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镜之路 羊卓雍错内转湖路线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卓雍错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湖岸线总长达二百五十多公里。羊湖中遍布着21个小岛,大都有人居住。据传说,羊卓雍错形似莲花生大师的手持铁蝎,因此湖域内一些地名都与蝎子有关。纤细的湖身蜿蜒在山峦起伏之间,无论在哪个角度,都不能看到羊湖的全貌,只有在地图上或是高空中才能看清整个羊湖的婀娜身姿。
  去羊湖的人基本都是一日游,到岗巴拉山口和下面的扎马龙观景台拍几张照片就结束了,而我则想深入到羊湖之心,于是便在地图上找出了浪卡子—阿扎乡—雍布朵岛—玉龙村—扎岗村—浪卡子这条五天的内转湖环形线路。阿扎乡所处的大半岛虽然距浪卡子很近,但去的人是少之又少。雍布朵岛正居于蝎子的心脏位置,小岛南部的湖面上有莲花生大师的手印,这也是羊卓雍错吸引大批藏民前来朝拜的原因所在。
  时间:五天
  最佳转湖时节:
  羊卓雍错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可以转湖,冬季时通往羊湖的山口会有积雪,羊湖也会冰封,但雪后的羊湖也别有一番景象,7、8月份是羊湖的雨季,雨水相对较多,有时会遇到冰雹,但雨水来得急去得也快,因此春秋两季是转湖的最佳时节。
  难度描述:
  羊卓雍错湖面海拔4441米,内转湖环线一圈约145公里,一路平坦没有大的起伏,惟一让人不舒服的地方就是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湖湾伸进半岛,导致公路也会随之凹进来,绕很多路,不过有些湖湾处的湖滩已经干涸,徒步旅行者可以从湖滩直插过去,而不用沿着公路绕远。
  路线地形
  浪卡子县拐向阿扎乡的路口没有明显的标识,在不确定方向的情况下一定要找当地人问路,否则很容易走错。在半岛上有两个乡,从浪卡子到阿扎乡再到扎岗村的公路属于县道,过了扎岗村进入卡龙乡境内后则是乡道,但是两者基本没有差别,都是还算平坦的渣土路,大部分公路紧邻湖边,没有大的起伏。最后从半岛出来之后,还要走一段S307省道才能回到浪卡子县。上到阿扎乡附近羊湖中的雍布朵岛,需乘坐岛上寺庙的渡船,岛并不大,两个小时就可以走一圈,在岛上的小山之上可以俯瞰羊湖美景。
  自然景观
  转湖五天中,最震撼的风景出现在雍布朵岛,那碧蓝纯净的湖水和偶遇的爆炸云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渡船缓慢航行于湖中央蓝镜子般的水面上,后面留下的一条涟漪却让平滑的湖面更加宁静,虚幻而缥缈,一种无法形容的美,那种色彩和画面纯净得让人眩晕。半岛上玉龙村附近的湖湾碧蓝清透,扎岗村附近点缀着油菜花的绿色湖滩与湛蓝色的湖水交相辉映,就像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彩画一般。
  人文景观
  离开浪卡子七公里后,会看到路边山顶的噶举派寺庙桑顶寺,为西藏现存的少数香巴噶举派寺院之一,由香巴噶举支派创始人琼波南的四传弟子克尊·旬于15世纪兴建。西藏惟一的女活佛桑顶·多吉帕姆曾任该寺寺主,因此桑顶寺在藏传佛教各派寺庙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雍布朵岛上建有宁玛派寺庙雍布朵寺,为公元16世纪中叶由仁增多俄迥乃兴建,小岛南部的湖面上还有莲花生大师的手印,这也是羊卓雍错每年吸引大批藏民前来朝拜的原因。
  路线攻略
  拉萨—浪卡子—阿扎乡 183公里(徒步7公里)
