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iu5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针当前中职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从实际出发对如何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有效性 问题 原因 方法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和生源总量的不断减少,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生源
  的减少和生源质量的下降,加之中职学校英语课时较少,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WTO对我国经济影响的进一步扩大,英语作为一种世界上应用得最广的语言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面对现实,利用有限的课时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呢?
  
  二 有效性的含义
  
  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那么发展指什么?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发展观?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目标,任一维度的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质服务,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总之,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乏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有所侧重。就教学而言,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静态、凝固、共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动态、流动、个性)。
  
  三 问题存在的原因
  
  “有效性教学”的基本含义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在实施教学层面上
  则指向为根据实情统整教学内容,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根据学情确定讲练安排,根据进程及时调节教学等。所以要想探索提高中职英语课堂的有效性的方法,首先应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策略,解决问题。
  根据调查资料表明,只有少部分中职生在初中时主动地学习英语,而大部分中职生在初中时对待英语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自信、不够勤奋和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语言知识贫乏、运用语言的能力较差也是中职生的英语学习的障碍。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以后,学生对英语学习又呈现出不同的类型:1,随着学习内容和难度的加深,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衰减,甚至对英语持放弃的态度。2,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与周围同学相比有一种自我满足感,不再要求进步,缺乏目标,没有了前进的动力。3,学生觉得在课堂上学习的英语知识实用性较差,对生活和未来工作影响较小,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4,学生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并且付出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学习效果不明显。这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三维目标,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四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则和方法
  
  (一)提高英语课堂有效性原则
  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原则:
  1 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 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
  3 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即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
  
  (二)提高英语课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任何教育都应该是渗透爱的教育。师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师生把这种师生情带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使课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学生。努力创设一个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充分尊重自己的学生,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声真诚而又自然的问候,会消除学生英语学习的紧张心理,唤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 从实际出发,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专业,把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为学生所学的专业服务。教学设计要体现实用性的特点,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与学生生活、专业联系紧密的小任务,要求学生分组合作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策略方法,通过协商、交流与合作制作个人名片、个人简历、设计生日宴会、组建俱乐部,公交的学生练习如何用英语报站名,园林花卉的学生学习如何卖花,饭店服务的学生学习如何用英语接打电话等。通过任务练习,学生不仅可以综合运用单元教学,感受英语在现实生活和未来职场中的应用,同时也可以发展认知水平,培养合作意识,增强策略能力。
  3 采用分层教学,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分类排队,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针对每个层次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分层教学与传统的“快慢班”不同,其特点是“分层不分班”。所谓“分层”是教与学的分层,“不分班”是指学生上课所在的班级不变。分层教学中的学生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的波动随时做适当的调整,学生也可以根据考试和整个学习情况对分层做出新的选择。分层教学,不仅是学生分层,而且教师的教学目标、训练方式和评价体系也要分层。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信心,而且培养了不同层次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4 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有效性的保障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包含终结性评价。而且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形成评价是指通过观察、活动记录、测验、问卷调查和咨询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持续性的评价。它是伴随着学习过程持续进行的。包含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家长评价等。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实践证明要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同时要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并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进行正确的引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从而才能不断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黄远振
  2 《有效教学》崔允漷
  3 《英语学习策略》程晓堂、郑敏
  4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尹世寅
  5 《高中英语新课程高效创新教学法》郭跃进
  6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黎奇
其他文献
一、哲学与儿童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雅斯贝尔斯认为“哲学的本质并不在于对真理的掌握,而在于对真理的探求……哲学就意味着追求,对于哲学来说,问题比答案更为重要,并且每个答案本身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可见,哲学是一个体现自由追问、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精神的思想活动。  自从卢梭“发现儿童”以来,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个体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和重视。儿童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儿童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就要求
[摘 要]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到作文难,没意思,不好写,不会写。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作文水平总是提不高。尤其当今教育发展的新潮流,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如何写作文,师生往往是望而生畏。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坚定的走出当前作文的误区,寻找一条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  [关键词]教育;作文;学生;教学;老师    中考作文的命题体现了“写作离不开生活
摘要 数学要为生活服务,教学中,要充分的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和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把数学知识转化为能力。  关键词 数学 应用 能力 培养    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益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如何把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    一 理论联系实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同时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受时间等限制,因而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一、指导学生有效自主预习。  叶圣陶先生说:“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
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化学审美化教学是指在教学审美化思想、原理指导下,运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环境下的理论、技术优势,使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使用、评价和管理得以审美转化,形成高度和谐统一的审美化的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减轻学习负担,获得身心愉悦,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一、构建本模式的理论依据及模式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电化教学成为现代教学中的热点。它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象、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利用文字、实物、图片、动画、声音等多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其特点是直观、生动、形象。作为一名当代化学教师如果能够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与传统教学方法合理结合,让多媒体教学走进化学课堂,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极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的孩子,数学素质就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人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一、以“爱”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
【摘 要】反思是主体自觉地对自身活动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调节的过程,是辨证思维的一种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对解题过程,学习状态进行及时反思,培养其反思能力。注重课堂学习,忽视课后反思,忽视学习过程。结果和方法,只要完成学习任务,照套他人经验。不能凝炼成未来或其他情景下提供指导的方法。因此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目标反思、内容反思、过程及课后反思,总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培养语文能力,這是语文老师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九年义务教育的这套初中语文教材,有不少老师认为难教,教时不够用,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使学生很少有读、写、思和讲的训练机会。正如教育专家钱梦龙说的:“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所以,寻求适应这套教材特点的教法,向课堂要质量,是我始终较为重视的一个问题。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