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ker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的小班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慕课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小班化教学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 慕课;互动学习;信息技术;连结主义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课堂教学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然满足不了现行的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态势。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与知识的共享不再是神话,时间和空间的隔阂,都无法再成为阻止学习者去学习的原因。终身学习将变得越来越容易和便捷,爱学习和会学习的人将能更好地进行自我培训。有了慕课,随时都是学习的好时候。传统的小班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慕课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小班化教学的有效补充。
  (一)什么是“慕课”
  慕课(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在线课程。即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从2012年开始迅速在全球流行,它把学校中的课堂,转化成更碎片化、更适合在线学习的形式,移植到了互联网环境中。凭借优质教学内容、顶尖师资力量和先进教学模式,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供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它发展于过去的那种单一的资源发布、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开发模式。
  (二)慕课的特点
  (1)开放性:课程对学习者而言是完全开放的,学习者参与学习的自由度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2)共享性: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课程学习,也就具有了课程的共享性。课程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笔记、作业等资源随时可以用来分享,真正体现了网络学习的优势。
  (3)层次性:优秀的慕课学习网站,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提供了各阶段性的学习内容,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自由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发展需求。
  (4)大规模性: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是指那些由参与者发布的课程,只有当这些课程是大型的或者叫大规模的,它才是典型的MOOC。
  (5)互动合作性:学习者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学习团队”,共同参与课程的学习,对课程学习的研究,作业的讨论均通过网络互动的形式进行,体现了团队协作的学习理念。
  (三)慕课的教学设计方式
  因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有为数众多的学习者,以及可能有相当高的学生——教师比例,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需要能促进大量回应和互动的教学设计。以下是两个基本的设计方式:
  1、运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网路来处理大众的互动和回应,像是同行评审、小组合作等。
  2、使用客观、自动化的线上评量系统,像是随堂测验、测试等等。
  (四)慕课的“连结主义”式的教学设计原则
  “连结主义”的教学设计,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理念。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开放性、灵活性、互动性、协作性、分层性、可持续性。连结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互动学习模式。
  1、集结:连结主义式的MOOC让大量的资料能在线上不同网站传播,然后再将各种资讯集结成通讯报导或网页的形式,以方便让参与者读取。这和传统课程相反,因为传统课程的内容是事先准备好的。
  2、混编:连结课程内的教材或其他相关内容。
  3、重新制定目标:重新编排教学内容以配合不同学习者的学习目标。
  4、回馈:与其他学习者或全世界分享依不同学习目标编排的教学内容和想法。
  (五)慕课的发展基础与运用前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是课堂教学的大趋势,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课程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长期而固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个性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慕课的出现,正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打破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限制,真正实现了多元化的教学理念。目前,慕课在我国还处在发展初期,以高校为主体,主流慕课网站的课程也以高校的课程为主。中小学的日常教学资源的储备与共享还相对滞后,中小学的相关慕课资源也较少,慕课进入中小学还存在很大困难。
  参考文献
  [1]周文华,郗芊蕊.国际化视野下的MOOC发展现状与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4(13)
  [2]杨振涛,李玉顺,卿竹君,桑宇霞.我国学习者对MOOC认同感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1)
  [3]焦建利.给慕课学习者的10个建议[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2)
  [4]焦建利.MOOC: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教育网络.2013(0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中学维吾尔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如何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提高中学维吾尔语语文教学效率谈几点感受。  一、运用多媒体,化难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一、努力营造一个听英语的语言环境  良好的语言环境使人无师自通。人们可以在充分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大量接触使用语言,自然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这种语言。听力的培养主要靠后天的努力,中国学生多半时间输入的信息仍是母语,学英语难就难在没有学英语的环境。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为
期刊
【摘 要】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文中,笔者从教师批改作业的现状和学生对作业批改的看法透视了对作业评价的思考,并做了以下努力和尝试。(一)批语评价,激活创新意识;(二)符号评价,培养乐学情感;(三)延迟评价,激发学习动力;(四)协商评价,维护学生自尊。只有这样,真正使评价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评价;调控;激励;诊断  【中
期刊
【摘 要】 对自制力较弱,依赖性较强的小学生,教师要以生为本,落实生本课堂;通过创设情境,营造生趣的课堂;以疑激思,让课堂充满生机。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逐步引导孩子走上自主语文的学习之路。  【关键词】 生本;生趣;生机  【中图分类号】G6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新课程改革以来,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
期刊
随着区块链技术已经应用到金融、教育、能源等众多领域,区块链的基础理论研究也不容忽视。为了提高区块链系统的性能,本文基于连续时间闸门服务排队理论建模区块链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性能评估和系统优化。
  首先,针对批量验证的轻负载区块链系统,建立带有批量服务的闸门休假排队模型。该模型考虑到一个区块中包含的交易同时得到验证的情况。利用嵌入马尔克夫链方法和再生循环法,得到交易平均确认时间的表达式。基于收益-支出结构,构建收益函数,研究交易的纳什均衡行为和社会最优行为。面向交易制定合理的收费方案,进而达到区块链
作为数字货币的底层支撑技术,区块链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区块链的应用因其去中心化、分布式、透明性等特性呈现爆炸性增长。然而,区块链理论基础尚未成熟。区块链的研究仍然是一个开放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性能分析和研究。本文立足于区块链系统的运行流程,基于连续时间限量批服务对区块链进行建模,研究区块链的性能及优化问题。
  首先,针对重负载区块链系统,将区块的生成过程视为休假过程,区块的验证与链接过程视为服务过程,在连续时间领域,建立一种融合批量服务与限量服务的非空竭排队模型。运用再生循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Web应用越来越普及并极大的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但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峻的Web安全问题,当下危险等级较高的一类Web安全问题是XSS攻击,这类攻击多以获取用户信息为目标,危害十分广泛。防御XSS攻击的最根本、最关键的手段是由开发人员检测出并及时修复应用程序中的XSS漏洞,但目前还没有一个面向开发人员的、专门针对XSS漏洞的检测方法。本课题立足于为开发人员服务的应用场景,建立了专门的XSS漏洞检测模型,对于帮助开发人员检测出自己开发的Web应用中的XSS漏洞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随着高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新型蛋白质,随即而来的挑战就是利用高速高效的计算方法对未知新型蛋白质进行功能预测,对蛋白质功能预测方法的研究对解释特定蛋白质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传统的酶功能预测方法实验成本高,特征信息表达有限,因此高效的计算模型和全面的酶特征表示对酶功能的预测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新型酶数量的指数型增长,数据中隐含了大量的特征以及关联,由于可视化技术在数据分析方面的独特优势,因此利用图形化方法对酶以及预测结果数据进行可视化可以清晰地展现数据特征、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极大地促进了用户个人信息(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的指数增长。用户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参与社交活动,分析用户信任的交互数据,能够为用户进行个性化信任推荐。本文针对信任推荐算法研究中存在的数据稀疏、冷启动、信息挖掘不充分问题,融合潜在因子和时间因子两种信任影响因素,明确定义了信任经验和信任程度概念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本文首先分析了信任推荐算法的研究现状。针对数据稀疏和冷启动问题引起的推荐精度较低问题,本文基于LFM(Latent Factor
【中图分类号】G63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