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保健关系老人健康等

来源 :健康长寿指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bi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意清洁:老年人要经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卫生,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尤其是皮肤皱褶处,如颈下、腋下、乳房下、大腿根部和会阴部等。保持皮肤清洁卫生最好的方法是沐浴,但也不要过勤,一般一周l-2次即可。洗澡时不要用过多的肥皂,洗澡后涂点润肤露。
  注意保暖:老年人皮肤微血管的收缩、舒张功能减弱,因此对冷热的耐受力较差,不那么敏锐,冬天老年人怕冷,应适时地添加衣服,尤其注意手脚四肢的保暖;足部要保持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泡脚,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也可让老人对自己的手脚趾掌、面部等进行揉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高龄者最适宜的温度为24-27℃,同时,要尽量避免裸露皮肤长时间地被风吹日晒。
  注意营养:注意饮食合理均衡,营养丰富,荤素搭配。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尽量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少喝浓茶,戒烟、戒酒。适量服用一些维生素A、维生素E,可以延缓细胞衰老的速度,提高新陈代谢的能力。
  注意舒适:选择纯棉、麻、丝织品等透气性能良好,吸湿性能好,柔软的内衣、内裤,并勤换洗,因宽松柔软的内衣会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防止损伤:夏季避免烈日暴晒,由于老年人对高温的承受能力较差,故60岁以上老人易患日射病。外出应涂防晒霜、打遮阳伞,尽量避免暴露皮肤,这样不仅减少晒伤,还可预防皮肤癌。皮肤有一定的抵抗微生物入侵的功能,一旦有破损,常引起感染。因此,如果有小破口或患毛囊炎、疖肿等,应当及早用消炎药物。患有手癣、足癣者很容易再继发细菌性感染,应当尽早治好。长期卧床者,为减轻局部受压,应当勤翻身、擦洗、按摩和保持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不受阻碍,尤其要注意腰臀部及骨隆突处,防止褥疮。
  防干裂:皮肤洗净后,可少量涂些油脂,如香脂、蜂蜜水(蜂蜜一份加水二份调匀)或30%甘油等。如果手脚皮肤裂口,可用胶布贴患处,或洗净后敷以10%硼酸软膏或10%氧化锌软膏,用纱布包扎,每天换药一次,可止痛收口。手掌、脚掌皮肤普遍增厚干裂者,可将尿素冷霜外用,效果较好。(齐欣平)
  
  看病就医如何省钱
  在医疗费用、药价高居不下的今天,就医时需要合理支出,合理规划,看病如何省钱?其实注意以下几点常识便可省出不少钱来。
  一、去医院看医生衣着朴素别露富
  患者的着装跟药费有着些许的关联。现在,用于治疗同一种病的药很多,有的价格便宜,有的又价格不菲。医生会对衣着名牌服装的患者开价格高的药,会对衣着朴的患者开价格低的药。其实高价药和普通药的品质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所以看病着装朴素点,或许会节省出不少的医药费。向医生说明自己经济状况不好,也是少开贵药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去药房认准通用名可省半价
  医院药房与外面药店,同样一种药品的价格相差悬殊。患者拿着医院的处方单自己去药店购药,可以省出不少钱。2007年5月1日起,卫生部颁布处方管理新规,要求医生在为患者开处方时,必须使用药品通用名。所谓通用名就是药品的主要成分。药品的“商标名称”纵有百种不同,只要通用名相同,其实质性功能就是差不多的。
  三、普通疾病尽量不挂专家号
  前来看病的患者,几乎都想找专家看病,似乎这样心里才踏实。但专家门诊光挂号费就从几元到数十元不等,远远高出普通门诊,无形之中加大了病患者的看病开支。特别是一些任何医生都能够诊治的常见病,如果也挂上一个专家号,无疑是一种浪费。而且一些专家号还不是每天都有,如果一心要看专家,没准还会耽误了疾病的及时诊治。
  四、病历切莫常换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习惯,那就是看病不喜欢带病历,每次都是图省事花几角钱再买上一本病历看病,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老病历上往往记载着你以前的病史和一些重要的检测结果,这些资料是医生诊治的重要参考。如果没有这些资料,患者又说不出个所以然,许多本可以免去的检查就要从头开始,这同样会加大看病的开支。因此,为了使病情得到顺利准确的诊断、免掉不必要的开支,看病请带上老病历。(查克凡)
其他文献
第一种:聪明人,投资健康,健康增值,一百二十;  第二种:明白人,储蓄健康,健康保值,平安九十;  第三种:普通人,淡视健康,健康贬值,带病活到七十、八十;  第四种:糊涂人,透支健康,提前死亡,生命浓缩,五十、六十;  四种态度,四种结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期刊
