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公开土地出让金数据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向全国政协递交了一份名为《我国房价何以居高不下——房地产开发的总费用支出一半流向政府》的大会发言稿(下称“全国工商联发言稿”),引起极大争议。
  该发言稿称,全国9城市“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费用”的调查显示,在总费用支出中,流向政府的部分(即土地成本 总税收)所占比例为49.42%。而上海的开发项目流向政府的份额最高,达到64.5%。
  对此,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质疑称“不知全国工商联的数据怎么来的,肯定有误”。不过,他在会场上并没有透露自己掌握的数据。
  3月18日,韩正市长在上海“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县市依法行政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今年上海市政府承诺,政府性基金将进一步向社会公开。”依据上海若干年的财政预算报告,上海的土地出让金占了政府性基金中的很大比重。 《中国经济周刊》近日从知情人士获悉,上海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正在组织文件和测算相关数据,可能不久之后将通过“公开澄清”的方式来“回应”全国工商联发言稿的数据。
  不过,或将“公开澄清”的内容中,极可能不包括上海房地产税收数据。上海市政府财税部门新闻联络人徐俊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房地产税收情况并不属于“应该公开”的内容,因而无义务公开,且尚未接到有关部门要求上海税务部门针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收入情况进行测算统计和组织文件。
  
  64.5%的收入流向政府?
  
  全国工商联发言稿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其牵涉到政府与开发商谁才是高房价推动者和受益者这一敏感话题。
  据记者了解,以774万年薪位居2008年内地房地产商收入榜首的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北京华远房地产公司董事长任志强在争议中表现颇为积极。
  3月11日,他在其博客中写道,全国工商联在两会上的报告,揭示了我国房地产开发费用的构成,并将房价中大头是政府的土地及税收所得公布于众,揭示了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要解决房价高低的问题,应先从政府人手,因为“用高价的面粉是很难生产出廉价的面包的”。
  全国工商联发言稿中称:“上海的开发项目总销售收入中流向政府的份额最高,为64.5%,相应地,企业剩余所占份额最小,只有4.15%”。
  这一数据似乎颠覆了人们对于房地产商“暴利”的看法,但对于这一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不单是韩正市长,上海市政府多位官员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中都表示不以为然。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上海市政府官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你可以仔细去看看全国工商联的那个发言稿,用的数据和一些观点是来自房地产商的。该发言稿完全是披着全国工商联的外衣,袒护的是房地产商自己的利益。”
  那么引起如此大争议的发言稿,其核心数据来源又是什么呢?
  《中国经济周刊》在调查中了解到,全国工商联发言稿酝酿于其下属——房地产商会的两份调研报告。2008年下半年,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访问了北京、上海、广州等9个城市的62个开发商,涉及到81个房地产项目,最终形成了一份成本分析報告,该报告的全名是《我国房地产开发费用及销售收入分析基本情况及主要结论概述》(下称《概论》)。
  今年2月6日,房地产商会的《概论》通过《关于我国房地产企业开发费用的调研报告》(下称《调研报告》)的形式提交给了全国工商联,希望作为今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工商联的政协发言稿。之后,全国工商联发言稿便引起了轩然大波。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通过对上述三个文件的比较后,发现了不少疑问。例如,在《概论》对62家公司81个项目的调查中,取样上似乎并不合理。
  在上海取样中,《概论》选取了29家公司的30个项目,在广州取样中,选取了19家公司的31个项目,而在北京取样中,选取了只有1家公司的7个项目。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作为一个全国性房地产企业商会的“专业调研”,9个城市中的4个城市(西安、苏州、成都、深圳)在采样上仅各选取了1家公司的1个项目。其中成都的项目更仅是处于“规划设计阶段”,苏州、西安、深圳的公司规模属于“小型”,其“陪练”的性质似乎过于明显。
  此外,记者了解到,全国工商联的发言稿中所有的统计数据均出自“REICO工作室”,该工作室是由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中城联盟、万通、华远等共同资助建立的。有专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这份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值得推敲,因为可能存在选择性取样的问题,导致调查的科学性有失公允。
  
  书记、市长喊话促降价
  
  “口水战”的背后,是政府与房地产企业在房价“是保还是压”问题上的角力。
  “半年来,种种迹象显示,上海对于房地产的政策已经有所转向,政府要求房地产开放商降价的要求已经越来越明确。”一位上海资深房地产业内人士这样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记者注意到,进入2009年1月之后,上海市领导频频向外界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上海房价偏高,房地产商应该“顺势而为”、“积极降价”。
  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作为上海房地产商的代表上海城开集团总裁倪建达、上海望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季宝红分别在座谈会上向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市长韩正提出意见,认为上海市政府应该稳房价,不应该大规模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
  对于这样的想法,1月19日,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明确表示:“房价不能高,不能再涨了。”2月21日,上海市市长韩正更明确表示“目前上海的房价确实偏高了,房价总的是市场在调节,但是政府应该用一些政策来引导,促进消费,价格低一点买房子的人会更多。”
  一位上海地产界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按照书记、市长的看法,上海出台购房退税、购房入户政策已无可能,而书记、市长呼吁房地产企业积极调价的同时,也应该思考一下房价高企的真正原因,这是全国工商联发布调研报告的初衷。”
  
  开发商30%利润中有灰色支出?
  
