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概念与人们的错误认知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记忆仅仅像录像带,那么想象一个新环境将会变得很困难

  “时间”是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我们都知道时光流逝是什么感觉。现在发生的事很快就变成了过去;今天转眼就变成了昨天。如果生活在温带气候,每年你都还能看到季节更替。随着我们长大成人,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时光飞逝。
  神经科学家一直无法确定大脑中哪个部位负责感知时间流逝,但人类特别擅长感知时间。如果有人说将在五分钟内到达,我们大概能估计什么时候他们就快到了。我们还有周复一周、月复一月的感觉。因此,大多数人会说,人类感知时间的能力是相当明显的:它以一致和可测量的速度,从过去到未来、沿着固定的方向流逝。
  当然,人类对时间的感觉可能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也可能是由文化和时代所塑造的。例如,亚马逊地区的阿蒙达瓦部落就没有“时间”这个词。有人说,这意味着他们没有时间的概念,没有一个事件发生的框架。关于这是否纯粹是语言学问题,或者他们是否以不同方式感知时间,尚存在争议。与此同时,我们很难用科学的方法精确地了解古代人们是如何构想时间的,因为关于时间感知的实验只进行了150年。
人們可以被说服,去“记住”那些从未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

  我们所知道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在是一种不断变化的东西。公元160年,罗马帝国哲学家马可·奥勒留把时间描述为一件件流逝的事件。至少在西方,许多人仍然认同这些观点。
  但是物理学有不同的解释。无论多少人感觉时间像是朝一个方向流动的东西,一些科学家却不认同。
  20世纪,爱因斯坦的发现打破了我们对时间的传统理解。他告诉我们时间是由事物创造的;不是在那里等着这些事物在时间里面发挥作用。爱因斯坦证明了时间是相对的,如果一个物体移动得快,时间的速度就会慢一些。事物不是按既定的顺序发生的。在牛顿物理学中,并不存在单一的普遍意义的“现在”。
  的确,宇宙中的许多事件都可以按顺序排列,但时间并不总是被整齐地划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些物理方程式的计算结果中,时间可以双向运动。
  一些理论物理学家,比如畅销书作家和物理学家卡洛·罗维里甚至更进一步,推测时间既不流动,也不存在。这只是一种幻觉。
  当然,尽管一些物理学家认为时间不存在,但我们的时间感确实存在。这就是为什么物理学的证据与生命的感觉不一致。人类对“未来”或“过去”的共同理解可能并不适用于宇宙中的其它地方,但确实反映了地球上的现实生活。
  然而,就像牛顿的时间绝对论,时间如何影响人类,大众的理念也可能是错的。也许有更好的方法去理解。

虚假的过去


  我们很多人都有时间观念,其中一个内容就是我们如何看待过去:就像一个巨大的视频库,我们可以利用它来检索生活中的事件记录。
  但心理学家已经证明,自我记忆根本不是那样。大多数人忘记的事情比记得的要多得多,有时我们完全忘记了发生的事情,尽管别人坚持认为我们在场。有时,即使被提醒也不能唤起回忆。
  我们可以改变记忆,使之更有意义。每当我们回忆起一段过往,我们就会在脑海中重新构建这些事件,甚至改变它们,以适应任何可能出现的新信息。这比凭空创造要容易得多,让人们相信其实从未存在过的经历。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洛夫图斯(ElisabethLoftus)对此做了几十年的研究,她让人们回忆起自己曾亲吻过一只巨大的绿色青蛙,或者曾在迪士尼乐园遇见过兔八哥(因为他是华纳兄弟的角色,不可能出现在迪斯尼)。即使是向朋友讲述一件轶事,也可能意味着我们对那个故事的记忆已经发生了轻微的改变。
如果有人让你想象乘坐漂浮的塑料充气床垫上去上班,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很容易想象那个场景

