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民居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a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多被毁坏,完好幸存的黄土窑所剩无几。黄土窑看似简易普通,可其建造之巧妙、构筑之合理(图1),饱含先民的智慧,蕴含节能减排的先进理念,凸显先民因地制宜、善待自然的生态文化。
  黄土高原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年、日较差大。黄土窑掩藏于土体,巨厚的土层可避免夏日阳光的直接照射,窑顶的植被还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通过植物蒸腾、地面蒸发来降低窑顶温度。窑洞大多坐北朝南,朝南的洞门可以尽情地接纳凉爽的夏季风。若在窑前空地上栽种几棵落叶阔叶林,窑居生活会更加惬意。夏日,落叶阔叶树挂满叶子,利于居民遮阴乘凉。而不高的洞门,略往前伸的拱顶,能较好地防御骄阳对窑内的“攻击”,不起眼的窑洞是这么“有情”地营造出一个烈日下的“凉窑”。时至冬日,朝南的洞门可以避免西北风的直面袭击;不高的洞门,略往前伸的拱顶,却不会挡住北照的斜阳,温馨的阳光穿过稀疏的枝丫照进窑内,入射的阳光与洞内的炕火,合力缔造一个寒冬里的“暖窑”。隔热保温的巨厚黄土,封闭较好的窑洞,也正在努力地维持着这一“暖”的温度。黄土窑,是一个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的“恒温世界”。
  黄土窑壁多为衬砌抹泥,在一定程度上能阻隔黄土层的潮气,抹面加筋土的多孔属性,能较好地调节洞内的湿气。当洞内湿度过大时,洞壁上的孔隙会吸收洞中些许水汽,窑居者免受风湿病、皮肤病的困扰;而当空气过于干燥时,洞壁孔隙又会释放出蓄积的丝丝水汽,降低室内干燥度。
  黄土窑温度宜人,湿度适中,“恒温恒湿”衍生了黄土窑的舒适性,自然成为窑居者的最大“福利”,健康自然也是窑居者的最强“福音”。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在强风的搬运、堆积作用下,土层深厚干燥,层内颗粒细小、密实均匀,其中不乏钙、镁等盐分和有机质,胶结性较好,黄土长期在重力压实和水溶作用之下,形成坚硬的土质,具备了直立性特征。黄土强大的直立性奇迹般地撑起了一个个稳固的窑居,孕育了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窑洞。
  窑顶多呈弧形,更显轻巧、活泼,也增大洞内的竖向空间,同时又把压力也均分两侧,窑洞更显稳固。洞壁再衬砌土坯或砖块,也增强了窑洞的承压力。还用那掺和寸长麦秆搅拌而成的黄泥抹面,黄泥中的易溶盐更加均匀,也在风干中重新结晶再次成为草泥的胶结物,麦秆对草泥具有强大的牵引作用,提高土坯(或砖块)和加筋土的结合强度,提高窑洞的承重力。难怪民间会有这样的流传:“有百年不漏的窑洞,却没有百年不漏的房厦”。
  最初,朴实的先民也许只是为了避风挡雨,防止猛兽袭击,举全家之力挖掘洞穴而获取空间,窑顶无须破坏一草一木,也无任何建筑体外露,充分保存着自然生态环境的原貌,窑居取之自然,融于自然,既节约用地,也保护生态。新挖黄土垒灶盘炕,垫坡填坑,平整土地,也不用夯墙盖瓦,物尽其用,节省建材。先民巧用洞内热能和覆土储能,洞内温度、湿度适中,变化又小,窑居用极小的能耗,却能很好地适应黄土高原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的不利气候;而恒温、恒湿洞藏的果蔬不易腐烂,不易失水,长时保持果蔬的光鲜;先民也在窑面或窑顶竖起高高的烟囱,出烟快,利于净化洞内环境,窑居既节能又环保。黄土窑的构筑与窑居,无不映射出先民所具有的节俭的朴素思想和天人合一的先进理念。
  黄土窑,因舒适而宜居,因穩固而长在,因智慧而长青,因和谐而美丽。黄土窑,是黄土地上千年不朽的瑰宝,我们更要妥善保护。而今,黄土地上的人们,正在合理借用窑洞,粉饰窑洞,营造多种风情,让中外友人亲临体验,极力回味情趣满满的窑居生活,从中领略沉淀千年的窑洞文化。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制定核心素養体系,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为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涉及地理基本价值观念、地理基本思路和方法、地理基本活动三个维度。《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后,“综合思维”素养凸显了语言与交流能力、信息意识、人文情怀的培养,充分体现了立德
摘 要:文章以2020年浙津鲁高考地理试卷为例,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测评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由此探讨地理核心素养测评的基本原则和可能路径。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高考地理试卷;核心素养表现水平;测评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高考考查目标凝练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四层考查内容。其中,必备知识是培养能力、达成素养的基础,关键能力是支撑和体现学科素养要求的能
摘 要:主题式教学是当下区域地理教学的主流形式之一,在确定区域主题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整合区域核心主干知识,利于促进学生地理思维与核心素养的培育。该教学设计以智利的阿塔卡玛沙漠为例,在教学分析与目标设置的基础上,围绕主题设计并实施了四个探究问题,有利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阿塔卡玛沙漠;主题式;教学  一、教学设想  地球面貌千姿百态,不同区域的地理现象和事物纷繁复杂,如何将这看
