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所寄 水墨清音

来源 :鉴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顺智,北京人。88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
  中国美协会员。作品先后被中央美院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美术机构和私人收藏。先后出版《戴顺智画集》、《戴顺智线描集》、《线描造型艺术》、《戴顺智小品画集》、《戴顺智肖像作品集》、《戴顺智水墨画集》
  


  
  小品画最初是画家锻炼笔墨技巧每日必修的功课,它随意、自由,是传统文人为摆脱世俗生活的压抑而抒发心性和精神寄托的方式,它无论在题材还是在形式上,都能很好地传达出他们特有的情怀,因此一直为文人士夫们喜爱。近十多年,人们的思想己渐渐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来,新一代画家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环境中进行艺术创造。小品画,也象一只蛹变的蝴蝶,翩翩起舞,在东西方文化的共同作用之下,它的肌体也越来越丰满,并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艺术面貌。
  戴顺智是当今画坛一位重要的画家,他人文修养全面,注重真诚的生活感悟,无论对传统还是对当代艺术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熟悉顺智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心态平和、无意功名的人,也是一个对生活无比热爱、对艺术无比执着的艺术家。一位画家的修养,除了他的艺术天赋之外,便是他对传统艺术精神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正是这样的修养,使顺智先生的小品画具有了与众不同的魅力。
  顺智先生是注重传统并具有很强的造型能力的实力派画家。他强调要在传统文化的底蕴上创新。比如在肖像画上,他突破形似的观念而使肖像的造型具有极强的形式感并获得一种象征性,使画面恣肆狂逸又不失传统,野性怪异又合于艺术规律,他在这方面的突出成就,至今少有人能望其项背。他反对艺术与国际接轨之类的口号,也反对以西方的艺术理念和标准要求中国画。在八十年代初画界怀疑传统争相西化出新的文化大环境下,他冷静,不浮躁,不盲目,不随波逐流。他深深懂得无源之水最终的结果必是艺术创造的枯竭。每个民族的艺术都有其优秀的传统,这个传统是艺术之树的根基,是艺术发展的源泉,只有根基稳固了,源泉充足了,在创新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不逾距的状态。戴顺智勤奋地向传统吸取营养,又不甘为绳墨法度所拘,他在小品画上取得的成就,也早已引起了画坛的关注。
  戴顺智的笔墨技巧高度凝炼,他强调书法用笔,使笔墨在传神表象的功能之外,又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内涵,使意趣盎然的小品画增加了把玩不尽的韵味。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不同于物理写实的形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用线上,中国画的线,具有生命的张力和独立的审美价值,它真正体现出中国画以线造型的真髓,所谓的十八描法,只是前人对某些规律的总结,而将之灵活地运用到画面中去、取得荡气问肠的无穷蕴意,则根植于顺智先生对传统的深刻理解。顺智先生又注重用墨,王维曾说“夫凶道之中,水墨为最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他将水墨的性能特点进一步拓展开来,加上笔法的变化,使墨色在浓淡千湿中清透苍润,浑厚华滋,画面呈现出深远、溟蒙、淡雅、清新的气氛。他就是这样在不断地向传统吸取营养和在绘画语言上进行锤炼的过程中,塑造出了一种异于古人又不同于今人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元代赵孟提出“画贵有古意”,所谓的“古”,并非有些人理解的历史上的古。它实际上传达的是此一时代人对于在时间上相隔一段距离的早一时代人的生活的向往,那种生活往往是此时代人根据自己的理想完美化了的,因而这“古”是古意、古趣,是远离世俗尘世喧嚣的永恒,是属于精神层面上的。戴顺智的小品画中就透着这种“古”,人物、器具与树景的造型高古、奇秀,画面题材和内容中也流露山他对古人诗一般的田园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古代的文人士夫们由于遁世情绪在画里画外往往表现出一种山林野逸和清冷的意境,今日的好多懒人们更是借了这个机缘,省去了动脑子的麻烦,在小品画中人物尽是些仰天俯地的动作,或是拷贝了无数次的左右游走,看下来几百几千张作品竞如一张且又肤浅,画面的空洞和雷同只会让人厌倦,这显然不是戴顺智的追求。他永远注重的是生活的感悟,其与众不同之处也体现于此。他认为与其去表现形象雷同、千人一面的“古代”名人高士的造像,还不如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对生活的理解去表现占人的生活来的更真诚、自然、更实在、更可信,也只有这样发自内心真情实感的艺术作品才能有感人的力量。