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读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ulukuai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朗读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然而毋庸讳言,长期以来,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忽视朗读的作用.导致学生的朗读能力十分有限,基础语感比较薄弱,无法理解文本所蕴涵的情感。更无法将情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由此观之,重视朗读教学迫在眉睫。那么,朗读教学又应遵循什么原则呢?
  
  一.明确朗读的不同目标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但没有目标的朗读教学活动,表面看.课堂上是读起来了,但考查其实际效果往往是读而低效.甚至是读而无效。所以,有专家指出:“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目的是朗读的第一要素和前提。教学全过程中都应有朗读训练.每一阶段的朗读训练都要有其目的。”的确,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每一阶段都需要朗读,但在各个不同的阶段.朗读教学的目的又各不相同。第一教时的朗读一般是为了学习字词,读通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第二教时的朗读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一些内在情感。第三教时的朗读主要是帮助学生品赏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并通过朗读积累语言文字,使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二、选择朗读的恰当方式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我们应恰当选择朗读的方式。一是个别朗读。课堂上教师让个别学生站起来读的机会是很多的,问题是到底请谁读,这就要从朗读的目的、朗读内容的难易程度来考虑;还要从学生的水平、个性特征来考虑。我们语文教师的朗读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有目的地用朗读来促进每一个学生语文能力和个性的发展。虽然让班上的中下等生朗读课文可能会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可能套花一些时间.但这些问题正是需要我们解决的.教师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全班学生参与矫正.全班可以因经历了这个训练的过程而得到提高。在这里花一点时间,是很值得的。二是齐声朗读。按一定的要求由全部学生齐声共同朗读课文,有利于激发兴趣,振作精神,烘托课堂气氛;有利于大面积地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三是自由朗读。它的最大优点是学生都有动口的机会,而且学生朗读时有自主权,遇到疙瘩,可以停一停、想一想,再往下读;遇到自己认为精彩的地方,再回头读读,仔细品味。此外.还有分组读、接龙读、对比读、分角色读等等,我们都要恰当地选用。
  
  三、注重朗读的方法指导
  
  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一气灌到底,同时还要注重范读。示范朗读可以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还可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提高阅读水平。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尴尬的场面: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了朗读的技能后,要求学生站起来读,而学生却毫无反应。尽管教师再三鼓励、动员,举手的人还是寥寥无几。课堂教学中的这种强烈的反差现象,引起了我的深思:到底他们为什么不敢读?实际上。我应该把朗读技能的讲解改为范读,一篇新的课文到底该怎么读,不该怎么读。教师一示范.学生再学着读,畏难情绪就打消了。纷纷举起了手,要求像教师那样尝试尝试。从这个试验看,教师范读的作用完全可以借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胜于言教”这两句格言来形容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注重多读多练,寓讲于读。“技能的形成靠反复练习。”我们语文上的朗读教学。必须坚持多读多练的原则。课堂教学时间是个常数,多读多练,时间从哪里来?从精讲中来。固然讲解是朗读的基础,朗读又是促进加深理解的一种必要的过程有效手段。字词句等方面的语文知识、课文中承载着的那些内容。以至朗读方面的一些知识,需要讲解的还要讲解,但这种讲解必须与朗读结合起来。
  
  四、强调朗读的思维辅助
  
  “读课文.要注意提高朗读的功效。要调动所有感官的功能,做到:眼看、口诵、耳听、手记、心想。”眼看,把字(包括标点符号)、词、句看清看准;口诵,把握好语气、语调,做到声情并茂;耳听,听听是否有错读、漏读或添字、换字的现象,听听语气语调是否与原文相一致。词句之间的间歇与停顿时间是否适中;手记,画出生字生词,通过查字典、词典解决.圈出点题的句子、概括性强的句子、过渡性句子、寓意深邃的句子和疑难的句子,细细琢磨,慢慢体会;心想,即要思考其蕴涵的深意。考虑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我们在朗读教学中应注意一点,就是朗读尤其离不开思考.否则,朗读将是盲目的、毫无意义的。我们要遵循“读思结合”的原则,改变当今某些课堂中学生动手、动口不动脑的现象。由此。我们不妨变换一种教法:请你读一读你认最传神、最精彩的一段话。并说说你的理由。这样就迫使学生在朗读中发挥了思维的作用。
  当然,教无定规。朗读教学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师的修养、素质等方面的因素而灵活施行。但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必须明确:朗读教学的训练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每学年、每学期、每篇课文,以至于每个课时都要进行.它绝不是什么“突击任务”“权宜之计”。惟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落在实处。
其他文献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现实馆藏及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形成虚拟馆藏,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图书馆的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
随着煤矿现代化的发展,国家对矿山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建设本质安全性矿山已成为煤矿生产建设的核心。然而目前矿山企业的现状是矿山技术人员匮乏、工人技术素质极低、设备科技含量低,这极大地制约了矿山企业的发展。文章对变频调速技术在矿山绞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差不多有三年没见到大幸师太了。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圣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这是人们赞誉崆峒山雄奇景观的诗句。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用全新的教育觇念设计、组织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个别案例令我感受很深。  案例1:某校科技小组的学生在3名老师带领下,准备前往国家森林公园考察,采集标本,当地有甲、乙两家旅行社,其定价都一样.但表示对师生都有优惠。甲旅行社表示带队老师免费,学生按8折收费;乙旅行社表示师生一律按7折收费。经核算,甲、乙两家旅行社的实际收费正好相同,问该科技小组共有多少学生?  师:老师人
从人才的获取和配置、人员激励、员工培训等方面阐述了现代企业的人才管理。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在新课程理念下。当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过程相冲突的时候,教师该如何取舍呢?就笔者的亲身体验,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案例]那是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鱼我所欲》这一课时,在疏通完字词教学后,围绕着“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进行讨论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插曲:  师:“孟子指出,‘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
公路工程已经成为一种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建设工程,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当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公路施工质量是否达到了安全标准是影响公路寿命的重要标准,同是也是影响
英语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一种教师指导下的和“个体学习”相对应的教学
通过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管理办法及内部控制等分析,提出了企业的收账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