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_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精神,本文通过化学实验,化学故事,多种媒体等创设化学情境,望起抛砖引玉之功效。
  【关键词】教学情境;化学实验;化学故事;多媒体
  我国著名教育家朱绍禹先生曾经指出:“教师的基本作用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这既要靠教师的知识经验,还要靠他们的艺术和品格;而表明良好的学习情境的标志是使学生有广泛的思考自由”。
  下面浅谈我在化学教学中是如何创设教学情境的几点做法:
  一、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
  常言道:“好戏看开头”。每当要上一节新的内容,如何开好头,这是我教学以来非常重视的的问题,它是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语,是我们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曲的前奏。如:在第一节化学课时适当补充两个有趣的实验:其一、魔棒点灯——用蘸有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灯的灯心就可以点燃酒精灯。其二、用无色酚酞浸过的蝴蝶状滤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滤纸上很快就会出现一只红色蝴蝶,再将滤纸放在浓盐酸瓶口上方时,蝴蝶又渐渐褪色。这样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又如:在CO2的实验制法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三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用实验加以探究: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以下三组物质:a、大理石和稀盐酸;b、大理石和稀硫酸;c、纯碱与稀盐酸。从以上三组实验结果,你认为哪一组最适合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清楚的知道大理石和稀盐酸能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反应速率适中;大理石和稀硫酸刚开始反应但马上反应停止,很显然不适合;纯碱和稀盐酸也能反应,但显然反应速度过快。通过这组对比实验,学生对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仪器的选择,装置的搭配等问题,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发给每组同学不同的仪器,学生组合出了十多种不同的制取CO2的实验装置,并让每组同学介绍装置的优缺点,教师适当加以点拨,最后让学生归纳做实验的思路与方法。
  二、利用化学故事,创设生动情境
  许多中学生热衷于听故事,许多化学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故事容易吸引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用化学故事创设情境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石灰石的利用第一课时《碳酸盐的检验》时,可以通过一个故事《珍珠到哪里去了》公元前48年埃及艳后,她在罗马统帅恺撒的帮助下,阴谋夺取王位,将价值连城的王冠戴在自己的头上。王冠上镶有的一颗珍珠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珍珠,名叫“埃及的眼泪”。夺位之事,引起王妹的不满,王妹时刻想报复。机会来了,公元前44年,恺撒被人刺死,其部下安东尼举兵进攻埃及,艳后无法抵抗安东尼的进攻,准备投降并送以“埃及的眼泪”讨好安东尼。欢迎安东尼的宴会开始前,一个侍女忽然报告说,王妹的女佣把“埃及的眼泪”吞到了肚里去了。女王想杀了女佣取出珍珠,王妹想出一个馊主意让女佣喝醋,把珍珠泻下来。但始终没有见珍珠泻下来。珍珠到哪里去了呢?学了本节课我们将能回答这一问题。教师介绍珍珠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接下来模拟当时的实验,探究珍珠的成分。
   实验探究:珍珠的成分
  [提出问题]珍珠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我们怎样证明?仪器需要哪些?
  [回答]用盐酸和澄清石灰水,两支试管、单孔橡皮塞及导管、铁架台。
  [教师演示]实物投影
  现象:珍珠表面有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珍珠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王妹为什么要给佣人灌醋酸呢?
  [教师演示]:用浓醋酸与珍珠反应
  现象:珍珠表面有气泡
  [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自告奋勇解释为什么珍珠不见了?
