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疼痛程度影响的护理体会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eel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疼痛即为组织损伤或与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同时可伴有代谢、内分泌、呼吸、循坏功能和心理学等多系统的改变[1]。而手术导致的疼痛,是人体组织在受损后,进行修复的一种应激反应,也是每个手术患者必然要经历的过程。疼痛已经成为继脉搏、体温、呼吸与血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2],是临床常见症状,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恢复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围手术期实施疼痛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关键词】 疼痛 护理干预 围手术期
  疼痛固然存在于每个术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但也会受心理因素、情绪起伏、个人耐受程度,手术部位、方式、术后是否使用药物镇痛等方面的影响[3]。本次研究主要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介入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现报告如下。
  1 术前指导
  1.1 术前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从患者入科开始,即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均由年资高、技术好、服务意识强的护理骨干担任,对患者既往史、现病史、特殊情况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评估,并根据病情指导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睡眠等,帮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了解其需求,积极协助患者与医生的沟通。初步得到患者的认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 疼痛相关知识宣教
  使用不同的方式(如宣传手册、视频播放、科室短剧演练等)讲解疼痛相关知识、使用止疼药物相关知识,建立疼痛评估手册,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强调疼痛出现的时间和程度、疼痛引起的不良反应、疼痛的自我管理、常用镇痛方法及其优缺点等相关知识,以增强患者心理耐受能力,做到配合术后镇痛治疗和康复。
  1.3 评估患者的疼痛耐受力
  引起疼痛的最低刺激量即痛阈,一种是痛知觉阈(习惯以此作为痛阈),即开始知道痛的刺激强度;一种叫痛耐受阈,即能耐受痛的最大强度。痛阈有个体差异,不同部位亦有差异[4]。
  1.4 实施心理护理
  术前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减轻心理负担,避免因为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而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2 术后指导
  2.1 实施心理护理
  术后使患者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给予患者理性合理的指导,让患者理解术后疼痛发生的常规性,积极调整心态。
  2.2 术后提供舒适护理
  为患者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留亲人陪伴,给予鼓励。术后按介入手术要求给予患者患侧制动,加压按压的卧床体位,一切护理操作均要尽量保持轻柔尤其注意防止牵引创口而引发疼痛[5]。满足清洁需求,做好基础护理。
  2.3 指导减轻疼痛技巧
  疼痛时做深呼吸、正确活动等。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减轻疼 痛体验,如与患者交流引导到感兴趣的话题或想象美好的事物,使患者得到身心的放松,降低对疼痛的敏感度[6]。另外,读小说、看电视、听音乐、与人交谈等都能明显改善焦虑情绪,缓解内心压力及不适,达到转移、减轻疼痛的目的。
  2.4 及时进行疼痛评价
  护理人员全面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掌握加压包扎程度,并对穿刺处进行密切观察,注意是否有出血、 渗出、感染情况,对患者的疼痛做出客观的评估,为有针对性的制定疼痛护理计划及措施提供依据,以达到减轻或消除外科疼痛患者疼痛的目的。
  2.5 合理应用止痛药物
  详细记录患者疼痛出现的时间、性质、部位以及症状等;根据患者的臨床特征适量合理的使用止痛药物,对患者的临床状态及时的进行观察和评估[7],防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持续疼痛无缓解趋势的患者需要及时寻找痛因并进行处理。
  3 观察指标
  3.1 数字评估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
  由病人在10分制的标尺上根据疼痛自评:0级为无疼,1~3级为轻度疼痛,4~6级为中度疼痛,7~10级为重度疼痛。
  3.2 按WHO的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估,疼痛分为4级:
  0级:指无痛。
  1级(轻度疼痛):平卧时无疼痛,翻身咳嗽时有轻度疼痛,但可以忍受,睡眠不受影响。
  2级(中度疼痛):静卧时痛,翻身咳嗽时加剧,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扰,要求用镇痛药。
  3级(重度疼痛):静卧时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严重受干扰,需要用镇痛药。
  综上所述,导致患者疼痛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在临床护理中要分析患者的疼痛原因并进行相关指导,此外,采用心理护理、理疗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做到防大于治,合理用药,按需治疗。
  参考文献
  [1]殷慧.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7):2684-2685.
  [2]Bryan A, Liang,Tim, Mackey .?Confronting conflict: addressing institutional conflicts of interest in academic medical centers. journal of law & medicine, 2010,01,64-82;
  [3] 胡丽华,余丽平,范雪松.疼痛病人70例的心理护理 研究.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1(7):189.
  [4] 陈真奋.临终关怀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叽当代护士, 2004.4(6):50-51.
  [5] 孟慧竹.心理干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25例临床 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462—3463.
  [6] 彭金莲,王培英,韦若梨,等,社会支持对晚期癌症居家静养患者 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9,2l(5):5
  [7] 王婷,李超.中华医学会.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Z].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恢复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78例肠道手术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胃肠指标方面,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
【摘 要】 目的 总结喉罩全麻下大隐静脉微创剥脱高频消融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03例,回顾性分析其进行手术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 20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喉罩全麻下大隐静脉微创剥脱高频消融术治疗后,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随访也无局部静脉曲张复发。结论 采用喉罩全麻下大隐静脉微创剥脱高频消融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
【摘 要】 老年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物质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高脂及蛋白质、水与电解质紊乱的代谢病,是最常见的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包括60岁以后发生糖尿病的患者以及60岁以前发生糖尿病延续至60岁以后的患者。下一世纪初,发达国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20%左右,我国也将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糖尿病将是21世纪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本文就老年糖尿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途径。 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间心内科住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共50例,采用随机原则将50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综合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个人史、家族遗传史无显著差异后,正式纳入研究。实验组以冠心病专科护理为基础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对照组采用非风险管理的常规模式护理,两组均在护理过程中或患者出院时向患者调查满意度
【摘 要】 目的:观察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在综合护理干预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力衰竭药物和护理措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和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还进行患者参与的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随访一年,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心功能指标、再住院率以及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减压期间的应用效果,促进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将90例急性胰腺炎行胃肠减压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结果:患者在胃肠减压期间舒适感觉、对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