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高中理科课程的重要组成科目,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故此教师应该注重高中化学教法研究。此外,高一化学课程的学习在整个高中阶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学生学好整个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高一化学课程学习的阶段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开启化学学习的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高中化学 基础阶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128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一化学学习的良好开端就决定了学生整个高中阶段化学学习成功的可能性。高一化学在学生教育阶段的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初中阶段只是掌握了化学最基本的知识,略懂一二甚至还没有深入到化学的王国中。此外,有些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不得要领,对化学抱持反感的态度,经过中考之后的长假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也遗忘的差不多。因此,在学生进入高一化学课程学习的最初阶段,教师应从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切实打好学生化学学习的基础,为高二课程的进展和高三课程总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巩固
众所周知,高楼的建设需要良好的地基基础。同样,高一化學的学习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的牢固掌握,因此,在教师开始高一化学课程学习之前需要对学生化学基础底子进行测验,了解学生初中化学掌握的基本情况。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测验?毫无疑问,高中学习课业压力大,学习内容多,时间紧迫,教师课时安排紧张,但是,优秀的教师绝不是循规蹈矩的教师,绝不是按章办事的教师,故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抽出足够的时间加强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摸底考试、通过默写的方式考察学生基础原理的掌握、通过小纸条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认知和态度。总之,教师应该对学生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依据对学生基本情况的掌握进行基础知识的回顾和补充,以此打好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基础。学生扎实掌握初中所学知识才能高效进行高一化学的学习。比如,教材中有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初中化学知识中常用化学的使用以及使用方法,高中化学实验所用实验仪器基本初中就有介绍,尤其加热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此外天平的使用初中亦有介绍。高中化学很多内容是和氧气相关联,那么回顾一下氧气的性质以及氧气的制备是极为必要的。因为高中化学讲解的更微观,所以也有必要回顾一下初中化学中有关物质构成的知识点,比如原子分子的关系,原子、质子和核外电子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等等。
二、全面把握教学结构,合理划分侧重点
教师在为学生打好化学学习基础的同时也应该为学生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尤其是高一课程与高二课程乃至总复习知识点的联系。高一化学教师应该首先对高中整个化学教材结构进行全面把握,将高考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将高一化学内容与考点进行整合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侧重点的划分。高一课程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以及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但是,教师在学生课时安排上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对知识点进行侧重点的划分,对于高考考查的重点应该多安排几个课时而对于非重点则可以有所选择,当然,侧重点的分析并不是表明教师只加强高考考察内容的学习而忽略非考查内容的掌握,侧重点划分的目的是加强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引导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对学生重点知识和非重点知识的学习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在接触的时候并不容易理解,这时候任课教师可以进展的慢一些,多讲几遍。在以后关于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中一些配平技巧就要求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解得比较透彻。另外高中化学要求学生有归纳精神,学习某一种金属并不是单纯的学习一种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要求学生能够联想到某一类金属皆具备类似的性质。此外,物质的量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又是考试的基础,要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
三、教师实验演练和学生实验验证相结合
理科知识与实际运用是紧密结合的,故此其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要求比较高,同时结合理科理论知识的特点需要教师进行实验的演练。在高一化学实验操作中,某些实验由于实验室条件受限和实验内容的原因无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实验进行知识点的求证和探索,因此,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进行演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对于简单实验教师则应该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让学生在动手实际操作中进行归纳和总结。此外,走进实验室是学生摆脱枯燥理论学习的一种有效改善学习的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够间接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前面说到的一些仪器的使用,教师可以把仪器带到课堂与学生一起探讨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原因。而一些简单的实验可以由学生到实验室完成,例如粗盐的提纯验纯蒸馏和萃取;复杂的实验可由任课教师演示完成,例如浓硫酸和铜的反应、氨水的喷泉实验等。
四、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方法论是对实践的指导。在高一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高一化学在整个高中化学中的基础作用体现在学生对于化学科目学习的方法的掌握上。在高一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就学习方法进行经验上的传授。比如,化学学科需要学生进行习题的演练,在众多的习题讲解中教师应该注意做题技巧的归纳和做题思维的训练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的拓展和迁移,将所讲题目作为一个切入点帮助学生以习题为依据回归教材,回归知识点并建立知识点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此外,错题集的整理也是有效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学习方法,在错题集的整理中,学生能够不断纠正自己之前的解题思路,了解正确的答题技巧而且在以后错题集的复习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效率。在错题集的整理和复习中学生能够对自己所犯错误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有极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应不断检查学生错题集的整理情况,帮助学生养成整理错题集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一化学学习情况直接影响学生高二、高三的学习,因此,教师除了在高一阶段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从备课到课堂教学以及课后辅导等教学环节上进行不断的完善,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帮助学生学好化学学科。
