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模式在民营医院中的实践

来源 :现代医院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xx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模式,提升民营医院整体服务效能. 方法 采用设置医疗护理岗位层级,成立医护一体化小组,制定岗位职责,健全绩效管理方案等,构建优质护理管理长效机制. 结果 医护一体化模式实施后,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与安全较实施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模式是一种优化组合的护理模式,更加强调医护配合程度和工作的无缝衔接,提高利益相关方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安全,对护理专业的健康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1例小儿肠神经元性发育异常症合并结肠癌病例的报道,结合复习相关文献,探讨两种疾病之间的关联,以提高对小儿结肠直肠癌的认识和重视对小儿慢性便秘的诊治。方法描述1例肠神经元性发育异常症小儿合并结肠癌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诊治状况,查阅近60多年来的医学文献中的小儿结肠直肠癌病例,并进行讨论。结果1例肠神经元性发育异常症患儿因反复腹痛和呕吐3个月余入院,体检示腹部肿块而进行手术切除。术后病
目的探讨儿童胃肠道原发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7例原发性胃肠道肿瘤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女6例,男11例,初诊及手术年龄为3个月~14岁,平均5.5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部包块、腹痛、呕吐、发热、体重下降、消化道出血等。CT、超声及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现胃肠道占位性病变14例,腹部X线片提示肠梗阻3例。肿瘤原发于胃部:蓝色大疱痣2例,
期刊
目的总结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效果,提高对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6例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综合分析临床症状、内分泌功能测定、影像学特点、病理学诊断、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女10例,男6例,年龄10个月~11岁。肿瘤均为单侧,左8例、右8例,肿瘤直径3~20 mm。结果16例患儿术后病理确诊为肾上腺皮质癌,功能性肿瘤
目的通过对小儿膀胱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术前化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探讨术前化疗在本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3年8月至2013年8月采用相对固定的化疗药物及方案,对临床评估肿瘤不能完整切除或无法保留膀胱功能的小儿膀胱RMS进行了术前化疗,并对其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如年龄、肿瘤位置及大小、病理类型等进行对比分析,然后依据术后疗效评定术前规范化疗的临床价值。
期刊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1年4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GBS败血症新生儿资料,回顾性分析GBS败血症患儿的围产期因素、
目的探讨Kasai手术对肝脏病理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胆道闭锁患儿12例行肝脏移植手术时所切除的肝脏标本,根据有无行Kasai手术,分为Kasai手术组和非Kasai手术组。采用Masson和CK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纤维化和胆管反应程度,结合肝脏大体形态与影像学资料,对肝脏标本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12例患儿中Kasai手术组6例,长期自肝生存者2例,年龄为7岁和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小儿先天性肝脏动静脉瘘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1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3例小儿先天性肝脏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其中,例1为男孩,生后3个月因腹部增大2个月入院,B型超声提示大量腹水、肝脏占位;增强CT提示肝脏左叶内异常高密度影;腹水检查为漏出液;例2为男孩,生后5 d因黄疸、心影大3 d入院,检查发现同时伴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心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新生儿科住院的患儿,对于合并医院感染患儿的痰、血液、导管或尿液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