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育信息化的草根基础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pril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举办至今已经十五届了,NOC十五年来吸引了6万多所学校(校次)的6280万名师生(人次)参与,可以说NOC活动已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教育信息化“嘉年华”。十五年来,NOC创新实践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就是NOC精神——一种践行教育信息化中国梦的大众创新的草根精神、创新精神和服務精神。
  ● NOC的草根精神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互联网 ”战略的指引下,“互联网 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那什么是“互联网 教育”?其内涵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教育发展新形态,这种教育新形态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2015)贺信中指出的“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互联网 教育”可以用基于互联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创新机制2.0 教育体系的重构公式来概括,这里往往被人们忽视的是创新机制的变革,就是从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尔普斯曾指出,“社会的创新活力有赖于草根和基层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和宏观规划目标明确,那么如何释放千万教师的创新活力,奠定教育信息化的草根基础,真正把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身上呢?NOC活动十五年来所追求的重在参与的草根精神给出了答案,我们不妨从NOC活动十五年历程中发生的故事来看看什么是重在参与的草根精神。
  1.公开裁判长手机号的故事
  2006年,在千余名教师参加的第四届NOC活动预备会上,两位裁判长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把比赛置于广大教师的监督之下。当时有不少同志提醒他们说公布手机号风险太大,裁判长的回答是:我们本身就是草根队伍中的一员,哪有草根怕草根的道理?事实上,那一届NOC活动期间,两位裁判长收到的千余条短信中绝大部分是一线教师和专家评委的沟通交流,而争奖项、要名次的短信仅有3条,这一举措大大拉近了专家学者与广大一线教师的距离,不少老师称裁判长是自己的“泥腿子”教授。
  2.尊重教师创新实践的故事
  2006年,一位来自深圳的高中青年物理教师在第四届NOC活动中带来了基于传感器技术的DIS物理实验校本课程作品,该课程作品把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完成了14个探究性实验,在课堂上再集中展示实验发现,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数据分析解释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十多年前是不能想象的,该课程在活动中被个别评委以课堂结构不完整为由予以淘汰,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集体复议,不少专家表示尽管还不能讲清楚这种教学形态背后的原理,但要尊重教师的创新实践。于是,评委不仅重新评定了奖项,还在多种场合予以宣传推广。现在看来,这个做法是做对了。
  3.鼓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故事
  在2016年新学年初,全国有数百万小学生和初中生正式开始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针对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两多一少:精读精讲太多、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教材设计了“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长期以来的阅读教学与技术整合服务于精读精讲的示范课、资源、课件,技术如何支持“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名著,体验和感悟中国的优秀文化呢?包头一中的三位青年教师郑煦、李金、侯媛儒开发了校本课程——《红楼梦》的导读与写作,她们提出了把阅读视为生命体验的阅读观,从文本对小人物贾瑞、贾环进行入木三分的描写、解读开始,让学生自己体验、感悟。课程还设计了游戏导入的体验式学习以及感知与逻辑相互促进的学习策略,展示了全新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评委对三位青年教师的创新实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还推荐她们参加第十六届NOC活动的评委工作,这样不仅能激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还能使评委队伍更贴近一线的实践创新,更具有活力。
  那什么是NOC活动倡导的重在参与的草根精神呢?概括来说就是:①与奥数等层层选拔的金字塔型比赛不同,在NOC活动中只要师生的作品符合赛项要求,都可以参与决赛,体现了师生参与的“零门槛”原则;②专家评委和广大参与活动师生的关系不是“法官”与“被告”的关系,而是一种为践行教育信息化中国梦共同努力的平等、公正和包容的关系;③不断地总结、提炼广大基层教师的创新实践,并用媒体交流和NOC实验学校等形式予以推广;④坚持从一线优秀教师中发展评委队伍,并形成规范的常态选拔制度,一线优秀教师占评委队伍的60%左右。
  ● NOC的创新精神