  正当众人针对“数据”问题“各抒己见”之时,曾任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抛出了他对目前高房价构成的看法。在“两会”期间,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05年,他和他博士生做过一个房价参比模型,然后对北京、上海、福州三个点做了核对。
  成思危透露:“核对的结果,房价成本包括土地价格、建材成本等等占50%,政府的税费占20%,开发商的利润占30%,开发商这30%里头有一部分是灰色成本,说白了,就是行贿的成本。一种是开发商主动去行贿,另一种是有权力的政府工作人员索贿,你不给我钱我就不给你批,不给你办。”
  事实上,一年多以来,上海发生的重要贪腐案件中,与房地产有所牵扯者不在少数。上海房地局原副局长殷国元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上海“炒房区长”康慧军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上海新长征(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妙兴涉嫌贪污受贿案、上海地产富豪周小弟涉嫌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罪案、上海中祥集团原总裁秦金龙涉嫌侵吞国资1.6亿元案、上海市普陀区原副区长张克明受贿案等等似乎都揭示了房地产行业存在“灰色地带”。
  记者注意到,虽然在房地产商会向全国工商联提交的《调研报告》中并未提及“灰色支出”,但从《概述》中的成本分析中看到了一项“不可预见费”,并占到了总成本的3.08%。
其他文献
2003年11月8日,湖北省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打造武汉城市圈;2004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2008年9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批同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方案……  如果说从2003年到2007年,“中部的中部”湖北
16年来,中央电视台每年的广告招标会被许多人看作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和“中国市场的风向标”。今年尤其如此。  11月18日,2010年度央视广告招标会刚刚结束,对于中标企业、金额、所处行业,乃至中国经济走势的报道、猜想、解读便漫天飞舞:“央视广告招标日进百亿,创下16年新高”、“央视广告招标首度突破百亿,显示市场信心充足”、“央视招标进账109亿,家居建材增幅最高”、“央视广告招标,外企大举进攻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金磊:我国应尽快建立“综合减灾法”    5月12号发生的四川大地震,考验了中国政府的应急反应能力,同时也对防灾减灾相关法律的完整性进行了考验。  5月22日,地震发生十天之后,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委员长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指出,要“研究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面对如此巨大的自然灾害,我国政府反映十分
结束26年“受助国”历史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国  近日,来自世界粮食计划署(以下简称WFP)的一则公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报告称,中国在停止接受来自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的2005年,就以57.7万吨的援助总量,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捐赠国       26年后角色转换    WFP近日发布的这份公告称,2006年1月1日,联合国宣布不再对中国进行粮食援助;2005年12
上市时头顶中国首款自主研发量产的混合动力轿车、国家“863计划”重大汽车专项等众多光环的长安杰勋HEV,近日被长安高管自曝2010年一辆都没卖出去。  2009年6月11日,作为一款混合动力MPV,杰勋HEV正式上市,售价定在13.98万~14.98万元。然而,杰勋HEV上市之后市场反应冷淡,2009年只销售100多辆,并且于当年年底停产。目前相关资产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遇冷的不仅是长安  
银监会近日下发房地产央企“红名单”,要求商业银行对名单所列的16家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之外的央企不再发放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  银监会新闻处负责人解释称,此举系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今年4月份发布的房地产调控“国十条”要求的进一步落实。只不过,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此“进一步落实”实则也可印证国资委宣传工作局相关负责人的事实指认,即,央企退出楼市“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很难在短期内完成”。 
“嫦娥二号”的发射备受瞩目。   9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国家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在启程赴西昌前夕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从航天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讲述中国的登月愿景。  “‘嫦娥二号’是‘嫦娥—号’的备份星,将由长三丙火箭发射。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
十年历程,对中国企业“走出去”之路回头一瞥,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欣喜和感动,又有怎样的辛酸和失落?在此,我们通过资产增值、品牌提升、市场增量、交易成本、掌握核心技术、发展前景等方面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经典案例进行点评,以期记录中国企业在面对风起云涌的世界经济变革时所留下的足迹。    “走出去”十大成功企业案例    联想:并购IBMPC业务  2004年12月8日,联想用12.5亿美元购入IBM
当此全球金融危机肆虐之际,国泰君安新近曝光的薪酬方案着实“扎眼”。据披露,该公司去年薪酬及福利费用较年初预算巨增57%至32亿元,按其员工总数分摊,人均收入即达100万元。  面对各方质疑,国泰君安辩称上述薪金包含部分长期激励和风险准备,证券公司普遍实行以丰补欠原则等等——此说辞虽然多有避实就虚的意味,但其法不责众、“能奈我何”的十足底气恰恰反证出国企薪酬(尤其是高管薪酬)制度依然处于无可比照、难
如何盈利?  对于这个当前话剧产业化的最大命题,处于不同市场地位的演出单位有着不同的理解。也许是因为话剧在中国自诞生起就担负了太多的历史责任,话剧行业内甚至对于其该不该赢利、该不该产业化都有着泾渭分明的意见。而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的大背景下,这些原本存疑的问题愈发凸显,成为各自掌握不同资源的“国字号”事业单位剧团、“改企”剧团和民营剧团之间攻讦、妥协和互相借鉴的出发点。  作为话剧产业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