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研究综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fz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卡勒德·胡塞尼与《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是卡勒特·胡塞尼的处女作,该书在2003年一经出版便大获好评。它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阿米尔和哈桑主仆二人从小一同长大,哈桑更是将阿米尔视为手足,为阿米尔毫无保留的付出。然而,在阿米尔眼中,哈桑却只是一个表面上的“兄弟”,他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同时,因为父亲对哈桑的特别关注而嫉妒。“斗风筝”是阿富汗人的一个传统,阿米尔希望借由自己赢得斗风筝大赛的冠军重新获得父亲的关注,最后的结果是他取得了胜利。哈桑为了让阿米尔获得完整的胜利,决心去为他追被击败的最后一只风筝。然而,却在途中受到了凶狠的贵族少爷的强暴。阿米尔眼睁睁的目睹了这一悲剧发生的全过程,却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离开。有一天,他污蔑哈桑和阿里偷盗,让他们离开了自己的生活。但是,虽然现实中的“逃离”成功了,但是,心灵上的愧疚感却一直伴随着他。直到父亲的朋友阿里在多年之后找到他,为他指出了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他的心灵才真正得到救赎和解放。
  该书的中国版于2006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高居各大图书销售榜单不下。截至目前,知网搜索“追风筝的人”关键字,可以检索到四百余篇论文,此外还有六十余篇硕士论文。这样的研究现状,就一部仅仅在中国译介十余年的作品而言,国人对它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
  二、研究综述
  1.主题研究
  对《追风筝的人》的主题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首先,主题多元化的解读,如李崇玲在《<追風筝的人>的主题多元化解读》一文中,将《追风筝的人》主题概括为了四个方面:原型批评视野下的亲情主题;基督教文化视野下的忏悔与救赎主题;基督教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民族视野下的社会批判主题。这样的分类是对文章较为全面的概括。其次,则是将研究的视角细化成为对于成长、救赎主题的研究。有关于这一方面的文章数量很多,大部分是对文本内容的梳理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最具突破性的是对于两条救赎之路的发掘。最后,则是关于离散主题的研究,这是在2016年才开始出现的新的研究方向。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是王慧敏、荆蓁的《身份流散下的精神守望与追寻——论<追风筝的人>的流散主题与身份构建》,文章从身份迷离下的流散、流散状态下的追寻、身份构建后的困境和价值重建下的反思四个方面,对《追风筝的人》的流散主体与身份构建进行了探究,对于完善卡勒德·胡塞尼小说研究体系具有很大裨益。
  2.意象研究
  在《追风筝的人》中,最鲜明也是最重要的意象就是风筝,它是一个多元隐喻的主体。从这一点来看,分析得较为深入的文章是王建荣的《<追风筝的人>风筝意象解读》,一方面分析了风筝作为推进情节的线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从阿富汗整个民族、阿米尔和哈桑三个角度对风筝的隐喻进行了全面的解读。首先,风筝象征了勇敢、正直、善良的民族气节;其次,风筝既体现了阿米尔对勇敢的追求,也是对其童年悲剧的物像化,是其追求精神救赎的暗喻;而对哈桑而言,风筝则象征了他毫无把握的人生。王建荣的分析将“风筝”的隐喻细化了,而很大一部分学者是将“风筝”作为一个宏观的整体进行考量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译者李继宏的评论,他说“风筝是象征性的,它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待的阿米尔。”
  3.人物形象研究
  对于人物形象研究的最为集中的一个人物就是主人公阿米尔。无论是对于主题意蕴的研究还是对于意象的研究,都逃不开对于阿米尔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在这其中,特点比较鲜明的就是林芊芊的《<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心理解读——从荣格原型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他一方面用荣格的原型理论分析了阿米尔的人格构成,并提出使得童年时期的阿米尔对哈桑埋下仇恨的种子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对父爱的渴望导致了他对哈桑的嫉妒、阿尼玛的却是、原型构造中的阴影影响。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他还为《追风筝的人》中的人物,在“原型理论”中找到了一一对应的角色,如“智慧老人”与拉辛汗。
