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mk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舞蹈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功能,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舞蹈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舞蹈教育 大学生 素质教育
  一、舞蹈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基本功能
  1. 德育功能。舞蹈教育是一门艺术性的教育,它以舞蹈形象为载体,用一种富有形象性、愉悦性、感染力等手段改善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因而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产生了德育功能。例如,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承受着身体的疼痛、僵硬、疲劳等来完成动作,而动作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练习好的,特别是一些高难度技巧性的动作需要付出大量努力和承受力才能够完成。正是因为舞蹈教育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才能培养学生养成合作和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2. 智育功能。舞蹈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舞蹈作品,学生在学习、练习和表演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还能够感知音乐、舞蹈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总之,学生学习舞蹈的过程,是充分运用五官四肢在大脑支配下共同协调的动作过程,当这一动作得到不断练习,会增强学生的协调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3. 体育功能。舞蹈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融艺术与体育于一体的运动形式,是健身与美体相结合的运动项目,当健身与美体结合在一起,就将体育的刚强与舞蹈的优雅结合在一起,同时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首先,舞蹈的运动过程是人体上肢、下肢、腰部、头部、颈部、关节、骨骼、韧带等各部位都融入了其中,对于增强身体机能的协调性、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具有良好的锻炼功能。
  4. 美育功能。舞蹈是一门艺术,艺术是一种美,不仅舞蹈美,舞者也美,而舞蹈教育正是一种美的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舞蹈教育的过程中,人体动作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在具体的时间、空间里通过音乐、道具、服装、灯光、舞台等手段展现出了舞者的形象美、环境美、情感美育旋律美。舞蹈中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跳跃一旋转等等动作,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现了对真善美的憧憬,因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了美德教育。此外,通过舞蹈的教育,学生的头、肩、手、腰、腿等身体各部位受到了良好的锻炼,促进了学生形象气质的提升,这是舞蹈艺术所独有的巨大魅力。
  二、如何有效运用高校舞蹈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 运用舞蹈教育启发学生思维能力。在搞笑的舞蹈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让学生深入地理解所学舞蹈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要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对舞蹈作品情感的体验,对舞蹈空间意识的适应等方面的训练,促进学生的肢体动作语言变得灵活化和情感化,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2. 运用舞蹈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舞蹈艺术作为一种非文字文化,应该在高校的舞蹈教育中充分发挥非文字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在一些高校的文艺演出中,台上深情表演台下一片茫然的情况正是缺乏艺术文化素养的表现。因此,在高校的舞蹈教育中,要启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艺术文化内涵,将美学思想、哲学思想、人文精神、科学思想等融入舞蹈教育中来,弥补大学生艺术文化缺陷这一现象。
  3. 运用舞蹈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修养。舞蹈艺术能够培养大学生的人格魅力,高校理应重视。一方面,高校的舞蹈艺术要加强对学生的气质、情感、风度、形貌、言谈举止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能力等,树立美丽的外在形象,教师要以身作则地加强教育;另一方面,高校要运用理论课程展示优秀的作品,带领学生走入舞蹈的世界,感知内在美丽的自我,从而提升学生的内在形象。
  4. 运用舞蹈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舞蹈是以一种艺术的形式来运动,也带领舞者以一种感觉的方式重新认识世界,提升了舞者的智力水平。因此,在高校的舞蹈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感觉训练,培养学生从感官体验强化到感觉体验,增强学生的知识智能。此外,要积极开发学生的舞蹈创造能力,对于有天赋的学生,要鼓励和指导他们进行舞蹈创作和创新,以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 运用舞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舞蹈是美丽的象征,舞蹈教育也是美丽的。在高校的舞蹈教育中,教师要通过动作美带领学生去感知音乐美、情感美和艺术美,在把握动感、平衡感的过程中引发美感意识。只有当动作与音乐、情感相互吻合时,才可以让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更忘我地投入到舞蹈教育中去,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能力将得到提高。
  6. 运用舞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舞蹈是健身美体的艺术项目,高校舞蹈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对舞蹈健身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舞蹈锻炼习惯,做出正确的舞蹈动作,达到锻炼的效果,增强学生的体质。
  总之,舞蹈教育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舞蹈教育要充分发挥舞蹈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汤旭梅.试论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途径与目标[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04).
  [2]张妍.舞蹈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05).
  [3]张晓红.开拓探索树立高校舞蹈教育教学新观念[J]. 克山师专学报,2004(04).
  [4]付强.高校素质教育与舞蹈艺术教育[J]. 琼州大学学报,2004(03).
  [5]王艺波.舞蹈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定位与发展[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05).
其他文献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有所取舍内容、学生自学的前提下,人人参与其中,教师服务于教学,实时调控,多元融合,完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真正落实合作学习的内涵。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组优化;多元融合  小组合作学习伴随新课改的浪潮走进中小学课堂,部分看似活跃的合作讨论学习背后,对问题的探究很少有实质性思考和讨论,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教育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一个歌唱者不但要有好嗓子,还要有善于用脑、培养敏锐的观察力,能够理解作品内容和体会作品感情的能力。
农村小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读书少,阅读习惯不好。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如何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摘 要:教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联系生活实例展开地理探究,使地理教学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本文主要分析了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教学措施,以期对高中地理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知识迁移能力;地理生活化教学;地理现象;教学策略   一、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其所揭示的地理现象也多数于生活。然而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很
解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过程,规范的解题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从学生审题、答题、检验三个解题步骤中调查、发现学生在解题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
<正>目的研究足细胞在IgA肾病(IgAN)大鼠肾组织中的病变及TNF-α、IL-6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初步观察和探讨槐杞黄(HQH)在IgAN大鼠模型肾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和可能作用机制。方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