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粮食“受助国”变成“援助国”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km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束26年“受助国”历史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国
  近日,来自世界粮食计划署(以下简称WFP)的一则公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其他文献
4月24日上午,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局长胡仲元,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办公室,这位一直为邮政改革和《邮政法》修改奔走呼吁的邮政界的权威,在见到记者的瞬间难抑内心的激动,他向记者表示,对当天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新《邮政法》完全赞成。  与胡仲元怀着同样心情的,还有国家邮政局法规司司长达瓦,在接受记者采访的2个多小时里,前来祝贺的电话和人员一直络绎不绝。  此次《邮政法》的出台,作为邮政系统的管理部
受益于人民币升值长期利好的行业、央企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的行业、受益于北京奥运会的相关行业;节能环保等相关行业将在2008年为投资者带来投资机会。    每年年底发布下一年度的投资策略报告是各基金公司和券商的重要工作之一,他们的报告往往会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新年的投资计划和策略带来一定的影响。《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查阅了部分已公布的投资报告发现,整体上,各个机构对今年的市场还是持相对谨慎乐观的态度
伴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走高,美、欧正承受着愈发沉重的通胀压力。  如何抑制通胀?美国人明白,在经济大病初愈之时,靠加息手段控制价格是“作死”。那么又要管理价格,又没有利率的手段,怎么办?最近的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在和欧洲联手,用非利率手段抑制通胀。  在欧洲,希腊乃至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债务问题正在成为一种工具,经常被拿出来说事。这并不是因为所谓的“债务危机”有多严重,而是美、欧试图借此达到
近来,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涨”声一片。  随着今年年初江苏省在全国率先确定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一季度以来,宁夏、吉林、山西、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天津等省市自治区相继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过20%。  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日前透露,有20个省份计划在年内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其他具体措施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过程中。记
去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已经超过1.1亿。  我国银发浪潮快速袭来,如何让老年人有保障、有体面、有尊严地生活,已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重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美德。然而,全国大多数省份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制度各省并不统一。  针对此状,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近日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今年民政部将统一高龄养老津贴制度,全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享受津
世博会历史159年,中国人期盼办一场世博会的历史已逾百年。  1902年11月,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在其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中畅想:“那时(指1962年)我国民决议在上海地方开设大博览会,……不特(不但)陈设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  2010年,世博会终于在上海举办。上海世博会开创了世博会史上诸多“第一”,缔造了诸多“之最”——参加上海世博会的
“这次展贸会,是虎门在中部地区寻求发展良机的重要一步。”9月10日,广东省政府一位官员在2010虎门服装电子信息名产品(郑州)展贸会(下称“郑州展贸会”)上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  “虎门制造”首次以整体品牌形象亮相中原。这也是广东去年以来大举推进的“广货北上”,拓展广东制造内销市场的系列重头戏之一。    虎门企业挺进中原    “我们这次主要是推介虎门的两张‘名片’,一张是服装产业,另一张是
2003年11月8日,湖北省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打造武汉城市圈;2004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2008年9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批同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方案……  如果说从2003年到2007年,“中部的中部”湖北
16年来,中央电视台每年的广告招标会被许多人看作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和“中国市场的风向标”。今年尤其如此。  11月18日,2010年度央视广告招标会刚刚结束,对于中标企业、金额、所处行业,乃至中国经济走势的报道、猜想、解读便漫天飞舞:“央视广告招标日进百亿,创下16年新高”、“央视广告招标首度突破百亿,显示市场信心充足”、“央视招标进账109亿,家居建材增幅最高”、“央视广告招标,外企大举进攻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金磊:我国应尽快建立“综合减灾法”    5月12号发生的四川大地震,考验了中国政府的应急反应能力,同时也对防灾减灾相关法律的完整性进行了考验。  5月22日,地震发生十天之后,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委员长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指出,要“研究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面对如此巨大的自然灾害,我国政府反映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