  拉萨每日到浪卡子的班车8点半在柳梧汽车站发车,这是一班开往亚东的班车,会路过浪卡子县,也会路过羊卓雍错。三个小时之后,在浪卡子县下车。搭车到阿扎乡,晚上就在乡政府吃饭过夜,次日开始转湖。
  阿扎乡—雍布朵岛 12公里
  阿扎乡离码头约10公里,需乘渡船到羊湖中心的雍布朵岛。上岸后,将背包放在寺庙联络组,今晚在这里过夜。转转雍布朵寺,爬上小山头,俯瞰纯净的羊湖。湖中的莲花生大师手印清晰可见。
  雍布朵岛—玉龙村—顶巴村—亚龙村/念巴村—东巴村 30公里
  乘渡船离开雍布朵岛,上岸后沿着码头湖湾绕到对岸,抄近路直插过山脚下湖边的一片牧场,走上公路。快到玉龙村时,湖水蓝得纯粹、蓝得透彻。可与绵羊、牦牛擦肩而过,也与藏人一起席地而坐,共品酥油茶。傍晚到达东巴村。
  东巴村—直乌村—吾巴村—扎岗村—苏角村—果巴村—巴结村 35公里
  出发后经过直乌村、吾巴村,来到了扎岗村,这里的湖面处于两岸之间,像一条长长的落于大地的蓝色绸缎,正对面就是岗巴拉山口下面的扎玛龙观景台,有渡船在两岸间往来,但只用于村民摆渡,一般不会载游客。继续前行,抄近路穿过了几个湖滩。傍晚到达巴结村,仍然直接去到村委会寄宿,可吃到藏民做的可口川菜。
  巴结村—东嘎村—共热村—米巴村—宗巴村—指巴村—学庆村—其达村—道不龙村—浪卡子县 45公里
  羊湖内转湖的大半岛上共有两个乡,东边的阿扎乡和西边的卡龙乡,前几日都是在阿扎乡境内徒步,今天则进入了卡龙乡。走过了这一路遇见的最大的一个湖湾,果巴村、巴结村、东嘎村、共热村全部在湖湾的范围内。东嘎村很近,距巴结村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
  过了其达村不远有一个路口,继续前行可以到半岛内的卡龙乡,向右过桥可以通到S307省道回到浪卡子县。站在桥边,可以看见前方的空母错(羊湖的另一个内湖),向省道走去,半个小时才到道不龙村,路碑显示到浪卡子还有九公里。
  户外探险提示
其他文献
独龙江是是中国难得的仍然保有大片原始森林的地方,其保存完整程度和物种的丰富度,在国内很难找到与之相媲美者。独龙江高海拔上,生活着像羚牛这样的大型有蹄类动物,河谷地带则生活着眼斑贝木兰等美丽的花儿,而火尾绿鹛这样的鸟儿春夏则在高海拔繁殖,寒冷的秋冬季则下至河谷越冬。不仅如此,就像这只尚未被定种的蛙一样,这里仍有大量发现新物种、甚至是世界新物种的机会。高黎贡山郁郁葱葱的森林,仍有大量的盲区,等待着科研
人在行走时,足部所承受的压力约等于自己的体重,户外运动爱好者更要跋山涉水,应对各种不同的路况,况且还要背负沉重的背包,这些对脚上的26块骨头、33个关节和各种肌腱、肌肉都是一个考验。所以,在户外保护好我们的脚是至关重要的。《足部反射疗法:足尖上的健康》一书的合著者Kevin Kunz推荐了一些按摩小技巧,让我们在户外快速摆脱脚部疲劳。    按摩足底    1. 用大拇指划圈捏揉第一跖骨(即脚底的
提名  四川双桥沟日月宝镜首登  “训练日”线路  攀登者:李宗利、迪力夏提、柳志雄  攀登时间:2013年1月30日~31日  攀登线路:东南山脊新路线,线路命名“训练日 Training Day”。  难度定级:V,Rock5.7/Snow30°/M2/ 800M  提名理由  日月宝镜是双桥沟里不多的未登峰之一,这么显眼的位置居然还是一座未登峰自有其理由。就强度和难度而言,这次虽然是首登但并
第一次看到大沟里的岩石群峰,是从长坪沟倒沟山西峰的山肩上。那是2008年,当我们从长坪沟尽头的倒沟山东壁攀登到山肩上时,看到了山的另一面—双桥沟,让我更为惊讶和激动的是,就在倒沟山西壁下,一条隐藏在双桥沟主沟背面的山谷一览无遗,众多岩石山峰围绕在山谷周围,对于一个攀登者来说这些山峰无异于上天恩赐的礼物,这就是大沟。后来再去,特意向当地人了解关于大沟的情况,才知道日本攀登者其实早已发现并开始攀登大沟
