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的表达与肺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701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肺组织中观察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其受体TβRⅠ和TβRⅡ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在纤维化病变明显的区域尤为突出,定量分析显示其与肺组织的羟脯氨酸水平呈直线相关,提示TGF-β1启动的TβRⅠ和TβRⅡ的信号传导可能在肺纤维化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目前有关TGF-β及其受体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的表达状况及其作用罕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TGF-β1、TβRⅠ、TβRⅡ在IIP患者肺组织的表达水平与分布特点,分析其与肺胶原沉积和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TGF-β1,尤其是TβRⅠ、TβRⅡ在人类肺纤维化形成中的可能作用.

其他文献
9.宿儒硕医张璐rn张璐,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明末清初长洲县(民国后并人吴县,今属苏州市.下同)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卒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1698年12月17日
近来的研究表明,多种癌细胞中间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水平下降,Cx43基因表现出肿瘤抑制基因的特点[1].DNA含量测定是通过反映肿瘤细胞核酸代谢状况了解其生长增殖活性的一项新方法,为临床判断肿瘤的演进状态和恶性程度提供了客观的依据[2].本研究旨在探讨Cx43表达水平和DNA含量测定在评估肺癌恶性程度和预测患者临床预后等方面的意义.
当今社会处于Internet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机器翻译来消除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字沟通障碍。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规则和语料的英藏机器翻译系统的设计模型,概括
为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关系及其感染情况,我们采用微量免疫荧光(MIF)试验对临床标本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进行肿瘤细胞的检测,被认为是目前判断恶性肿瘤微转移的最有效方法[1].恶性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是恶性肿瘤转移累及胸膜腔.细胞角蛋白19(CK19)是检测肿瘤微转移应用较多的基因指标.我们采用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胸液中CK19 mRNA的表达,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胸液CK19蛋白以诊断胸腔积液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