  技术发展不止,创新未有穷期。真正的教育公平不排斥卓越,就基础教育而言,如何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创新人才前期培养机制是一项全新的探索课题。十五年来,尤其是近几年NOC活动围绕如何有效应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带来的新挑战,让教育变革跟上时代这一主题开展了持续的探索,这在NOC活动赛项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早在2007年的学生赛项中,NOC活动就围绕人工智能的应用设置了三项智能机器人赛项,迄今为止,与人工智能应用有关的赛项已达到11项,涉及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应用、无人机、智能车等多个技术前端领域。
  在教师赛项中,近几年新增了校本课程探究和“未来课堂”名师优课展评活动等赛项,校本课程探究旨在以课程多样化推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从课堂教学拓展至课程开发,符合提升教师教学综合素养的方向,从今年起NOC活动又进一步倡导STEM课程和创客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赛项设计思路。“未来课堂”名师优课展评活动抓住当前教育信息化从课堂教学拓展至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混合式学习的发展新方向,突出“云课堂”的教学生态环境,通过教师个人展示和学校全体展示来推进“学习空间人人通”。   NOC活动人工智能应用赛项设计不是新技术应用的简单迭加,而是贯穿了发展学生计算思维这一主线。从2006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周以真提出计算思维以来,计算思维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NOC活动人工智能应用赛项设计主要突出了:①强调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去解决问题,突出基础而不是机械技能,经过近10年的不断探索,赛项中机械操作技能比重有了明显的降低;②强调计算技能是一种普遍认识和普适的技能,不仅仅是有计算机科学发展潜能的尖子学生,而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实践形成和发展计算思维,今年有近3000名学生参与了人工智能应用赛项,这足以证明以赛促学这条发展学生计算思维的途径是可行且有效的;③与企业的通力协作,将大量蕴含技术新进展的产品搬到了活动现场,学生在技术场景中去体验、感知,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新技术应用的兴趣和参与感。
  当然,NOC活动在这些方面的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一系列的课题需要我们去探索。例如,如何在赛项设计中渗透STEM教育的理念;如何突出讲评,在大量实践活动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约简、嵌入、转化和仿真等计算方法;如何和学校合作,给活动中脱颖而出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更多持续性、个性化的发展机会;等等。总之,基于信息技术的创新人才前期培养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我们多维度地思考和实践探索。
  ● NOC的服务精神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历程表明,开展多样化的教育信息化实践与创新活动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对深化应用、融合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NOC活动又是一项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和多个利益主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活动可持续发展,就要构建一个强调多主体参与以及充分利用外部知识资源的完备的开放性创新的服务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支持体系薄弱的真正原因在于没有形成从研究开发到实践应用的产业链。位于产业链上游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不能传递到企业,这就造成企业开发的教育平台、软件和资源在创新上很难有突破。产业链从中游到下游用户的转移主要是通过培训和实验来实现的,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企业尚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但在应用阶段,企业目前还不具备这种能力,这也是中国教育IT企业与国际著名教育IT企业的最大差距之一。因此,在宏观层面上重组从研究开发到实验应用的产业链,从而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才是推进深化应用、融合创新的关键。NOC活动在实践探索方面,以活动为纽带,构建从研究开发到实践应用的创新链,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
  经过15年的不断聚合,NOC活动有了一支相对稳定的、数以百计的各方面专业人才组成的评委队伍,这支队伍中的骨干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实验研究中都颇有建树,因此不仅能胜任赛项评判的任务,也是赛项设计开发的主体。NOC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开放,因此,还特别注重利用外部知识资源,一些创新项目的思路不仅来自评委队伍,还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及一线教师,这种开放性创新机制是NOC活动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源泉。
  NOC活动从一开始就坚持以企业作为主体参与,使企业的创新产品有了大规模实践的舞台,同时又为赛项在系统软件、比赛器具等多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企业参与了一些创新赛项的构思、设计和开发,从这一意义上说企业不仅是“赞助商”,还真正成为了活动的利益主体。