  此外,女性形象也是胡塞尼小说中一个重点的关注群体,在他的第二部小说《灿烂千阳》中,他就已经将视角叙述的視角放在了女性群体的身上。但在《追风筝的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阿富汗女性的一个蜕变史。从并没有提及准确姓名的阿米尔的母亲,到勇于追求自己幸福快乐的哈桑的母亲,再到已经形成一个完全独立自强并且冷静处事的阿米尔的妻子索拉雅,女性形象逐步蜕变。
  4.宗教研究
  关于《追风筝的人》与宗教有关的研究相对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左鑫的硕士论文《<追风筝的人>的<圣经>原型探析》。他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一是原型人物的使用,他认为《圣经》中的亚当和该隐正是阿米尔的原型,而替罪羊则是哈桑的原型。其二,他探究了小说的结构类型。弗莱曾经说过,整个《圣经》是一个大U型结构,在大U型结构中又存在着许多小U型结构,《追风筝的人》亦是如此。其三,是对小说主题的原型分析。比如最突出的罪与救赎,它不仅贯穿着所有的故事情节,也升华了整部作品的主题。除此之外,李翠娟在《论<追风筝的人>中的“人性原罪救赎”》中认为,主人公阿米尔身上处处闪烁着原罪的影子。他认为,阿米尔之所以长久的怀有负罪感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他自己的道德良知让心灵不安;第二,他深知自己触犯了伊斯兰宗教教规中的伦理道德规范,而这在伊斯兰世界中是十分没有脸面的;第三,在阿米尔接受西方思想的过程中,基督教的影响日渐式微,西方人在宗教道德规范沦丧的情况下,在哲学的意义上开创了人性本质意义上的“自我救赎”,阿米尔在美国的生活可以说成是他自我救赎的一个过程。
  5.翻译研究
  《追风筝的人》之所以在中国世界依然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译本的高超水平。因此,翻译也成为了对《追风筝的人》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赵莹莹在他的硕士论文中从奈达功能对等角度分析了李继宏译的《追风筝的人》。首先,从奈达功能对等论的重要成果:读者反应论出发,分别在词汇、修辞和句法层面分析译本所能达到的读者的反映效果。其次,作者从功能对等理论中奈达提出的新的语言和翻译概念这一角度,对李继宏在翻译过程中是否达到译文和原文的信息对等进行分析。继而,按照功能翻译理论的内容,在文化层面上,解析李继宏利用何种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进行文化移植。最后,在风格对等的角度对该译本进行分析,解析译文与原文是否达到风格对等。
  三、结语
  《追风筝的人》作为一部2003年才正式出版的作品,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自然不能与那些已经流传了百年的文学经典们的相提并论。但是,它收到的关注却并没有减少,作者卡勒德·胡塞尼将社会描写与人性救赎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让我们进一步的认识社会,同时也使生活在现代的,已经逐渐丧失宗教以及传统意识的人重新审视自己的心灵。总的来说,对《追风筝的人》的研究方面还是十分全面的,但是,大部分依旧局限于文学文本的研究,有关于文学的外围例如文化、心理、宗教、叙述方式的研究依旧是浅尝辄止,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对于《追风筝的人》的研究依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李静.《追风筝的人》中哈桑形象的解读[J].文学教育,2009年3月。
  [2]贺晓娟.《追风筝的人》的上台批评解读[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摘要】:保险作为分散风险的经济补偿制度,不仅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生产力不发达,规避风险能力不足的古代也起着安定国计民生的作用。现代保险业起源于西方,但在古代中国,很早就产生了基于补偿和分摊损失的传统保险思想,并在历朝历代付诸于制度实践,却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并没能演化成现代化的保险制度。  【关键词】:经济史;保险史;古代保险制度  一、中国古代保险思想渊源  中国自古
期刊
【摘要】:清代是中国古琴艺术集大成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为古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沃土和雨露。并且,这一时期的琴学理论对现当代古琴艺术产生了直接影响并有更多的借鉴价值。这一时期大量的琴学谱集、琴学理论专著及优秀古琴音乐作品不断涌现并流传至今成为永世经典。同时,大批的古琴艺术家也在这一时期的有利形势下孕育而生。广陵派及川派古琴艺术的传承也正是在这一沃土和雨露的滋润下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最终成为当代极
期刊
