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意识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fish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学会关心》的报告中,强调责任感,直接触及到了人类基础道德最本质的东西。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大家都知道,学校是培养学生学知识、学做人的地方,让受教育者形成规则意识,这是所有教育的基点,因为没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受教育者就无法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因而学校管理,对此必须高度重视。
  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首先是完全由老师或父母来管理和约束,第二阶段是由团体管理,最后是自己管理。培养习惯的方法要科学, 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针对不同班级、学生、学科、时间、地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要行之有效,要有创新。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有明显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但与此同时,在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心理倾向。在学校中,也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对于小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外,很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日后成材的重要条件。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小学生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学习知识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外部因素是指影响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可能影响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学生自身的生理条件、智力发展状况和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
  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责任意识的培养应从最低层次做起,首先教育他们对自己负责,这一方面,家庭和学校应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老师,我们希望学生按照“规则”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树立起良好的“规则”意识,我们更重于说教,更善于说教,其实千言万语不如让学生真切地看到我们的行为,让规则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感受到“规则”的力量,增强规则意识。但有些时候,作为教师却未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就拿上文中一教师丢烟盒的事情说吧,丢烟盒的老师在学生面前吸烟是不好的行为,随手丢烟盒更是不好的行为,另一老师发现了本应该自己捡起,却命令学生捡起,两位老师在学生面前都没有树立起人人争当环保卫士的榜样,这样的行为在孩子的头脑中留下的是老师都这样做,我们也可以随手丢。潜意识中,就让学生失去了遵守小學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机会。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角度去认识和理解规则教育的内涵,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未来的一代树立好的榜样。让学生能够从小树立起规则意识,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发展,我们年轻的一代才会更健康成长。
  二、教师应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对学生严格约束,规范训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如学校规则的训练:在楼道里行走慢步轻声靠右行,不说笑打闹;课间不奔跑追逐,不大声叫喊,学会休息和游戏。
  教师讲明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规则;讲明怎样遵守这些规则;进行右行礼让、慢步行走的训练;教给孩子一些有趣的游戏。发现好的课间活动形式向学生推荐。如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安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发言、提问,按规定的姿势举手,发言时要姿势端正,声音响亮。课堂常规的培养要在课堂上落实,课前要求学生带齐学习用具,教师上课时就要检查学生带学具的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醒,并转告家长督促孩子按照课表整理书包,每天带齐学具。
  三、充分发挥家长的最大潜能,配合学校做好引导工作。
  明智的家庭教育方式则是树立“让子成龙”、“让女成风”的新观念,但这样不是说要家长对孩子一味地放任自流,更不是让家长有意地滋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而是家长把孩子生活舞台上的“主角”地位还给孩子,自己乐于充当“配角”,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启发引导的作用,为人父母者,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他们从小就有“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里的事帮着做”的意识,努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欲望,让孩子自己渴望“成龙、成凤”,这样,孩子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也会有更强的责任感。
  首先塑造好家长自己的形象。这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是一个关键。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子女是父母的影子,道理就在这里,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内容。当然除了父母之外也包括与孩子一起生活的其他人:老人、保姆等。在家庭中的一些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卫生习惯,礼貌习惯等,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社会生活中的要求,如交通规则,家长在与孩子出行时要自觉遵守,讲公共道德和秩序,以自身行为去影响孩子。其次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居高临下。不要认为家长说的都是权威的话、是不可以改变的。父母也是有缺点的、也有讲错话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尊重要落在实处,家长的角色更应该是知心的、可以倾诉的朋友。家长不是完人,说错话、做错事要勇于承认,孩子的观点如果正确,就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这点说起容易,但是做起来难。家长尊重孩子的语言:"对不起,是妈妈错了。""爸爸要向你学习。""你比妈妈做得还好!"等。
  总而言之,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守的工程,是一个集学校、家庭等方面力量,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的系统工程,只有各方面步调一致,密切配合,我们才能培养出一批批富有独立和责任意识的人才,我们的教师才会在孩子们身上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作为初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提出了一些相關建议。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创新;能力培养;建议  前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保证民族的前进与发展,提高在国际中的竞争力。物理作为初中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常常是实验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形式,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初中生来
期刊
摘要:学案导学是新课程提出的一项教学改革方向。主要内容是转变教学方式,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着力将传统“教案”改为“學案”,运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以下本文主要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操作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优点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尝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导学案;高效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为手段,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线,以学生多种能力
期刊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有限的,短短的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分析了英语中教与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教学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相关知识,也要力求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与突破。因此
期刊
特岗教师,一个流行于近几年的教师专有名词,一个被盖上贫穷、落后印章的名词,一个被大多数大学生耻笑却又不得而为之的职业。我就是这个行列中的一员,一名特岗教师。   大学毕业,我,一个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步履蹒跚地度过了如飞箭般的三年半的日子里,一种忧患意识开始主宰我的思想:毕业之后,何去何从?  我是一个相对理性的人,对于学了几年的教育专业不排斥,甚至有一番宏图大志,可是,理智告诉我,实践能力远远不会
期刊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集政治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重视思想性和政治性,而忽视其艺术功能,结果容易导致思想政治课缺乏魅力,变为单纯的说教,教师讲得吃力,学生听得费力。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教学方法令人叹惜。我认为,思想政治课应充分挖掘其艺术性,如教师可采用音乐、漫画等教学方法,尤其是漫画,随手可得,若能合理运用,可起到教学奇兵的作用。  我从人教版《思想品德》课本上梳理了与教学内容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
期刊
摘要: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本文结合语文教学探讨了激趣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激趣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拨动学生心中的那根弦,让学生有写作的冲动呢?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熟读课文,与名家接触  教科书上的名家名篇学
期刊
摘要:我国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已经成立了10多年,并且信息技术已成为高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环境下教育者必须深入分析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以求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笔者分析现下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扩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现状 思考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其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方式已经成为提高社会发展速度的主要手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渲染气氛,为人物活动创造环境,而且还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入作品主题。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环境描写来进行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语文;环境;作用  一、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环境的描写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详细理解这些环
期刊
摘要:数学又被称为是思维上的体操。有思考就需要有创新。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以一种不同寻常另辟蹊径而进行的思维方式。在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下,初中数学的教学同样需要培养初中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它能使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规律、创造新思维、解决新问题等。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展开研究,通过教师层面,教学层面和学生自身层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