  “以赛促学”不等于“以赛代学”,NOC活动十分注重构筑活动的基层基础,每年通过培训及时把活动要倡导的新方向、新赛项和新做法及时地传递给基层学校和教师,又通过遍布全国各地的NOC实验学校把教育信息化的基层实践与活动结合起来,它已成为了检验学校教育信息化成效的舞台。
  我國现在已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和教育融合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2020年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我们将全面建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和“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这就是教育信息化的中国梦。祝愿NOC活动再创辉煌,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导语:在最美丽的时候,把鲜花定格下来的冲动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但是如今干花已经渗透进了时尚行业。  那是1861年,阿尔伯特亲王因伤寒去世,维多利亚女王失去了丈夫后,为了排解自己的优思,开始记日记,不过她用来表情达意的不是语言,而是用押花,于是押花成为了上流社会的时尚休闲活动。对于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来说,收集和保存植物是为了纪念在遥远地方的旅行。据考证押花起源于16世纪,在文献记载中我们发现意大利
导语:剥夺孩子特别珍视的物品或权利,就会让他们听话。然而,这样做不会让孩子做出他们期待的行为。  哪个父母没有在某些时候威胁过孩子?如果他们顶嘴,我们就不让他们看电视。如果他们翻白眼,我们就不让他们玩。如果他们考不好,我们就不带他们去迪士尼乐园。如果他们不收拾自己的房间,我们就拿走他们的iPod。我们的口头禅是:“如果你不怎么怎么样,那么我就怎么怎么样。” 如果你考试第一名,就可以和朋友去看电影。
古方——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学术研究部主任,中国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北京文博文物评估鉴定有限公司文物鉴定专家,中国世家鉴定收藏网鉴定专家(文字块)  明清时期,玉器的琢治技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小如玲珑剔透的佩饰,大至宏伟壮观的玉山,无不精美绝妙,令人叹为观止。当时,琢玉主要地区在江南一带,而最重要的两个琢玉地点是苏州和扬州。1.苏州专诸巷 2.玉蟾蜍苏州博物馆藏
中欧班列2017年开行3271列,2018年预计将超过5000列,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长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要实现中欧班列的可持续发展,吸引更多进出口商参与,从由中国发起变为沿线国家共同参与,还需围绕市场需求开展铁路运输服务创新,推动相关国际规则制度的建立及流程的法治化建设。  在市场化运作中,贸易融资是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它关系到提高班列返程的货源稳定、买卖双方及时获得资金支持和货款
导语:尽管艺术品可以作为货币流通让收藏者的动机非常复杂,但是对于艺术品的热情还是藏家最重要的因素。  稀世珍宝“光之山”又进入了众人的视野,最近,印度国内人权组织要求英国归还伊丽莎白女王王冠上的这颗巨钻。“光之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04年。这颗钻石产于印度可拉矿山,后成为莫卧儿帝国的珍宝。后来几经辗转,直至19世纪,锡克王国国王兰吉特·辛格将它再次带回印度。后来的锡克国王达立普·辛格将这块巨钻送
经历了600年变迁的紫禁城,在90年前变身为故宫博物院,并逐渐形成了包括宫廷原状陈列、固定专题展馆和临时专题展览在内的完整展览体系。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故宫博物院却越来越“年轻”,不断更新技术与展陈观念,以适应观众时代“口味”的变化。  此前,为迎接90周年院庆,故宫博物院宣布,并不会举办庆典纪念仪式,也不会大操大办搞庆祝活动,而是要将一系列文化成果奉献给社会公众,并将贯穿全年。  如今,此前“承
眼睛也会被欺骗的。有时你看到的东西它不一定存在,而有时明明存在的东西你却看不到,这是不是很神奇呢?    要准备的工具和材料:  透明塑料杯、钉子、防水签字笔、水、大玻璃杯等。  请按照下面步骤做:    1.取一个塑料杯,在底部扎一个孔。再取一个塑料杯,在侧面画一个笑脸。    2.把有孔塑料杯套在有笑脸塑料杯上,两杯之间留下一些空隙。    3.用手堵住塑料杯上的小孔,把两个杯子压入装有水的大
导语:不管他们年轻时活得有多光鲜,晚年都面临着一样的孤寂。  我住的楼原来是只卖给老人的,所以住户中90%以上都是老人。他们有的是夫妇,有的是单身。听早先住进来的朋友说,这楼里藏龙卧虎,别看他们现在走路颤颤巍巍,说不定年轻时是位保家卫国的二战英雄,或是奔走于战场救死扶伤的护士。据我先生说,住一楼的那位退休护士,是一位著名冰球运动员的前妻。我楼上那位还熟练掌握了五国语言。帮我们搬家的那位俄国地质工程
导语:“黄金海岸”这条总长不过562公里、暗礁怪石密布的海岸线上,自1482至1787年,居然竖起了大小80多座城堡,  加纳号称“黑非洲的城堡之国”,加纳国徽上有一面盾牌,上面绘制了四件被公认最能代表加纳特色的事物,其中位于右上角的便是埃尔米纳城堡。  埃尔米纳城堡是撒哈拉沙漠以南,是非洲大陆上最早的欧洲建筑。1481年,葡萄牙人埃尔米纳率领一支船队从葡萄牙出发,抵达盛产黄金的加纳海滨贝亚河口,
我是西安文理学院的一名退休教师,今年82岁了。四年前的6月18日,是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日子,如果从这一政治生日算起我只有4岁,但我与党的故事却很长,对党的热爱和追随已有65年了,与共和国同岁。  1949年1月,天津迎来了解放。此时,我16岁,是河北省立女师附中学生。受家庭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我的思想比较进步。参加学校发展党员讨论会后,我口头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但终因年龄小没有被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