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s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率变化及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和2014年浦东三林地区老年人(年龄≥70岁)体检资料,包括血压、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腹部B超检查,并根据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修订版)》的标准诊断NAFLD。

结果

⑴在2012年体检的2127例老年人中,NAFLD患者584例(27.46%),男性和女性的NAFLD患病率分别为23.02%和31.02%。在22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NAFLD患病率为33.93%(男性和女性NAFLD患病率分别为26.73%和39.84%)。在2014年体检的1771例老年人中,NAFLD患者572例(32.29%),男性和女性NAFLD患病率分别为29.97%和34.19%。在18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NAFLD患病率为49.19%(男性和女性NAFLD患病率为47.56%和50.49%)。2014年总体和2型糖尿病男性和女性患者的NAFLD患病率均高于2012年时。⑵在2014年接受体检的18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非NAFLD组(94例)比较,NAFLD组(91例)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升高(P均<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是糖尿病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近年来,老年人(尤其合并糖尿病时)NAFLD的患病率显著增高。血脂异常、肥胖、高血压是糖尿病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术后行硬膜外镇痛可以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使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日期。笔者就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机制进行综述。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在ICU腹部外科术后重症患者镇静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患者6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啶组30例和咪达唑仑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达到满意镇静深度的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在目标镇静范围内的镇静时间的百分比、谵妄发生率及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测定用药前CRP及用药后48h CRP。根据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结果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过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用Lipofectamine™ 2000将pIRES2-ZsGreen1-IGFBP7质粒或pIRES2-ZsGreen1空白质粒转染进HepG2肝癌细胞,并用荧光显微镜鉴定细胞转染情况;采用MTT检测转染48h后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Lipofectamine™ 2000成功将
自从美国AHA在1966年发布第一个心肺复苏指南以来,CPR技术在全球成功抢救了成千上万的心脏骤停患者。经过50多年的发展,CPR技术已经成为抢救心脏骤停和濒死患者的基本技术之一,对急诊急救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2000年CPR和ECC指南的发布:循证医学证据和全球专家的推荐意见成为临床治疗方案的有力支撑。因此,随着研究的进展,每5年更新的指南发布成为医学界关注要点。2015年10月AHA在《循环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与常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本院儿科诊治重症肺炎伴有心衰116例患儿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8例,B组患儿采用儿科常规治疗+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A组患儿给予儿科常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儿治疗5d后,B组患儿治疗显效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65.52%(38
探讨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进展。对目前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治进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以综述形式对其进行表现。在对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过程中,目前已经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仍有诸多问题待解决。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肺转移采用放射性碘(131I)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94例DTC肺转移患者于甲状腺癌手术后接受131I治疗,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首次治疗的131I剂量为3.7~7.4GBq(100~200mCi),采用空腹1次口服法。治疗后6个月评价短期疗效。分析年龄、性别、首次131I治疗剂量、首次治疗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以及肺部转移灶特点对131I
目的深入探讨布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变化的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布氏杆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各方面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概括这些变化的特点。结果布氏杆菌病在农村的发病率以及不明原因的传播率升高较为明显,临床不规则发热增加,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结论布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具有相对的多样性,
目的探究新生儿败血症血浆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8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非败血症组(46例)和败血症组(42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静脉血浆中CF-6浓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败血症患儿外周静脉血浆CF-6浓度较非败血症组明显升高[(107.65±50.38)pg/ml vs (38.96±29.87)pg/ml],感染加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和舒芬太尼用于髋部骨折患者蛛网膜下隙阻滞前摆放体位时的镇痛效果。方法髋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股神经阻滞组(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20例。F组超声引导下0.5%罗哌卡因20ml行股神经阻滞,S组静脉给予0.15μg/kg舒芬太尼,C组不做任何处理。记录患者入室时(T0)、摆放体位前(T1)、摆放体位时(T2)的MAP、HR、SpO2,T1时改良O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