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刊运用图片的必要性
俗话说:“新闻揽客,副刊留客。”的确,新闻凭借其对社会事件的及时报道为报纸招揽了众多的读者。然而,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要想把读者留住,使其成为报纸的核心受众,除了要在新闻版面上下工夫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报纸的副刊来实现。
今天的副刊,已经越来越蜕去了其产生之时“附刊”的依附于报纸新闻版面的从属地位。副刊的办刊质量,已然成为一份报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一份成熟的副刊,应当秉承我国副刊办刊的厚重文化性等优良传统,采撷时代气息,力求表现当代繁荣的大众文化风貌。与此同时,又高度重视副刊的版面设计。平庸而呆板的版面,任其有再好的内容,也难保不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众多报纸之中,被读者所忽略。
副刊运用图片的具体形式
成功的副刊版面,离不开图片的运用。图片在副刊的版面设计上大有文章可做,其作用不可小觑。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图为文生,借图释文。由于读者的阅历、教育背景、文化水平、思维定势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副刊文章仅仅依靠文字表述,读者并不能完全把握文章的内容、明晰作者的旨意,甚至会在阅读后产生一些疑惑和猜测。而图片凭借其形象性、直观性,能在最大程度上消解这些“后遗症”,有助于读者了解人物的形象、物件的风貌、事件的过程等。也就是说,编辑在“编码”时通过运用图片这一手段进一步明确了所要告知读者的信息,使读者在“解码”时能够更为准确地进行还原,而较少地受到“干扰”。但是,所配图片应该符合文章事实,切不可为了省事而随意为之,反而误导了读者。
以图衬底,营造意境。副刊的许多审美性内容,诸如诗歌、散文,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的真情实感,洋溢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对于这类文章,如果在编辑时能为其选择一幅意境相投的图片作为衬底,那么作者的感情将得到进一步的渲染,读者也因此而产生共鸣,从而加深了对这篇文章以及该副刊版面的印象。需要注意的是,作为衬底的图片,无论对于黑白印刷还是彩色印刷的报纸,均应力求简洁,并在排版时做淡化处理,以免适得其反,降低了文字的可见度,影响读者的阅读。
“图”采众长,彰显品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精神文化生活也日渐丰富,由此带来了审美的要求与意愿。作为读者精神后花园的报纸副刊,应当及时满足读者的这一需求,大力刊载书法、绘画、篆刻、摄影、漫画等艺术作品内容。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书法、绘画、篆刻具有强大的艺术魄力,显示了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摄影作品兼具新闻性与娱乐性,使得副刊在保持娱乐性的同时更体现出新闻性,与正刊相呼应;漫画作品则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方式,或戏说、或鞭挞、或讽刺现实,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总之,副刊刊登艺术作品,既满足了读者的文化性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副刊的品位,提升了副刊的地位。
图文交融,互动制胜。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减少读者的阅读压力,在副刊编辑排版时,可以改变过去规矩的文字块版式以及图片与文字的整齐连接,追求更为和谐的版面。一方面,文字块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形状,这样的文字块本身就构成了图片。不同的样式带给了读者不同的感受,近似的文字块图片组合也传达出编辑各异的编辑思想。另一方面,文字与图片的结合,不必过于拘束,应力求自然。文字顺着图片的轮廓排版,使得图片与文字结合得更为紧密,在图文的交融互动中取胜读者。
除此以外,题花、栏花等图片内容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不能因其琐碎而随便应付。无论是点缀版面、吸引读者注意力,还是分隔版面,题花、栏花都有着其独特的效果和作用。
副刊运用图片需要注意的问题
可以看出,图片对于副刊版面的构成和鲜明副刊特色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把握好副刊图片的使用,还应充分考虑以下问题。
明确图片与文字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以文字为主、图片为文字服务,还是以图片为主、文字作为图片的附带说明,完全应视副刊文章的性质、特点而定,并且取决于整个副刊版面的主题,形式要为主题内容服务。因此,副刊版面不能只有字符和标点,千篇一律,一成不变。但是,图片的使用又不能过多过滥,杂而无章的图片容易扰乱读者的视线,反而会冲淡主题,降低副刊对于读者的吸引力。
准确定位报纸副刊与正刊的关系。虽然报纸的副刊与正刊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但是两者却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副刊应该保持与正刊的稳定性、延续性和一致性。这不仅体现在副刊的办刊理念上,而且还体现在其版面形式上。而图片作为最重要的版面元素之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调节副刊版面构成、稳定版面特色的作用,从而平衡正副刊间的版面特色,使其自然过渡,顺畅衔接。总之,副刊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努力营造与正刊的和谐关系,从而稳定自己的核心读者群。
图片在报纸副刊上的合理运用,美化了副刊的版面构成,丰富了副刊的审美内容,提升了副刊的美学意蕴,使得报纸不仅依靠副刊“留客”,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凭借其来吸引读者关注的目光。其所谓:副刊揽客,副刊亦留客。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
