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教育部制定并出台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引起各中小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小学是学生接受正规知识教育的第一阶段,也是学生心理塑造的第一阶段,因此,在小学期间,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落实小学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
  小学生年龄小,社会接触面窄,自我认知、社会认知能力有限,自我调节能力差。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其心理健康地成长。所以,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了解和分析,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在这里笔者主要谈谈小学生在学习方面较常出现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
  障碍一:自卑心理
  这种心理问题大多出现在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敢或者不愿意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课堂中不能勇敢地提问或者回答问题,面对教师的目光,总是躲闪逃避,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心理。这种心理往往来源于家人、教师的过度期待和同学们对他们的冷漠甚至鄙夷的态度。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尤其在小学,素质教育更是学校努力的目标,但是大多数家长和教师还是以成绩为重,总是期待着孩子能够得到高分。考试后按照成绩排名次,教师自认为可以督促成绩较低的孩子向高分学生看齐,努力进取,但是事实上,却让这些低分的孩子在心理上对自己予以否定,自认为不如对方。慢慢的,自卑心理的萌芽便产生了。同时,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偏见,即使他们举手回答问题,也会说:“反正你也回答不正确,还是让别人来说吧。”或者在学生回答错误的情况下,对学生用一些如“笨蛋”、“愚蠢”之类的词语进行评价。在这样的言语刺激下,学生心里慢慢地产生了“我不行”、“我真的很差”的想法,有时就连自己会的问题,也因“我不行”的想法而放弃,自卑的枝叶便长得更加茂盛。现在的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主,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意无意的总是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作比较,特别与那些考试成绩高的学生作比较,使自己的孩子长期生活在挫败感中,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变得沉默、悲观、沮丧。
  对于这类心理自卑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必须做到耐心和爱心,要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尤其是能够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在一次次的自我展示中,让他们明白,自己并不是“万事不如人”,自己也是有优点的,甚至是那些高分的同学比不上的,逐渐对自己予以肯定。教师和家长也应该及时地给予语言刺激,比如,“老师相信,你的学习也会这样棒的!”“你真的很厉害哦!”此时,期望和赞美已经成为一种动力而非压力,长时间下来,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找到了自信,自然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自卑的心理便会慢慢消失。
  障碍二:自傲心理
  这一类心理现象大多出现在那些“百考百胜”的学生身上,表现为目中无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我才行”,“我不可能失败”,尤其喜欢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前展示自己,有的还会对学习成绩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讥讽辱骂。
  这一类学生大多是教师和家长的骄傲,可谓是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由于学习成绩的优秀,其他方面的表现家长和教师已视而不见。如有个班级的班长,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班主任对她十分喜欢。渐渐的,她开始目中无人,甚至在数学教师讲课时,起身收取其他课程的作业本。对于数学教师责备的目光,她也视而不见。这就是典型的因学习好而产生的骄傲心理。但是他们的生命中,不可能只有学习,一旦遇见挫折,这些学生就无所适从,甚至有种天塌下来的感觉,何谈勇敢面对?因此,作为教师,适当地给这些孩子创造一些失败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有不足之处,也有需要别人帮助的地方。在挫折教育中,正确认识自己,改变自傲的态度。家长和教师也要全面看待这类学生,既要看到他们成绩优异的一面,又要看到他们不完美的一面,评价时公平全面,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不足,消除自傲心理。
  障碍三:自安心理
  这类心理问题多出现在成绩居中的学生身上,他们的思想中存在“虽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足矣!”的心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教师让做什么,他就按时完成什么,绝对不会主动去学习,也不会违背老师的意愿,这类学生缺少的是紧迫感和压力。
  这类孩子比较特殊,教师对于他们的教育不能单一。在工作中笔者发现,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学习“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比如,让他们积累一些表现人物上进的成语或者故事,分析人物成功的原因,明白只有上进才会成功,只有竞争才会成功。最后,教师要适当地给这些孩子一些机会,多开展竞赛活动,在活动中让其成功,明白成功是竞争的结果。此外,让他们有一些紧迫感也是必要的,他们虽然不求进取,但是也不甘心落于人后,必然会自己努力,奋起直追。
  总之,要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作为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给学生以最多的关怀和关注,消除他们内心不健康的嫩芽,给他们以生活的勇气和学习的信心,用自己的细心和诚心循循诱导,与学生平视、交流,在最大限度上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心理障碍,让他们茁壮成长。
其他文献
1概述水利旅游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利用水资源,改善和美化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雄伟壮观的水利工程与名胜古迹相结合,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现代科技有机地
摘 要: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于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教师要在重视他们智力发展的同时,讲究方法,把握尺度,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他们在信息技术竞赛中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信息学科;竞赛;非智力因素  一、背景分析  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往往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尖子学生,在年级排名中名列前茅,但他们的个性比普通的学生更加突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
在熟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条件>(GF-2000-0208)的基础上,结合某水利工程的索赔实例,介绍如 何运用合同相关条款处理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索赔问题.
素质教育改革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英语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英语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指导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基于学生发展、关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学生的参与、感受和体验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先导原则,让学生能体验学习全过程,学会学习,并能达到既定的语言学习和不同层次的运用目标。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与探索。   一、提高素质
公开课是教师之间交流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展示个人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的舞台,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笔者经常参加一些初中思想品德公开课的观摩活动,但经过多次观摩后发现,目前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效。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对这些问题做一些改进,就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趋完美和高效。  问题之一:教学资源杂乱,简单堆砌现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