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疗效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Y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针对脑性瘫痪高危新生儿开展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可行性。

方法

选取104例脑性瘫痪高危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并以105例脑性瘫痪高危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仅接受基础育儿指导,观察组新生儿均接受早期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新生儿脑性瘫痪的发生率,分析其主要风险因素。

结果

观察组高危新生儿脑性瘫痪总发生率为3.9%,对照组为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各项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脑性瘫痪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针对脑性瘫痪高危新生儿采用早期干预治疗措施可显著降低脑性瘫痪的发生率;早产、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因素的致病风险基本相当,临床针对该类新生儿需给予充分重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囊肿刮治术和开窗减压术在颌骨囊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7例颌骨囊肿患者根据不同入选条件,分别实行囊肿完整刮治术和开窗减压术。结果95例患者采用囊肿刮治术,除2例术后切口裂开延期愈合外,其余均一期愈合;32例采用囊肿开窗减压术,术后3个月时囊肿均明显缩小,随访6~24个月,13例囊腔消失,继续随访观察,余19例于术后12~24个月行囊肿二期刮治术。随访6个月~5年,其中2例行囊肿刮治术患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MDR-KP)感染脓毒症患儿的危险因素,并找出相应的处置对策。方法选取46例MDR-KP脓毒症患儿作为试验组,同时选择48例非MDR-KP脓毒症患儿作为对照组。试验前,对两组患儿的基本病情进行调查,记录其临床特点、基础疾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及预后情况,分析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处置对策。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两组患儿均
目的探讨铋剂四联疗法加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Hp感染患者93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予以铋剂四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治疗,观察组47例予以铋剂四联疗法加益生菌(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统计治疗后两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物耐受程度,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LKB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成釉细胞瘤组织和25例牙源性囊肿组织中LKB1和MMP-7基因蛋白的表达,结合病例随访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LKB1及MMP-7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率与牙源性囊肿组织中的表达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KB1、MMP-7的阳性表达率与成釉细胞瘤的病理分类有相关性(P
目的探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患者切口缝合方法,将入选的88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两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切口缝合优良率、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感染、脂肪液化等)。结果观察组术后未见感染、脂肪液化;对照组术后感染2例(4.55%),脂肪液化1例(2.27%),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目的分析青少年高度近视患眼眼底特征与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1例(195眼)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年龄≤18岁,且屈光度均>-6 D,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眼眼底特征与屈光度、BCVA的相关性。结果屈光度与后极部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灶、豹纹状眼底、视盘旁β区萎缩弧、倾斜视盘均呈正相关(r=0.886、0.533、0.544、0.691,P=0.000、0.030
期刊
目的探讨热毒宁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静脉滴注抗生素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及FEV1/FVC]及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21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110例和无糖尿病肾病组(DM组)109例,另选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10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收集三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分析NLR、PLR在各组间的差异及与DN的相关性。结果DM组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分型在骨折不愈合治疗方法选择中的指导价值,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择骨折不愈合患者56例,进行螺旋CT扫描,依据CT影像学测量的骨折间隙大小及骨痂厚度将骨折不愈合分为A、B、C、D四型,并分为四组进行治疗,对疗效进行随访。结果56例患者接受CT分型治疗后随访6~46个月,无骨折不愈合患者,四个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患肢恢复最佳功能时间及患肢功能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