【关键词】高中化学 基础阶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128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一化学学习的良好开端就决定了学生整个高中阶段化学学习成功的可能性。高一化学在学生教育阶段的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初中阶段只是掌握了化学最基本的知识,略懂一二甚至还没有深入到化学的王国中。此外,有些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不得要领,对化学抱持反感的态度,经过中考之后的长假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也遗忘的差不多。因此,在学生进入高一化学课程学习的最初阶段,教师应从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切实打好学生化学学习的基础,为高二课程的进展和高三课程总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巩固
众所周知,高楼的建设需要良好的地基基础。同样,高一化學的学习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的牢固掌握,因此,在教师开始高一化学课程学习之前需要对学生化学基础底子进行测验,了解学生初中化学掌握的基本情况。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测验?毫无疑问,高中学习课业压力大,学习内容多,时间紧迫,教师课时安排紧张,但是,优秀的教师绝不是循规蹈矩的教师,绝不是按章办事的教师,故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抽出足够的时间加强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摸底考试、通过默写的方式考察学生基础原理的掌握、通过小纸条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认知和态度。总之,教师应该对学生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依据对学生基本情况的掌握进行基础知识的回顾和补充,以此打好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基础。学生扎实掌握初中所学知识才能高效进行高一化学的学习。比如,教材中有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初中化学知识中常用化学的使用以及使用方法,高中化学实验所用实验仪器基本初中就有介绍,尤其加热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此外天平的使用初中亦有介绍。高中化学很多内容是和氧气相关联,那么回顾一下氧气的性质以及氧气的制备是极为必要的。因为高中化学讲解的更微观,所以也有必要回顾一下初中化学中有关物质构成的知识点,比如原子分子的关系,原子、质子和核外电子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等等。
二、全面把握教学结构,合理划分侧重点
教师在为学生打好化学学习基础的同时也应该为学生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尤其是高一课程与高二课程乃至总复习知识点的联系。高一化学教师应该首先对高中整个化学教材结构进行全面把握,将高考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将高一化学内容与考点进行整合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侧重点的划分。高一课程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以及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但是,教师在学生课时安排上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对知识点进行侧重点的划分,对于高考考查的重点应该多安排几个课时而对于非重点则可以有所选择,当然,侧重点的分析并不是表明教师只加强高考考察内容的学习而忽略非考查内容的掌握,侧重点划分的目的是加强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引导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对学生重点知识和非重点知识的学习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在接触的时候并不容易理解,这时候任课教师可以进展的慢一些,多讲几遍。在以后关于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中一些配平技巧就要求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解得比较透彻。另外高中化学要求学生有归纳精神,学习某一种金属并不是单纯的学习一种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要求学生能够联想到某一类金属皆具备类似的性质。此外,物质的量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又是考试的基础,要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
三、教师实验演练和学生实验验证相结合
理科知识与实际运用是紧密结合的,故此其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要求比较高,同时结合理科理论知识的特点需要教师进行实验的演练。在高一化学实验操作中,某些实验由于实验室条件受限和实验内容的原因无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实验进行知识点的求证和探索,因此,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进行演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对于简单实验教师则应该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让学生在动手实际操作中进行归纳和总结。此外,走进实验室是学生摆脱枯燥理论学习的一种有效改善学习的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够间接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前面说到的一些仪器的使用,教师可以把仪器带到课堂与学生一起探讨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原因。而一些简单的实验可以由学生到实验室完成,例如粗盐的提纯验纯蒸馏和萃取;复杂的实验可由任课教师演示完成,例如浓硫酸和铜的反应、氨水的喷泉实验等。
四、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方法论是对实践的指导。在高一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高一化学在整个高中化学中的基础作用体现在学生对于化学科目学习的方法的掌握上。在高一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就学习方法进行经验上的传授。比如,化学学科需要学生进行习题的演练,在众多的习题讲解中教师应该注意做题技巧的归纳和做题思维的训练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的拓展和迁移,将所讲题目作为一个切入点帮助学生以习题为依据回归教材,回归知识点并建立知识点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此外,错题集的整理也是有效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学习方法,在错题集的整理中,学生能够不断纠正自己之前的解题思路,了解正确的答题技巧而且在以后错题集的复习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效率。在错题集的整理和复习中学生能够对自己所犯错误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有极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应不断检查学生错题集的整理情况,帮助学生养成整理错题集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一化学学习情况直接影响学生高二、高三的学习,因此,教师除了在高一阶段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从备课到课堂教学以及课后辅导等教学环节上进行不断的完善,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帮助学生学好化学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