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印第安人!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jh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乔装打扮,唱歌跳舞,拿着弓箭穿过森林。在欧洲,有数万成年人热衷于扮演印第安人。加拿大摄影师彦·奥斯博恩跟踪这些“现代部落”的足迹数年。
  德国文学家席勒是个智者。他写道:“只有当一个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孩子们玩躲猫猫以及牛仔和印第安人的角色扮演游戏,他们长大后,就会玩成年人的游戏——高尔夫、象棋、足球或纸牌。然而有些人——可能正是响应老席勒的“号召”,成年后仍然爱玩牛仔游戏,或是将自己装扮为印第安人。他们来到乡村,建造梯皮(一种圆锥体状的帐篷,流行于北美原住民中),搜集木材,点起营火,唱着跳着,刺绣,雕刻,手持弓箭在森林中漫步。
  他们是“印第安文化业余爱好者”或“印第安语言文化研究者”,而且数量还不少,在德国就有至少1万人,有些人甚至认为有4万人。他们的具体数目尚不明晰,因为他们虽然人数不少,但可能并不想被人看到穿着带流苏装饰的皮革服装,戴着头饰,或是只裹有一条缠腰带。因为如果其他成年人看到他们那样,可能会想:他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还在玩这种过家家的游戏!一些印第安文化研究者更愿意说,他们是在研究印第安人,照印第安人的方式生活,而不是在扮演他们。而“印第安人”这个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在政治上它完全不正确。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美洲土著”,也就是说:德国人扮演美洲土著,或是以美洲土著的方式生活。
  那是一段非常复杂的历史,始于很久之前,远早于卡尔·迈(德国通俗小说作家,作品以异域风情闻名,场景常设定在19世纪的东方、美国和墨西哥)。加拿大摄影师彦·奥斯博恩在家乡时就从一个真正的“黑脚美洲土著”那里听说过这段历史:那是在她搬到柏林之前不久。他对她说:“睁大眼睛,竖起耳朵,你会吃惊的。”她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却什么也没看到。然后她在谷歌上搜索,很快感到无比惊奇:在她周围有很多部落、协会,它们分布在东方和西方,有科曼奇人、易洛魁联盟、苏族、莫霍克人(均为美洲原住民部族或联盟)。她在波兰、俄罗斯、捷克、匈牙利和德国拍摄了 “印第安文化爱好者”4年。她在森林中的各个地方见到他们,然而也处处碰壁。成年人对玩游戏时被人拍摄的厌恶,到处都大同小异。她说:“他们有点像个地下组织,或是一个卧室中的秘密。”
  但是當她找到了通往卧室的门路之后,一个由浪漫、游戏、狩猎和秘传组成的奇妙世界就在她面前展开了。
  多年的经验让她总结出了小小的部落特点:捷克人最认真,试图尽可能印第安化。他们还用小木棍和火石生火,使用现代器具是禁忌,手机被留在家里,塑料被认为是野外环境中的死神。
  俄罗斯人经常喝酒,酒量也很大,扮演的也是豪饮的印第安人。奥斯伯恩在和他们切磋完伏特加酒之后,才赢得了他们的尊重。此外俄罗斯人还有一些颓废情绪,但也富有异国情调。
  匈牙利人呢?最会玩的匈牙利人建起了营地,组织小型战斗。匈牙利人喜欢夜袭和绑架。奥斯博恩说,有一次她和一个匈牙利牧师一起如同韩塞尔与葛雷特(《格林童话》中的 人物)一样手拉手逃进了漆黑的森林,这件事让她深感惊奇。实际上这位牧师不能这样做,他是独身不娶妻者,但是他的教区并不知道他对角色扮演游戏的热爱,上帝显然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德国人呢?他们有移动厕所和自来水管,但仍然如奥斯博恩所说“为历史的准确性着迷”。这可能是因为,德国人从根本上就是绝佳的印第安人。美国历史教授格伦·佩尼写了一本书,名叫《亲情的选择:1800年以来的德国和美国印第安人》,追溯德国人和印第安人的姻亲关系到古罗马时期。
  我们在中午时分抵达了这位教授位于大学中的办公室。他轻松愉快地向我们讲述塔西佗(古罗马历史学家)及其“日耳曼情结”,以及19世纪末德国学者对他们野蛮祖先的热爱。佩尼说:“塔西佗对德国人的描述就如同美国作家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在《皮袜子故事集》(主要是赞扬印第安人的正直,揭露殖民主义者的贪婪残暴)中对印第安人的描述。”德国人和印第安人有很多共同点,例如部落历史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小国主义后来孕育出了德国繁荣的地方文化,直到今天仍能看出痕迹:萨克森和巴伐利亚,黑森和莱茵地区,弗里斯兰和威斯特法伦地区;有很多分支的族谱、不同的方言和奇特的风俗。佩尼说:“德国印第安人扮演爱好者非常集中,这并非偶然。”
