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学案实施分层教学 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英语课堂教学只有提高课堂的效率,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我们尝试了用学案导学实施分层教学。
  一、“学案导学”的概念及特点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体系。学案导学法注重学案的引导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教师通过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创造充足的条件,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逐渐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
  二、学案的设计
  学案包括以下三个大的环节:
  1.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学法指导。
  2.学习过程
  预习检测,自学探究,质疑归纳,巩固产出,实践探究。
  3.学后反思
  三、学案设计的说明
  1.关于学习过程的设计
  (1)预习检测。设计者要立足课本,不能太难。比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根据首字母写单词,英汉互译等题型。
  (2)自学探究。首先,复习上一节课的重难点,接着新课导入,其次,课文讲解、操练等环节。这部分是课堂的主要环节,要占用课堂接近一半的时间。
  (3)质疑归纳。在设计时主要针对本课易混,难懂的地方,老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向老师提问,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提问。
  (4)巩固产出。主要是对本课的重难点及学习目标的归纳和总结。起到一个巩固加深印象的作用。
  (5)实践探究。针对本课的重难点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并注明由哪些层次的学生完成。
  2.关于学后总结的设计
  学生学完一课之后,应该有一些体会和感受,自己会了的,懂了的,不很明白的,都可以写在这个部分,便于复习提高。
  四、学案的使用方法
  1.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为主,合作为辅完成学案,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2.在使用学案时,一定要督促学生结合自己的水平,按照学案上标明的层次,保质保量完成学案上规定的任务。
  用学案实施分层教学,打造高效英语课堂,我们需要不断总结反思,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137200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才能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内驱力和向心力。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点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只有遇到问题时才能主动地去学习,教师要为学生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板画,就是以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为前提而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它以其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等特点,历来倍受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在今天国家全面实行教改的舞台上
期刊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
期刊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把握语法教学的方法值得研究。笔者通过调查及对自身经验的总结和反思,认为语法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通过使语法教学简单化、情景化及兴趣化来优化语法教学。  【关键词】语法教学 小学生 优化 简单化 情景化 兴趣化  对于语法知识的地位与作用,英语教学界同仁已基本形成共识:中国学生学英语应该学语法。原因是,如果不了解英语的内部规则,那将影响中国学生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
期刊
人们常说:作文难,难作文。但我同样觉得;阅读难,难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与作文教学并驾齐驱的“拦路虎”,对语文教学来说也是一大障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持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是我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点滴看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可养成阅读的习惯,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期刊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交际就是运用语言去完成有实际目的的任务。小学英语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使学生形成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从而很好掌握英语这门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动机,树立信心是让每位学生主动运用英语交际的必要前提  要学生“开口” ,必须让学生感到对开口讲英语有兴趣、有信
期刊
在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范文,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抓住训练点进行模仿和强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稳扎稳打,步步走实,适时进行“随文练笔”,是促进读写结合的重要手段。  在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训练,要突出“小”,做到“精”,体现“活”。所谓小,是指写作点的训练量要小,能在课上10分钟左右完成;训练的内容、话题小,让孩子能够很快地思维活动起来,觉得有话可说。所谓精,是指写作的点很多,教师要
期刊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为重点。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推进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
期刊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新理念。这种理念就在于扩大外延,丰富含义,反映生活与语文的本质联系。如何使二者紧密联系呢?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