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组织中p53、PTEN蛋白表达与胃癌术后复发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009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胃癌(GC)组织中p53、PTEN蛋白表达与胃癌根治术后复发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两步法检测108例胃癌组织标本和30例癌旁组织及30例非胃癌胃组织中p53、PTEN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随访资料,分析其与肿瘤术后复发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p53蛋白表达与胃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相关(P=0.002),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低;PTEN蛋白与胃癌根治术后1年复发率(P=0.02)及5年生存率(P=0.022)相关,1年复发组阳性表达率低,PTEN阳性表达组术后5年生存率高。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p53与PTEN蛋白联合阳性表达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p53、PTEN蛋白联合检测可以作为胃癌根治术后预测复发和生存率的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患者切口缝合方法,将入选的88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两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切口缝合优良率、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感染、脂肪液化等)。结果观察组术后未见感染、脂肪液化;对照组术后感染2例(4.55%),脂肪液化1例(2.27%),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目的分析青少年高度近视患眼眼底特征与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1例(195眼)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年龄≤18岁,且屈光度均>-6 D,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眼眼底特征与屈光度、BCVA的相关性。结果屈光度与后极部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灶、豹纹状眼底、视盘旁β区萎缩弧、倾斜视盘均呈正相关(r=0.886、0.533、0.544、0.691,P=0.000、0.030
期刊
目的探讨热毒宁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静脉滴注抗生素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及FEV1/FVC]及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21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110例和无糖尿病肾病组(DM组)109例,另选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10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收集三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分析NLR、PLR在各组间的差异及与DN的相关性。结果DM组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分型在骨折不愈合治疗方法选择中的指导价值,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择骨折不愈合患者56例,进行螺旋CT扫描,依据CT影像学测量的骨折间隙大小及骨痂厚度将骨折不愈合分为A、B、C、D四型,并分为四组进行治疗,对疗效进行随访。结果56例患者接受CT分型治疗后随访6~46个月,无骨折不愈合患者,四个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患肢恢复最佳功能时间及患肢功能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
目的探讨针对脑性瘫痪高危新生儿开展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104例脑性瘫痪高危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并以105例脑性瘫痪高危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仅接受基础育儿指导,观察组新生儿均接受早期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新生儿脑性瘫痪的发生率,分析其主要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高危新生儿脑性瘫痪总发生率为3.9%,对照组为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各项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脑
目的探讨即时绿色通道在院内急诊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经绿色通道收治的77例急诊患者(观察组)与既往未开通即时绿色通道时处理的77例急诊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在常规急诊流程下进行抢救,观察组在即时绿色通道急诊流程下救治。比较两组抢救效率(实施初步救治时间、急诊留滞时间、得到辅助检查结果时间、得出确定性诊断时间、实施确定性治疗时间等指标)、预后情况、生存质量评
目的探讨孕产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对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孕期及产褥期妇女520例,其中妊娠12周~分娩前的300例作为孕期组,分娩至产后96 h的220例作为产褥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正常妇女60例作为非孕组。比较三组妇女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产褥期组不同分娩方式产妇在产后48 h、48~96 h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结果孕期组和产褥期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孕组,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脂代谢和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40例)给予缬沙坦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1组(40例)、观察2组(40例)分别给予20、40 mg/d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及血脂、肾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1组、观察2组总有效率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