毗邻中国的韩国一直都是国内炙手可热的出境旅行目的地,国内的少男少女、白领辣妈们追捧韩剧和化妆品的热情,为韩国的GDP创造了1.5个点。而在全民户外的韩国,冬季最热的户外运动就是滑雪了,零下10℃的江原道,将是2018冬奥会的主办地,而拥有承办冬奥会的国际级滑雪场,也使得这里必然成为冬季雪疯子必去之地。  斜倚在飞机靠窗的位子上,很快就睡着了,等空姐送餐被同伴推醒飞机已在三万英尺之上,用餐后还没来得
作为一个跑步爱好者,如果你还只满足于去跑波士顿、伦敦之类的六大满贯赛事或者雅典、厦门这种众人皆知的传统马拉松赛事,那么你真是有些落伍了。所以我们为各位跑友推选出了“全球八大新奇酷马拉松”,保证让你跑得与众不同,志得意满。    全球最冷酷  北极圈马拉松  比赛地点:北极圈内格陵兰群岛  比赛时间:2015年10月24~25日  北极圈马拉松的举办地位于丹麦格陵兰群岛的康格努斯瓦克,全球环境与气候
环球航海归来,宋坤成了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吉祥物—在2015年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官方形象广告上,宋坤有棱有角、标致的脸被设计分为左右两边,左边,身着常服,肤色稍浅;右边是被克利伯镀过金的—红色水手服、荧光绿的帽子、更深的肤色,泡在风浪里,就像第二重惊险却梦幻的人生。  一份兼职生出的航海梦  青岛姑娘宋坤打小就对帆船不陌生,但是第一次正儿八经接触还是源于大学时的一份兼职。大学时,宋坤主修日语,大三假
要想从公路马拉松跑者向越野跑者成功转型,势必要先了解两种比赛的区别,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越野跑与公路跑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在于赛道路面的情况迥然不同。前者更接近自然环境,常见的包括土路、砂石路面、草坪路面、沥青路面、台阶路及其他天然路面,在一些以严苛闻名的越野跑赛中,还会包含有溯溪和沙漠穿越等情况。  在赛道距离上,越野跑不仅包含了常见的马拉松及以下距离的赛道长度,还有更令跑者跃跃欲试的超马距
留心周围的环境  森林间的小路往往隐藏着绊倒你的隐隐杀机,还很湿滑。树根都长出地面,很容易绊你一下。所以在林间小径跑步的时候,需要持续关注周围的环境。把视线集中到身前10米的地面上,找好下一步的落脚点。树根和岩石这样的障碍物能轻易把你放倒在地,甚至弄伤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跑步时需要屏息凝神。有的时候,为了避开岩石或树根,你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步幅,一边让自己的脚落在最省力的最优路径上。还可以用自己的
摄影/Olivier Higgins  当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时,文明的成果以几何形的增长在扩大着,令人应接不暇。如果套用一句较为抽象,又很经典,但绝无夸张的话来形容:在过去一百年内,人类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与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几千年的总和。这种变化,使人类的出行,正以历代人们梦寐以求、或是所无法想像的方式进行着。  然而,自从迈入了所谓的文明进程,人与自然之间就呈现一个近乎背反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