老年肥胖的运动与年轻人不同,老年肥胖者年龄大,且多伴有冠心病、高血脂、脂肪肝等,加之体态肥胖,行动迟缓,以及运动瘦身心情急切,运动不当还会发生意外。  老年肥胖者的运动,首先由医生做详细的体格检查,了解有无重要疾病,并征求医生的意见。如体质一向较好,也可做一些自我检查,如连续下蹲10-20次,或原地跑步15秒,看是否有气促、胸部不适等症状,没有则可开始锻炼。  老年肥胖者运动时不能逞强,老年人肌肉
期刊
俗话说:“多下蹲,强心力”。下蹲也许是一种不雅观的姿势,但专家认为,现代人在摒弃蹲的同时,也摒弃了健康。  不少老年人因坐着思考问题时间长了一点,站起身来就会头晕、眼前发黑,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暂时性昏厥。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力弱、平时缺乏锻炼是其主要原因。而下蹲运动能增强心脏活力。  下蹲时,身体两个最大的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折叠到最大程度,各关节几乎不承受身体重量,躯干部肌肉却能得到很好的
期刊
气功虽好6种人不适合  气功虽然是身心锻炼的好方法,但实践中常常会有少数人在练功过程中出现偏差。除了练功方法不当外,还与练功者在练功前的心理素质、个性缺陷等因素有关。也就是说,有的人本身不宜练气功。   1.个性素质有缺陷者:过分关心自己健康、敏感多疑、性格孤僻、容易激动者,平时性格内向、做事小心谨慎者,或固守己见、爱钻牛角尖的人,都容易接受暗示和自我暗示,这类人练功易出现偏差。  2.对练功朝三
期刊
老年人运动要偷点懒  退休后的生活应该是休闲的,也是可以偷懒的。休闲健身运动和提倡挑战自我的竞技运动不同,目的是强身健体,运动量只要达到最大运动量的60%就行。而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更加注意不要运动过量,适当地偷懒能够保护身体健康。  就拿打门球来说,大家轮换着打,没轮到的可以坐着歇一会,甚至还可以在球场边摆上桌椅,泡上热茶,边喝边打。这和高尔夫一样,挥杆时是无氧运动,消耗能量;走动时是有氧
期刊
中年男人的健身技巧  中年男人别忙得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如何让“将军肚”消失?怎样保持健康强壮的身体?怎样锻炼?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体能测试不可少  从30岁开始,人体各项生理机能慢慢衰退,人体基础新陈代谢率过了30岁以后,每年平均降低1%-2%。例如一个原本新陈代谢率2800卡路里的男性,过了35岁后,其新陈代谢率大约减少140-280卡路里。如果他维持相同的活动量,每天大概需要少吃半碗饭,才能
期刊
老年人吃菜 忌讳煮得太烂  缺什么要补什么,比如老人容易缺钙,就该多喝奶,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缺维生素D影响钙吸收了,除多晒太阳,可能还要适当吃点鱼肝油。不过,也有些营养素的缺乏,仅从改变烹调方式上就能“找”回来,就像维生素B12。  有统计显示,在发达国家,社区老年人维生素B12缺乏的患病率为12%;住院老人患病率则高达30%-40%。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中国药膳研究会科普作家单守庆提醒,老人吃菜
期刊
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的严重致盲性眼病,多为两眼发病。确诊后先用药物治疗,视病情发展再考虑手术疗法。老年人,尤其是50-70岁女性多为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时来势汹猛,若处理不当,24小时内即可失明,凡确诊者,首选药物降压,眼压稳定、充血消退后,应按照医生意见毫不犹豫地择期手术,莫失治疗时机。再配以食疗,营养神经,保护视力。  食疗  ①蜂蜜100毫升,加温开水少许,1次服用,
期刊
桑叶泡茶降血糖  自古以来,中医就将桑叶作为治疗消渴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的中药应用于临床。近代医家也常将桑叶配伍于中药复方中应用于临床,且每多获效。  一些药理研究证明,桑叶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作用,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各国研究人员对桑叶的组成、功能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桑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延缓衰老等多种保
期刊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在伤心、生气、紧张或者生病的时候都不想吃东西,感觉不到一点饿,这是一种病理反应,因为这个时候,人的脾胃功能很弱,胃气消耗也往往比平时更大。越不吃,脾胃更没有东西可以运化成气血,身体就会更受损,这时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开胃,让人产生饥饿感。有了饥饿感,就说明肠胃已开始恢复了正常功能。  很多上班族没有饥饿感,他们早饭一般不吃,中午12点吃午饭,晚上要么在家里要么去餐馆跟朋友同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