编校:郑艳
俗话说:“新闻揽客,副刊留客。”的确,新闻凭借其对社会事件的及时报道为报纸招揽了众多的读者。然而,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要想把读者留住,使其成为报纸的核心受众,除了要在新闻版面上下工夫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报纸的副刊来实现。
今天的副刊,已经越来越蜕去了其产生之时“附刊”的依附于报纸新闻版面的从属地位。副刊的办刊质量,已然成为一份报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一份成熟的副刊,应当秉承我国副刊办刊的厚重文化性等优良传统,采撷时代气息,力求表现当代繁荣的大众文化风貌。与此同时,又高度重视副刊的版面设计。平庸而呆板的版面,任其有再好的内容,也难保不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众多报纸之中,被读者所忽略。
副刊运用图片的具体形式
成功的副刊版面,离不开图片的运用。图片在副刊的版面设计上大有文章可做,其作用不可小觑。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图为文生,借图释文。由于读者的阅历、教育背景、文化水平、思维定势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副刊文章仅仅依靠文字表述,读者并不能完全把握文章的内容、明晰作者的旨意,甚至会在阅读后产生一些疑惑和猜测。而图片凭借其形象性、直观性,能在最大程度上消解这些“后遗症”,有助于读者了解人物的形象、物件的风貌、事件的过程等。也就是说,编辑在“编码”时通过运用图片这一手段进一步明确了所要告知读者的信息,使读者在“解码”时能够更为准确地进行还原,而较少地受到“干扰”。但是,所配图片应该符合文章事实,切不可为了省事而随意为之,反而误导了读者。
以图衬底,营造意境。副刊的许多审美性内容,诸如诗歌、散文,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的真情实感,洋溢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对于这类文章,如果在编辑时能为其选择一幅意境相投的图片作为衬底,那么作者的感情将得到进一步的渲染,读者也因此而产生共鸣,从而加深了对这篇文章以及该副刊版面的印象。需要注意的是,作为衬底的图片,无论对于黑白印刷还是彩色印刷的报纸,均应力求简洁,并在排版时做淡化处理,以免适得其反,降低了文字的可见度,影响读者的阅读。
“图”采众长,彰显品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精神文化生活也日渐丰富,由此带来了审美的要求与意愿。作为读者精神后花园的报纸副刊,应当及时满足读者的这一需求,大力刊载书法、绘画、篆刻、摄影、漫画等艺术作品内容。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书法、绘画、篆刻具有强大的艺术魄力,显示了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摄影作品兼具新闻性与娱乐性,使得副刊在保持娱乐性的同时更体现出新闻性,与正刊相呼应;漫画作品则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方式,或戏说、或鞭挞、或讽刺现实,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总之,副刊刊登艺术作品,既满足了读者的文化性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副刊的品位,提升了副刊的地位。
图文交融,互动制胜。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减少读者的阅读压力,在副刊编辑排版时,可以改变过去规矩的文字块版式以及图片与文字的整齐连接,追求更为和谐的版面。一方面,文字块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形状,这样的文字块本身就构成了图片。不同的样式带给了读者不同的感受,近似的文字块图片组合也传达出编辑各异的编辑思想。另一方面,文字与图片的结合,不必过于拘束,应力求自然。文字顺着图片的轮廓排版,使得图片与文字结合得更为紧密,在图文的交融互动中取胜读者。
除此以外,题花、栏花等图片内容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不能因其琐碎而随便应付。无论是点缀版面、吸引读者注意力,还是分隔版面,题花、栏花都有着其独特的效果和作用。
副刊运用图片需要注意的问题
可以看出,图片对于副刊版面的构成和鲜明副刊特色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把握好副刊图片的使用,还应充分考虑以下问题。
明确图片与文字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以文字为主、图片为文字服务,还是以图片为主、文字作为图片的附带说明,完全应视副刊文章的性质、特点而定,并且取决于整个副刊版面的主题,形式要为主题内容服务。因此,副刊版面不能只有字符和标点,千篇一律,一成不变。但是,图片的使用又不能过多过滥,杂而无章的图片容易扰乱读者的视线,反而会冲淡主题,降低副刊对于读者的吸引力。
准确定位报纸副刊与正刊的关系。虽然报纸的副刊与正刊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但是两者却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副刊应该保持与正刊的稳定性、延续性和一致性。这不仅体现在副刊的办刊理念上,而且还体现在其版面形式上。而图片作为最重要的版面元素之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调节副刊版面构成、稳定版面特色的作用,从而平衡正副刊间的版面特色,使其自然过渡,顺畅衔接。总之,副刊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努力营造与正刊的和谐关系,从而稳定自己的核心读者群。
图片在报纸副刊上的合理运用,美化了副刊的版面构成,丰富了副刊的审美内容,提升了副刊的美学意蕴,使得报纸不仅依靠副刊“留客”,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凭借其来吸引读者关注的目光。其所谓:副刊揽客,副刊亦留客。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