  [学生]:珍珠既与胃中的盐酸也与醋酸反应,所以不见了。
  [教师]:谢谢你,为埃及艳后普及了化学知识。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就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哲理。
  三、运用多种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运用多种媒体是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重要手段。
  如运用录像或网络资源讲述、介绍教材内容,使学生具有亲临其境的感觉。例如:①学习第一章部分,我先放映《开启化学之门》的录像给学生看,然后,引导其讨论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为什么?化学研究些什么?②学习“自然界中的水”一节,我预先让学生上网查有关水的资料。课堂上放录像给学生看,带领学生“参观”自来水工厂,了解工厂的生产过程。游览码头、港口,了解航运。让学生讨论工业“三废”,农业的农药、化肥,城市生活污水对水的污染。然后让学生讨论有关水的分布、用途、污染及防治。学生讨论的兴趣很浓。③学习“化石燃料的利用”这一节时,可把煤的干馏及煤的综合利用通过图片和录像向学生展示。
  又如制作动画课件,模拟处理一些教学难点,创设眼见为实的情境。①在“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节中,如何更直观、更具体的表现分子和原子及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如何讲述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知识,这些是学生认识的难点,也是教师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但在计算机上将原子形象化为一个具体的球体,通过动画演示球体内部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及原子核内部的更小微观结构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②奇怪的“死狗洞”与二氧化碳情境:在法国阿尔卑斯山下有个山洞。有一天,三个探险者带着几条狗进洞探险,走着走着,几条狗便瘫倒在地,四肢抽搐,相继死去,可奇怪的是人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开,许多好奇者蜂拥而来,屡次试验结果都相同。为此,人们称之为“魔洞”,认为洞内有一“妖魔鬼怪”专门杀狗,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受到上帝的保佑,他不敢轻举妄动。难道真的有这么离奇古怪的事情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讨论今天的学习内容——二氧化碳。通过教师对这一探险故事的播放及富有感染的讲解,顿时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迫切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求知欲大大提高。
  创设教学情境有方法,但无定法,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敢于摸索,创设精巧别致的教学情境,采取精练的语言、有趣的实验、生动的媒体及绝妙“小故事”探本溯源,才能使课堂教学实践新课标涌现更多精彩瞬间。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方法,体验情感。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2002年6月
  [2]吴俊明.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程改革.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蔡冬燕.初中化学教学情境探析.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3)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追求高效课堂要落实好导入、探求、点拨、评价、练习五个关键环节,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合作;探究;质疑  高效课堂即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一定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深刻感受到落实好课堂教学“五环节”,是创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下面谈谈本人的肤浅认识:  一、
目的:探讨严重脑损伤病人实施早期胃肠营养合理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41例)采用了早期(伤后48h)持续滴注的鼻饲肠内营养方法,胃肠营养量以总量1/4,每天以1/4量递增,不足部分静列)按传统方法
搜集、筛选了中国知网2011—2013年职教集团专题文献,提取的信息包括论文作者信息、期刊信息、主题、基金项目等,并分类、加工、统计、分析。对提取热点主题内容进行深加工、
在全库盘大面积土工膜防渗体施工中,针对具体的地质条件、施工环境及土工膜铺设工艺,结合新疆胜利水库库盘防渗工程一期施工中行走式滚筒筛分机组在土工膜防渗体施工过程中的经
目的;了解静脉输注脂肪乳剂是否会增加机体的脂质过氧化和改变机体血浆维生素E浓度,脂肪乳剂所致的脂质过氧化是否会造成机体组织细胞的DNA损害。方法;22例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两个阶段
“就在一年前,ZigBee联盟里中国力量的占比约为3%。目前,这一数字已经大于10%。数字上的巨大变化,背后所折射出的其实是中国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极大关注。”从ZigBee联盟主席鲍勃&
2008年5月8日,从中国三峡总公司获悉,过去5年,三峡水电站累计发电2200多亿kW.h,加之水库蓄水后通航能耗降低、货运量增加,相当于节约9000万t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亿t,三峡工程节能减
【摘 要】 高中化学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不可缺少的一门课,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当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科学发展,帮助学生掌握为适应将来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方法,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使他们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要达到以上目标,需要高中化学教师采取有效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摘 要】 新课程改革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课堂的活力,以此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互动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旨在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关键词】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策略  一、引言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与限制,导致教师从主观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这就导致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成为教师个人的独角戏,
随着微量元素与健康关系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关微量元素与孕妇营养状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预防孕妇营养缺乏,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我们对部分孕妇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