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方面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e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97年新刑法首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罪,这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愈演愈烈,给权利人造成的财产损失越来越大的新情况而制定的。通过刑法手段打击犯罪,对商业秘密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正确地理解我国刑法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规定,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商业秘密。目前在本罪的主观方面理论界尚有争议,本文就从此处入手,探讨了本罪主观方面的实然与应然。
  关键词主观方面故意过失
  中图分类号:D9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149-01
  
  关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罪过的形式,学界一直存在争论。主要争论点在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罪过形式是否可以包括间接故意、过失、过失的罪过形式存在的范围等。第一种观点认为,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第二种观点认为,本罪在主观方面,多数是故意,但第三人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的,出于过失也构成本罪。第三种观点认为,《刑法》第219 条第1 款第(一) 项“盗窃、利诱、胁迫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其主观心态是故意;第(二) 项“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款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中的披露行为的主观心态可以是故意或过失,但是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的行为只能由故意构成;第(三)项“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中的披露行为的主观心态可以是故意或者过失,但是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的行为只能由故意构成。第二款间接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其主观心状可能是故意或过失。第四种观点认为直接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只能是故意,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可以是故意或过失。
  
  一、是否包括过失
  
  学界存在两种观点,故意说和过失说。故意说认为,“应知”是行为人主观上出于故意,与“明知”的区别是,“应知”主要依据所查证的事实进行推知。①过失说认为,“应知”是行为人主观上出于过失,如果“明知”是故意犯罪,那么,“应当知道而不知道”就是一种疏忽大意的过失,而不可能是故意。②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中的“应知”是行为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结果,负有预见义务,但实际上行为人没有认识到,之所以没有认识到,是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所造成的。因此符合疏忽大意过失的心理态度。况且从逻辑上讲,刑法将“明知”和“应知”并列,如果“应知”的含义是知道,那么同意重复,违反了逻辑。法条所说的“应知”是行为人负有“应知”义务的表达,至于行为人“应知而未知”,除了从过失的角度去理解,别无其他罪过形式能符合。③
  
  二、过失的存在范围
  
  上述第三种观点和第四种观点均承认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方面包括过失,并就《刑法》第219条第2款“应知”的含义达成共识,但对其他条款是否包括过失存在不同理解。第三种观点认为,除了第一类行为只能由故意构成外,其余的均可由故意或过失构成。而第四种观点认为,过失只存在于第三人侵犯商业秘密的场合。第四种观点更具合理性。
  我国《刑法》第219 条第1 款规定的三类直接侵害商业秘密的行为,从行为性质推知,其主观方面都只能出于故意。因为盗窃、利诱、胁迫、以其他方法为手段的获取商业秘密行为,以及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是不可能表现为过失的心理态度的。那么,披露行为的主观心理态度可否表现为过失呢?从行为的性质分析,披露行为其主观心态一定是故意。因为如果由于过失而将商业秘密泄露的,其动词应当用“泄露”而不能用披露。况且,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中对过失犯罪的规定,除了根据传统理论通说或者通过对犯罪构成的具体规定明显看出是过失犯罪的以外(如交通肇事罪等),都明文规定犯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而刑法中关于第二人披露商业秘密的行为规定,这两点都不符合。因此,第二人披露商业秘密的行为的主观方面不包括过失。
  综上所述,侵犯商业秘密罪,在主观上,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但过失侵犯商业秘密的情况只限于第三人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三、将过失列为罪过形式的弊端
  
  将过失列为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罪过形式之一,最让人诟病之处在于:
  
  (一)违反刑法谦抑性要求
  刑法的谦抑性,是指刑罚是国家对于某种危害社会行为的最后惩罚手段,国家只有在运用民事、经济、行政手段和措施仍不足以惩治时,才能运用刑罚的方法。刑法的谦抑性在立法中的一个体现就是在具体犯罪的设立上,以处罚故意行为为原则,以处罚过失行为为例外。间接侵权人在正常的市场流转中要谨慎地注意他人是否是商业秘密的合法持有人。如果他应当注意而未认识到这一点,这明显属于缔约过失。刑法将缔约过失规定为犯罪,违反了刑法谦抑性的要求,它会导致犯罪化范围比民事侵权行为的范围还要大,使刑法丧失了最后一道防线的本质属性。
  
  (二)违反罪刑均衡原则
  间接侵权人从直接侵权人处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类似于收购、转移、销售他人犯罪所得的行为,实质上是一种赃物犯罪,其社会危害性小于直接侵权人。而间接侵权人主观上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直接侵权人主观上只能出于过失,一般而言,间接侵权人的主观恶性小于直接侵权人。对侵害同一客体的行为,危害性大的只处罚故意犯罪,危害性小的既处罚故意犯罪,也处罚过失犯罪,且刑法对此两类行为设置相同的法定刑,这就必然导致危害性小的行为反而却要接受重罚的结果,这严重违反了罪刑均衡原则。
  事实上,多数学者已经认识到了刑法规定的不合理性。但是同时又认为,这是在现行刑法规定存在不合理性的前提下的一种实然性分析,若从应然性角度分析,则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类型都应当以故意作为其罪过形式,在刑法修正以前,本着罪刑法定原则,仍然应当将“应知”理解为过失的心理状态,而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只能寄希望于立法的完善。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从国内外大量资料看,近年来,新生儿的体重有增长趋势,巨大儿也明显增多。随之而来的巨大儿分娩时的母婴之不利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对我院产科近8年来分娩的巨大儿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必须定期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副作用常见,大剂量肌注引起的不适往往影响有效的预防。作者复习了26例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其中12例未给予适当预防者,
患者女,25岁,某电子管厂工艺员,孕第一胎。既往月经规则,末次月经1989年4月30日。5月20日因病口服SMZCO1.0g Bid,用药2天。6月进工作车间,职业性接触锡、铅等金属及显象管,
9.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反应5例(浙医一院神经科张佩利)胃复安又名“灭吐灵”,一般认为该药毒性低,对其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常认识不足,造成误诊的屡见不鲜。侧1:姚××,女,19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个年青糖尿病患者,确诊后仅能侥幸活2年。胰岛素的问世,显著地改变了这种令人沮丧的预后。但随着糖尿病患者存活期的延长,其他破坏性的并发症却变得
1981年6月28日,武汉市第二汽运一站请民工6人,自外地用敞车运输硫酸二甲酯至武汉。途中不慎撞破瓶外盖,内盖也不严密而漏气,事先未交待防护知识,在运输途中约有3小时不断地
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情报研究所完成的《中国石油文献库》,于1991年12月14日在京通过部级鉴定。《中国石油文献库》的建立,是以《中国石油文摘》检索期刊为基础,严格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H_2受体拮抗剂的发展及应用,引起了临床医师及研究人员的强烈兴趣。但由于目前应用范围较广及仔细观察的结果,已有不少文献对其副作用详加描述,现综合如下: The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