GPS周数翻转  GPS系统在设计之初就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时间系统,称作GPS时,而这个起点对应UTC时间(世界协调时间)的1980年1月6日0时。为了达到授时的目的,GPS系统通过导航信号不断向用户广播当前时刻所对应的GPS时,系统设计人员通过周计数(WN)和周内秒(TOW)来共同表示当前时刻距离GPS初始时刻的时间差,从而结合闰秒得到当前UTC时刻,完成授时。  因为多方原因,GPS在设计之初,
摘 要: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通过逻辑思维可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课前教师诊断学生思维障碍,针对性地设置探究问题;课中引领学生开展“分析综合”“分类比较”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训练活动;课后运用“判断推理法”来提升学生知能的迁移运用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障碍;思维显性化;地理逻辑思维  地理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地”的感知,更需要有“理”的领悟,课堂教
摘 要:野外实践教学是地理科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师范”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理念必然要发生深刻变化。文章通过详细分析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存在的四大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对策,以期提高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师范;地理科学;野外实践;地方高校  在“新师范”背景下,地理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地理专业知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还要有丰富
摘 要:地理实践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但由于实践工具有限,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文章以谷歌地球软件、两步路户外助手、三维地质罗盘和地质云等手机App在黔江酉阳山黑山沟地质地貌、滑坡灾害的认知实践为例,探索信息技术在地理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理实践;信息技术;手机App;地质地貌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谷歌地球软件和手机App等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
一、研究背景与方法  (1)研究背景。2015年11月,四川省教育厅下发《关于2016年我省普通高考使用全国卷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2016年四川高考语文及文科综合采用全国卷Ⅲ。四川高考从自主命题到统一命题,命题方式与命题特点存在一定变化,而高考具有“立德树人、服务选拔与导向教学”三大功能。高考的指导性与选拔性,既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也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想把握好高考的指向性,最好的办法就
摘 要:2018年是实施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第一年。文章基于中国知网数据,通过高频关键词频次对2018年中学地理教学研究的热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主要涉及地理学科研究(22次)、课程研究(56次)、课堂研究(999次)和教学管理研究(2次)等领域,其中,课堂研究的热点性非常突出;同时,新课标下中学地理教学研究趋向于现代化、生活化、实践化和人本化。  关键词:中学地理;研究热点;课堂
摘 要:文章以人教版初中区域地理“美国”一节为例,基于情境设计和任务驱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最终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旨在让每一个成员在解决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和强化自身的优势;同时也有助于探索初中区域地理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深度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初中区域地理;教学设计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由教师提供一些关键素材,创设学习情境并设置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