咽、呼吸困难。如果没有合适的抗毒素,这种病菌会引起呼吸肌麻痹而致人死亡。
  在最初的一年,现存的船员们还有足够的燃料来每天加热这些罐头食品,只需要温度高于55℃时,肉毒梭菌芽孢就不能繁殖,也不能产生毒素。然而,随着燃料耗尽,到了1846年的冬天,船员们不得不吃这些含有病菌的食物,而这些细菌足够在12~48小时内杀死他们。
  尾声
  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目前的结论是:幽冥号和恐怖号的船员们分别死于铅中毒和肉毒梭菌的感染。
  最近两年,科学家们在威廉王岛附近海底先后发现了幽冥号和恐怖号,为这桩轰动一时的北极勘探失踪案画上了句号。水下机器人拍回的照片显示,这两艘船只保存完好,大部分窗户也保存完好,储藏室、板架上仍有大量餐盘。抽屉被打开的桌子,还装着两瓶酒,可以想象当时船员们弃船时并不匆忙,然而谁能想到杀死他们的正是他们精心准备的食物呢?
其他文献
生活中的科学小常识会不会对你有某种启发?Fabian Oefner是名瑞士艺术家,他经常将物理或者化学知识融入他的艺术品中。有一次他看到路邊的水坑里有一些浮油,浮油在光照下显现出金属的颜色,于是他受到了启发,利用“油和水不能溶合”这个科学常识,创作了一组名为《浮油》的系列作品。  在制作这组作品时,Oefner将石油或者汽油,用注射器小心翼翼地滴在水面上。油滴在水面上之后会扩散,油的厚度会慢慢变薄
期刊
大象天生就爱搞破坏,在南非的大草原上,觅食的象群一言不和就推倒树木,象群的身后总能留下一条明显的路径。那么,比大象还大的恐龙是否更是狂热的“破坏分子”呢?  古生物学家的答案是:肯定是!大体型的恐龙举手投足间就能改变地表的模样,并且还“肆无忌惮”地留下可长期保存的证据。  首先,恐龙走路就能改变地表。在澳大利亚西部的红色布鲁姆砂岩上,就保留着1.3亿年前恐龙搞破坏的证据。1.3亿年前,澳大利亚西北
期刊
除了内向的人更喜欢独处之外,有证据表明,生理层面上像噪音这样的刺激对性格内向的人的影响比对外向的人更大。这意味着社交更可能让他们疲惫。一些研究人员甚至认为,参加一次社交活动对于内向的人的生理来说相当于经历了一次宿醉,这被称为“内向后遗症”。你的耳朵会响,你的眼睛开始模糊,你觉得你變得有些狂躁。  英国心理学、神经科学作家  克里斯蒂安·杰瑞
期刊
蜘蛛以用蜘蛛丝織网捕猎而闻名,但蜘蛛丝的用途可不止这一种,从绑架异性到制作流星锤,蜘蛛们对蜘蛛丝的妙用,比我们知道的多得多。  绑架异性  如果要找到动物界中最“悲情”的动物,很多人会想到雄性蜘蛛。由于雌性蜘蛛体型更大、更具有侵略性,在进行完“美好的”交配活动后,雄性蜘蛛往往会沦为雌性蜘蛛的“饭后甜点”,变成孵育后代期间的食物来源。  不过,许多雄性蜘蛛可不甘心就这么被吃掉。一些蜘蛛会一直等到雌性
期刊
鼹鼠的单身公寓  《伊索寓言》里有一則关于鼹鼠的小故事。鼹鼠的眼睛是瞎的,可有只小鼹鼠却对妈妈说它能看见。为了验证它的话,妈妈便拿了香喷喷的谷粒放在它面前,问它是什么。小鼹鼠说:“是小石头。”妈妈惊呼:“啊,可怜的孩子,您不但眼睛看不见,连鼻子也没用了!”  现实中,鼹鼠的视觉的确退化了,但它可靠敏锐的嗅觉来辨别事物。这些改变其实是为了适应地下生活。  胖乎乎的鼹鼠又名地皮子、反耳瓜子和蛤蛤,统指
期刊
清洁的空气、水源以及充足的食物,是保证一个人能健康生活的三大基本要素,如果水源不清洁,至少要保证无毒。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人们喝着毒水,吃着有毒的食物,竟然还能安然无恙地活下来。  能喝毒的人  在智利北部,绵延着一个世界上最为干燥的沙漠——阿塔卡马沙漠。虽然阿塔卡马沙漠西部濒临太平洋,距离大西洋也并不远,但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东部的安第斯山脉又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湿
期刊
2013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研究者们将恐音症视作一个独立的精神疾病,并且初步列出了一些诊断标准:  ■ 患者会因为一些人为制造的声音产生负面的生理和行为反应;  ■ 听到这些声音时,患者先是感到烦躁和厌恶,随后便很快升级为愤怒,有时还会出现失控的攻击性行为;  ■ 患者能意识到自己的反应是不理智的;  ■ 患者倾向于主动回避会出现这些声音的場合;  ■ 患者会因自己的反应而感到焦虑和自责,甚至影响
期刊
极端环境下的手术  2015年伦敦的国际世界极端医学会议上,英国著名探险家雷诺夫·费恩斯爵士生动地描述了他的同伴在北极探险时冻伤了脚的情景。他详细介绍了如何割掉朋友的脚部溃烂皮肤组织,并展示已经暴露神经末梢的脚部照片。照片之“残忍”甚至令观众中的一些医护人员都不得不将目光移开。  费恩斯爵士曾前往过地球上很多极端地区。若要在这些地方生存的话,都要应对寒冷和其他高度危险的状况。有几次他都差点死掉——
期刊
萌萌的动物总是让人喜爱,但面对它们的叫声,人类总是一头雾水。由于动物语言信息频率、发音规则跟人类的非常不一样,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能完全弄懂哪怕一种动物的语言。  然而,语言不只是口头语言,还有肢体语言。一些动物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动物不只有情感,还有思想,它们也会借助丰富的肢体语言传达复杂的信息。下面就是动物学家们观察动物行为数年后,总结的一些常见的肢体语言表达的意思。  狗狗在说什么? 
期刊
谈起外星怪物,绝对不能不提1979年上映的科幻电影《异形》。《异形》虽然不是最早描述外星怪物的电影,但它绝对是最为知名的。该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还衍生出了三部官方续集,以及两部前传。这些电影都为我们描述了一种噩梦般的生物——异形。  异形的外形,是瑞士超现实主义艺术家H·R·吉格尔为电影所设计的。借此,吉格尔还捧回了第52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不过,与许多其他科幻作品中的外星生物不同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