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有些时候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而教学也是一门精神的艺术,教师在教学时可能穷尽毕生之力也无法将其研究透彻。鉴于此,本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討,仅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一、历史故事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在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都学习过不少历史知识。初中生在初中阶段学好历史知识,了解历史故事能够使他们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初中历史学习的重点,就在于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是否有兴趣,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今后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多样的历史故事,具有不小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二、选取历史故事应遵循相应原则
  1、真实性。真实性是教师选取历史故事首要遵循的原则,如果教师为了突出课堂教学效果而随意歪曲历史事实,选取虚假的或者违背史料记载的历史故事,那么便会适得其反,不但会影响学生的情绪,还会降低历史课的严肃性,影响教学效率。所以,历史教师选取的历史故事必须符合历史史实,不能脱离历史事实随意虚构。只有这样,才能不违背在课堂中引入历史故事的初衷,为利用历史故事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趣味性。教师引入历史故事的目的之一在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历史知识的趣味性,让初中生能够爱上历史课堂,主动探索历史知识的未知领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便需要遵循趣味性的原则,选择不违背史实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一件件趣味性十足的故事,以便调动学生“听故事”的积极性,探索故事的热情。当然,教师还应该注重故事是否“新鲜”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历史故事的应用策略
  1、以故事带动学生。喜欢听故事是初中学生的天性。历史教师在开始授课之前,讲述一个生动又充满吸引力的故事,能够使初中学生快速地融入课堂氛围,在故事的带动下,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历史课堂中。而在授课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时间,引入合理有效的历史故事,采用穿插故事的教学方式,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能够全心投入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
  2、构建历史情境。教师在应用历史故事时,单是采用叙述的方式,学生只是听懂了故事所讲述的事件,却不能真正的领悟到其所表达的含义。为此,在实际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历史事件,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还原历史背景,使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增强初中学生的历史感,加深初中学生对历史的认知。
  3、利用歷史故事突破教学难点。历史知识复杂,难以记忆,而且重点与难点较多。所以,教师在引入历史故事时应考虑如何利用历史故事帮助学生逐一击破教学难点和重点,如何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以“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为例。虽然学生可以熟练地背诵该概念,但是由于该概念相对抽象,学生只是片面记忆不能理解等原因,一部分学生并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内涵。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概念,教师可以在上课时穿插着讲解一些反映社会状况的历史事例和小故事。这样,便能巧妙地化解概念抽象性所造成的理解难题。当然,教师还可以将这种方式应用到其他章节内容中,用巧妙的方式来将抽象复杂的概念或者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具体事物。促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背诵,帮助学生在节省学习时间的同时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4、利用历史故事强化课后练习。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练习题是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措施,学生通过练习可以找到自身的知识漏洞,并能从做练习题中弥补缺陷,提升能力。但是长期繁重的学习压力,会逐渐降低学生对做练习题的兴趣与热情,一些学生逐渐将做历史题当作一种学习上的负担,不但不认真做,还抵触教师所布置的作业。长此下去,班级中的这种做练习题的不正之风便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氛围,阻碍教师的教学进程。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该利用历史故事增强习题的趣味性,用一个个富有知识,富有乐趣的小故事来激发学生做练习题的兴趣,让学生认为做练习题就像读故事一样,故事读完了,答案也出来了。这样既能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后练习过程中,还能借此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交流历史故事,感悟历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文化流传到今天,其中的历史故事不胜枚举。而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历史故事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从中学到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且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于历史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一定听过不少的历史故事。所以教师可以尝试着结合教学知识,让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知道的历史故事,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加强对历史的认识,感悟历史学习的意义。比如说,在学习《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时,可能每个学生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西游记》作为引子,让学生思考一下唐朝还有什么著名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故事,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可能会讲出鉴真东渡,以及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通过这样的学习,不断能够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而且也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锻炼了其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故事的有效应用,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提升初中学生的历史水平,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而选择历史故事的合理性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历史故事的应用成效。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历史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出与其相关的历史故事,合理地将真实有效的历史事件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将复杂的历史知识简易化,促使初中学生能够充分地掌握历史知识,从而使历史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都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庞美芹.问题探究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 黄军.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 覃丽燕.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4] 张国权.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14,20:121-122.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因素,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涵养的水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应当侧重于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毋庸置疑,这不是一朝一夕便可铸就的,当然也
“我把你刻在这片大地上,也把你刻进我心里。在我经历过的项目中,你不是最高大的,但你的动人之处正在于你的安静和生你的这片土地。你将会亲眼见证这个国家的腾飞,也真心祝福
课堂教学质量是高职学校的生命线,质量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作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塑料制品是用不同的树脂材质制成的,不同的树脂材质在不同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可能会析出相对有毒有害的物质,由此便诞生了全球通用的塑料回收标志。  塑料回收标志好似塑料容器的身份证,根据国家质监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的《塑料制品的标志》(GB/T16288-2008)有关要求:三角符号代表塑料制品,一般印刻在塑料容器的底部;三角框内的阿拉伯数字从1至7,每个编号代表着一种规格的塑料材料;下方附有该
期刊
词汇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习汉语语法和造句的基础,对于留学生学习并熟练表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还存在着
摘要:企业绩效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绩效管理不仅对企业的整体业绩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员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在进行员工业绩考核时具有激发员工潜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使企业和员工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当前企业大多采用绩效管理这一管理手段,其中企业和员工之间沟通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关注企业员工的思想建设特别是员工的政治思想建设。而现今企业的绩效管理的效果并不明显,其中原因很大部分是
“90后”青年学生已有相当一部分陆续走进了高职院校,面对这个数量较为庞大的群体,应如何展开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
随着课程实验工作的不断深人和逐步推广,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冲击与影响将更为突出、更为集中、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说到底就是激活课堂,引领学生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