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节律点传出阻滞心电图4例分析

来源 :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lshh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1 患者女性,55岁。临床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导联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仅有4个窦性P波,P—P短间期为0.94s,是窦性固有周期,P—P长间期(P2—P3间期)为5.64s,恰为窦性固有周期的6倍,说明有5次窦性激动在窦房交接区连续受阻,构成高度窦房传导阻滞,并诱发房室交接区近端(U)逸搏(NE)心律,逸搏间期和逸搏周期皆为1.48s,第3个逸搏周期突然延长到1.76s,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EASI12导联心电监测系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CCU病房的530例(EASI12导联监测系统监测205例、传统单导联监测系统监测325例)患者持续心电监测24~72h,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比较
浙江台州椒江第五中学318000    摘要:本文通过几个例子阐述了直觉思维的重要性,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直觉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关键词:直觉思维;直觉判断;创新意识;审美直觉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温和、宽松的环境与快乐、兴奋的情绪,对促进思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面对复杂的问题情境,直觉思维往往表现为对数量关系的敏感,部分学生凭着以往的经验,审题之后即能预感到问题应该从何处下手,循
摘要: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不仅体现在研究性课题的学习,还应体现在数学课堂的全过程,课本的例题和习题的结论,反映了相关的数学理論的本质属性,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思想精髓,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生长点,教学中对习题的结论和解法进行引申、推广,是课堂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本文就一道竞赛习题和学生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探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解法探究;创新意识;三角换元;配方
房性期前收缩(PAC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由触发机制所致,由于PACs通常无严重的临床后果,且常有多个起源点而给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带来困难。但近年来随着消融技术的发
房性激动(房性期前收缩、短阵性或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扑动或颤动)与窦性搏动属同腔l生搏动,前者很容易侵人窦房结,不仅使后者节律重整,还可抑制其自律性。根据房性异
例1患者男性.80岁,因“反复胸闷、头晕、乏力5年”入院。入院常规心电图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交接区逸搏心律,心率40次/min。入院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交接区逸搏
近年来已有很多研究表明,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与炎症有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间接反应局部炎症程度,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精确性,被认为是炎性标志物之一。心房颤动引起体循
面对融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传播所造成的冲击,本文围绕如何提升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进行了探究,指出电视新闻应立足于自身优势资源,深化改革与转型发展,加快电视新闻节目与新媒
对多数的企业来说,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工艺设备的更新,其信息网络管理中都需要将大量的历史数据更新。但是,他们的数据可能以各种格式保存并分布在不同的位置。数据转换服务(DTS)就
最近,由美国心脏病学院(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律学会(HRS)共同制定的2011版心房颤动治疗指南的最新更新分别在Circulation和JACC等顶尖杂志上发表.与之前制定的2001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