  而在德国,“美洲土著”甚至还成立了“德国美洲土著协会”——一个注册在案的社会福利性质的官方协会。其主席是个德国人,名叫卡门·科瓦斯尼,住在卡茨韦勒。
  但我们也得知道:日耳曼人喜欢装扮成休伦人(北美印第安部落),但真正的印第安人并不一定对这种文化联结感到高兴。比如瑞德·赫尔克劳,他有一半阿帕切-奇里卡华印第安人血统,一半切罗基族(易洛魁人的一支)血统,但出生在法兰克福,因此严格来说是个“法兰克福土著”,然而他又在美国长大。赫尔克劳是一个印第安多面手:他是诗人、记者、作家和心理学家;他多年来生活在柏林,认为德国人对印第安文化的偏爱陈腐老套,令人厌烦。他称之为“另类种族清洗”——以前是身体上的,现在是文化上的。那些印第安文化爱好者任由他们的浪漫幻想驰骋。“这是在盗取身份认同。”对他而言,印第安人角色扮演毫无乐趣可言。
  在柏林,我们见到了托米透(化名)。5岁时,托米透就认识到,比起柏林人,他更像个印第安人。那时他生活在阿尔高的一家孤儿院中,他唱的印第安歌曲让其他小孩瞠目结舌。他一直觉得卡尔·迈很蠢,因为卡尔·迈自己想象出了这一切。托米透表示自己无法忍受卡尔·迈这样的骗子。至少在这一点上他和瑞德·赫尔克劳观点一致。他生活在夏洛滕堡的一个小公寓中,比很多印第安文化研究者都更有优势,因为他真正了解印第安人的生活——在80年代中期,他和一个朋友曾在南达科他州的一个禁猎区生活,和真正的土著人交流过。
  50多岁的托米透看起来至少比真实年龄年轻10岁,已经做过30来份工作。他称自己无法过一夫一妻的生活,他的旅游基因驱使他不断前往澳大利亚、亚洲和美国,但最后又总会返回柏林。在他的住所中,放著他亲手鞣制的真皮神龛,他还自己雕刻、打磨汤碗。“我是受过正规培训的木工。”托米透胳膊和胸部有一个易洛魁人标志和鲜明的纹身。
  在真实生活中,他在选帝侯大街开着一家餐馆,他的女友劝他不必告诉熟人他作为托米透的生活。当真实和向往的生活相遇时,痛苦就产生了。托米透能够理解这一点,也能理解很多印第安文化爱好者面对记者和摄像机时的畏惧和羞怯。
  他和志同道合者一周会面一次,他们一起唱拉科塔族歌曲。他们中有教师、人种学者、个体户。这天下午,他请两位来自印第安男子歌唱协会的朋友来到一家餐馆。他们聊着自己的嗜好、旅行、在风雨中建造梯皮的过程、德国森林中湿漉漉的皮衣,聊着东哥特族人和西哥特族人——因为在东西德分裂期间,德国的印第安文化爱好者之间也竖起了一堵为期40年的高墙。
  柏林墙建起后,西德的印第安文化爱好者代表是卡尔·迈,东德则是莉泽洛特·维尔斯科普夫-亨利希。这位历史学家1951年写出《大母熊的儿子们》一书讲述印第安人的故事,15年后被拍摄成电影《铁骨金沙》,主演是南斯拉夫人乔基科·米提克。
  柏林,夜幕降临。城市印第安人挥手告别,坐上汽车回家了。周末,他们将在一个野营地见面,停好车,拖来梯皮的杆子,在森林中搜集木头,在篝火边边唱边跳。
  [译自德国《明星》]
其他文献
生存的意义是什么?真正让我们感到开心的究竟是什么?爱情、婚姻、家庭究竟有多重要?6位百岁老人将向我们讲述生活带给他们的智慧。  上午11点,一位102岁的老人,一瓶香槟酒。谁能料想到采访竟是这样开始。  “昨天晚上有客人来,冰箱里有一瓶打开的香槟。”阿格娜丝·帕罗蒂说着,便动作轻盈地消失在了厨房,留我目瞪口呆地坐在客厅里。阳光透过打开着的阳台大门照进屋里,地面上呈现着湛蓝天空下棕榈树叶的轮廓。“我
从喉咙痛到一些可怕的诊断结果,每个人的心理反应都不一样。如果用专业术语描述:病人对自己病情的反应在内心形成了心理图景。我们列出了以下几种病人对待疾病的心理反应。所谓“疾病的心理图景”是由医学博士、教授罗马·卢里克于1935年提出的。疾病的外在图景是指医生通过检查病人的身体所能看得到的,而心理图景则是病人广阔的内心世界,由十分复杂的认知、感觉、情绪、情感、冲突、心理体验和创伤等组成。“我生病了,不会
多娃是每日试图横渡地中海的上千名难民之一。海上险象环生,当她乘坐的船倾覆沉没之后,这个叙利亚女孩真的要绝望了。更糟糕的是,支撑她身体漂浮的只有一个儿童救生圈,还有两个不谙世事的婴儿等她救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不同寻常的故事。  多娃·阿尔-扎米尔生在叙利亚一个八口之家。一家人住在约旦边界附近的德拉城,距首都大马士革大概两小时车程。2012年,总统阿萨德的军队侵占了这座城市,多娃受到士兵的威胁,