因此他的创作题材多是一些真实生活的细节,如晚风图、休闲图、牧马图、牧牛图、教子读书图、煮茶图、行吟图等平常而又诗意的画面,无不不流露出一种深沉而浓郁的生活气息。戴顺智在与生活的对应之中感到物我的契合,从而达到了“含道应物”的圣人之境。他从生活之中,找寻关于艺术的启示,见人所未见,恩人所未思,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耳无车马喧的宁静山溪边垂钓,画中的古人已幻化成了顺智先生自己,微闭着眼睛,不带一点尘埃地沉浸在他的境界里,就连身边的童子、茶壶、萧疏的树木、飘渺的云水和空气,都无一丝嚣躁。顺智先生曾有一枚“神心”的闲章,也许在这里面也包含了他在都市的喧嚣之中渴望达到的一种闲和严静的心境,他是在利用小品画的形式来渲泄他的这种情感,寄托他趣远渔游的心灵。在造型上他也已有鲜明的个人特征。人物造型高古、生动,又极有情致,比如煮茶的童子和在父亲慈爱的目光里读书的孩子,都在调皮的眼神和稚气的动作中现出儿童特有的纯真和可爱。
  戴顺智的小品画在构图上追求自然和天趣。他并不把画面进行讨巧的分割,而根据需要大胆取舍,使画面有机地组成丰富而义统一的空间,无论怎样布局,画面总有一种整体的古雅趣味。他题款也很灵活白由,字体、布局和墨色的浓淡自然地契入画面,和谐而清新。明清至今,画家多取元法,由于都来自同一个源头,彼此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很难拉开距离,戴顺智不想将自己淹没其中,在传统的学习上直取宋人气息,宋画较之元画,意境更深远,场面更宏阔,特定时代的生活气息更浓厚,使他的画面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既清厚又亲切的感觉。他同时对已有的绘画语言作了进一步的推进,在手法上渐向肖像画的表现手法靠拢,画面更加古拙、朴厚、更有韵味,意趣表达得更加充分,笔墨也呈现山更加丰富而自由的机趣,由此他构造出一种新的水墨小品图式,创造出大量耐人寻味的艺术作品,流露出独具个性的艺术气质。
  戴顺智所传达出的美妙情境,将我们引到住胜处,使我们不知不觉间己变成了画中的垂钓者,超然物外,远离尘世,它象清茶、象老酒,这需要慢慢地回味和品尝。好画是养心的,无论画者,还是欣赏者,都企盼有更多养心的作品出现。
  读戴顺智的水墨小品,我们似乎听到丝丝玄妙的清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评价正常胎盘弹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正常单胎妊娠中晚期孕妇69例,超声常规测量双侧子宫动脉和脐动脉血流动力
刘子善,安徽全椒县人,1926年出生于教师世家.安徽省立黄麓高师毕业,研究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政协安徽省第五、六、七届委员.曾任安徽书法金石学会副会
期刊
时间如水一样平缓地流逝.有没有高潮的阶段?有,就是花开的时候.花绽放,花盛开,便把平常的时间托举出一种激荡,一种剧变.花是时间的高潮.而对于空间来说,花也是它能够证明自身
期刊
目的:探讨超声扫查晚孕期胎儿动脉导管瘤(DAA)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晚孕期超声诊断为DAA的47例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另收集晚孕期健康对照组35例。产前测量两组胎儿动脉导管最
民族地区院校英语课堂教学单向的西方文化输入模式,忽视了对本民族文化的关注,使得课堂教学生态明显失衡。CBI教学理念将外语教学同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强调内容学习的重要
目的:通过测量评估患有发育性髋脱位的婴幼儿在行Dega截骨术前术后X线平片和MRI的影像学指标,观察患儿髋臼形态在术后短期内的变化,并分析术后短期疗效与影像学指标和手术年
中国消费者对锁有一个安全情节,一定要是用坚硬的材质给自己一种心里的感觉,所以,销售人员会跟用户讲自己品牌的锁用的是什么材质、什么结构。这样讲产品太过机械化,安全一定
目的 :应用3.0T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研究脑瘫患儿行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前后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发生的变化情况。方法:收
上海嘉陵车业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嘉陵集团踏板车生产基地.一直秉承着嘉陵摩托车的优良品质。上海嘉陵隆重推出的时尚新品踏板车JL125T-26(先行者)已获得国家外观及结构设计等7项专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的调查表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逐步提高生育率问题。生育政策调整后,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家庭生育意愿并不高,生男意愿仍高于生女意愿,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