【摘要】: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他一生秉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因其卓越的才能与高尚的品格,被人们认为是忠诚与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为后世留下诸多“文化遗产”,《诫子书》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这篇文章中,诸葛亮用质朴简洁的语言,凝练严谨的文笔,表达了一个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诲,同时也是诸葛亮对自身学习、修养的总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在当今仍然具有鲜活的时代意义。本文拟对《诫子书》中
期刊
【摘要】:吴雅琳师生的雕塑作品,既能守住现实主义语言,又能把精力放在中国古典雕塑的深度研究和对新技术的探索。为此,笔者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诠释注解吴雅琳师生雕塑艺术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吴雅琳;雕塑艺术;精神内涵  从2015年开始,吴雅琳带着学生开始了“敢问路在何方——吴雅琳师生雕塑作品展”的巡展之旅,他们的创作以“中国传统”为出发点,在中国当代艺术多元发展的背景下,为中国雕塑的发展道路
期刊
【摘要】:艺术插画是将艺术思维转化成视觉元素的产物,是平面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插画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传递大量信息的同时,更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然而,艺术插画在大量应用的同时,也丢掉了最基本的绘画元素,線条,这使得艺术插画变得失去了活力,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本篇论文就是以此为立足点,探讨线条在艺术插画中的应用,发掘线条在艺术插画中的潜力。
期刊
【摘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的提高,使消费不再只局限于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生存需求,而是成为一种具有文化色彩和生活情调的现代享受。消费者文化水平、价值观念的变化,消费能力的提高,使人们的消费心理也日趋成熟。消费者有了独立的消费意识,他们对市场不再盲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发生多样性和多变性的消费需求。如何设计出既能符合包装基本功能又能满足现代消费心理的包装,成为现代包装设计师值得关注的新焦
期刊
《中国狂想曲》是黄安伦先生为萨克斯乐器创作的第一首乐曲作品,黄安伦先生的用意是赠予挚友“古典萨克斯之王”的加拿大籍古典萨克斯音乐家波尔·博柔迪老师的。  作者黃安伦先生,生于1949年中国首都北京的音乐世家,五岁便开始学习钢琴,于1989年黄安伦前往北美学习深造,先后进入多伦多大学、匹兹堡大学及耶鲁大学深造,在校期间黄安伦先生以优异的成绩每年都拿到学院的全额奖学金,并且在1986年毕业时以“优秀毕
期刊
【摘要】:自古以来,民族问题就与边防问题密不可分,正确的民族策略的实施是实现边疆安全和发展的前提。纵观范仲淹四年戍边西北,其壮大军事力量,增加经济实力,从而使北宋屹立在强大的军事力量支持和可靠的经济保障之上,扭转了宋军在宋夏战争中的被动局面,使北宋立于不败之地。而且其经略西北的民族策略在当代我们处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时也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范仲淹;经略西北;民族策略;实践效果  范
期刊
【摘要】:俄罗斯是世界上著名的酒国,酒文化在其民族身上有着不可磨灭的烙印。本文主要从语言国情学视角下,探析俄罗斯酒文化分别在民族性格、民俗礼仪、语言文学三方面的体现,解读俄罗斯民族酒文化的来源、发展和影响。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酒文化;民族性格;民俗礼仪;语言文学  一、引文  “酒”与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饭可以不吃,酒不能不喝”,是俄罗斯人的日常表现之一。高尔基曾说:“我们高兴
期刊
【摘要】:2008年金融危機对英国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危害,英国遭受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失业浪潮,造成了严重的失业问题。标榜“变革”的卡梅伦联合政府于2010年上台,采取了一系列解决失业的政策措施,效果显著。在政策实施初期,失业率小幅上升,伴随政策效应的显现,失业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良好态势。回顾卡梅伦的执政期,失业率基本呈下降趋势。本文主要探讨卡梅伦联合政府实施的政策对英国失业影响。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