在南极罗斯海的浮冰下有着许多美妙的生命。我们是否能拯救这片独一无二的生态系统?许多科学家表示,全球最后一个仍未受破坏的海洋生态系统,就在罗斯海海域。专家们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活的实验室,观测生物,研究气候变迁如何影响地球。南冰洋是全球天然资源极为重要的源地。全球其他大海洋的生物赖以生存的营养物,有四分之三来自南冰洋。全球的企鹅、鲸、海鸟、大王鱿鱼及南极犬牙鱼等,大部分都是在这个区域栖息生活,采取保护野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有仁智之德,满维起寄情山水,画思独造,登玄偕秘,他苦心孕育的灵魂图像——“青绿山水”,别树一帜,被画坛誉为“满家山水”。“青绿山水”,气度,雄强博大;笔墨,华滋浑厚;意象,清新飘逸。山魂如诗,水魄似画。山水诗、画是中国山水文化中的两大华顶。东晋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独立存在的山水画。庐山高僧宗炳在《画山水序》中阐述的“畅神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
过劳正在摧毁人们的生活,有的人因此失去健康、家人、恋爱机会,最终甚至失去生命。过劳死近在咫尺2016年11月5日,就职于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一井唯史突遭解雇,当时他正在休过劳病假。2003年,一井唯史加入东电,2011年调入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赔偿法人部门,2013年2月成为赔偿统括小组成员。赔偿统括组起初有6名组员,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缜密的分析能力、有条理的思考能力,不许犯错,压力巨大。后来,
前不久我去温哥华参加一个侄子的婚礼,我的一个姐姐10多年前移民到了那里。推杯换盏之间,我的旁遮普亲戚们问她,怎么自2012年以来很少听说她的消息。我知道个中缘由:我们两人都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各自想要的信息;她有互联网恐惧症,我对打电话厌烦透顶;倒霉的时差也让我们不在一个频率上……然而,她的回答很有趣,她说:“哎呀,我一直忙得要死呢!”  常春藤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近来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泰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处目之所及的地方都有标识的存在,大到各国国旗,小到各种商标,甚至是人们的发色、肤色和手机聊天中使用的表情符号,这些标识在潜移默化中都对我们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从原始社会时期的象形文字,到后来部落混战中为了区分敌我而使用的不同颜色的旗帜,再到现在商业社会中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里的企业商标,和网络时代人们聊天软件里层出不穷的表情符号,标识的使用一直贯穿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  
尽管经济向好,但是意大利第二城市米兰很长时间以来却给人传统而缺乏生气的印象。如今,米兰迎来了变革的时代。2015年世博会在米兰举行。因为世博会的契机,米兰的城市面貌经历了巨大的革新,10年的时间,米兰转变成了一个极其现代化的城市,成为奢侈品的胜地和国际设计之都。这一转变还得益于个人的创意,以及政策的宽松。真的要在主教座教堂前种上棕榈树吗?如果我们这样问了,那就说明这样的改造可能有些过了。3月初,4
几乎所有整日在办公室格子间呆坐在电脑前的人,都期望可以义无反顾地辞去工作去实现自己真正的梦想。生活在现代都市的年轻人更想要接触清新的空气、开阔的天空、真实的人,而不是在枯燥的Excel或Visual Studio前一坐就是十几小时。世界这么大,任何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浪漫生活。本文将向大家讲述5个关于如何离开办公室的格子间实现梦想的故事,看看他们是如何放弃声望和高薪,去实现自我的。银行家马克·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