  我们犯的另一个错误是以为想象未来与想象过去是完全不同的。事实上,这两个过程是相互联系的。我们用大脑中相似的部分来回忆过去或描绘我们未来的生活。正是拥有了记忆,我们才能想象未来,在脑海中预览未来的事件。这一技能使我们能够预先制定计划,并尝试不同的可能性。
  这些奇怪的感觉就是源于我们大脑处理时间的方式。一个几乎没有自我记忆的婴儿总是活在当下。她快乐、哭泣、饥饿、悲伤。婴儿会经历所有这些,但不会回想起上个月有多冷,也不会担心气温很快会再次下降。
  然后慢慢地,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会开始建立自我意识。随着这一发展,便开始理解时间,理解昨天与明天的区别。
  尽管如此,在那个年纪想象自己的未来仍然是一个挑战。心理学家珍妮·巴斯比·格兰特发现,如果你问3岁大的孩子第二天可能做什么,只有1/3的孩子给出的答案被认为是可信的。心理学家克里斯蒂娜·阿坦斯给小孩子们吃了一些椒盐圈,然后让他们选择是吃更多的椒盐圈还是喝点水,感到口渴的孩子大多数都选择了水,这并不奇怪。但接着问他们第二天回来想要吃什么时,大多数人还是选择水。成年人会选择了椒盐圈,因为知道明天回来他们又会觉得饿。小孩子们则无法预计未来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对时间的经验是由我们的思想主动创造的。各种因素对于时间经验的构建都至关重要———记忆、注意力、情感,以及我们对时空关系的感知。我们的时间感植根于我们现实的感观。时间不仅决定我们安排生活的方式,也决定我们体验生活的方式。   当然,你可能会说,根据物理定律,我们能否准确地感知时间并不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不需要记住时间的情况下继续行走,无论你感觉世界有多平,它都是球形的。尽管我们知道是地球而不是太阳在移动,但我们仍然谈论太阳在早晨升起,在晚上落下。我们的感知跟不上科学的发展———我们只能用我们所拥有的感观来创造我们对世界的日常体验。
  同样,我们也不能忽视对时间的主观体验。不管你对四维时空了解多少,感觉上和朋友一起吃午饭的时光很短暂,但等晚点的火车却需要很久。
  时间长短无法改变,但可以改变对时间的态度,因此让时间流逝中的我们自我感觉更好。
尽管我们知道是地球在移动,但我们仍然在谈论日出日落

时间改变


  我们不应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看成一条直线,而是应尽量把记忆当成资源,让我们得以思考未来。
  这是至关重要的。人类能够在思想上进行时间旅行,前瞻或者后顾。因此我们能够做那么多与众不同的事情,比如,计划未来,或是创造一件艺术品。其中记忆的重要性前人早已知晓:例如,亚里士多德的眼中,记忆并非生活的档案,而是想象未来的工具。
  我们很难准确回忆过去,这以前看起来是一个缺陷,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优势。如果记忆仅仅像录像带一样准确,那么想象一个新环境将会变得很困难。如果我请你想象你下星期二早上去上班,不是你通常的路线,而是乘坐一个漂浮的塑料充气床垫,沿着两岸开满热带鲜花的蓝绿色的运河划过去,经过一座座熟悉的建筑,抵达你办公楼的大门,在那里你的老同学们会拿着鸡尾酒迎接你。瞬间你就能够想象出来这样的场景。除非是患有严重自我记忆丧失缺陷的人。
  你的记忆如此的灵活,可以在瞬间唤起记忆中你工作的街道、躺在地板上的感觉、你老同学的面孔、热带花朵和鸡尾酒。你不仅找到了所有这些可能中间相隔几十年的记忆片段,还把它们拼接在一起,创造出一个你从未见过、甚至从未听说过的场景。
  从认知角度看,这像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事实上,我们记忆非常灵活,这很容易做到。
  所以不应该抱怨记忆不可靠,会让我们失望。因为它们可以改变,我们就可以把生活中不同时期的数百万个记忆片段重新组合起来,为未来提供无限的想象。
  事实上,当记忆受损时,我们思考未来的能力也会受影响。神经学家埃莉诺·马奎尔让人们想象未来站在博物馆里的场景。有人说它有一个圆顶天花,也有人说是大理石地板。但健忘症患者却无法预测未来,因为人类依赖记忆来思考未来。
  我們不应仅把记忆当作方便的视频档案,我们应当了解,对某一事件的记忆可能并不完美,而其他人对同一事件的记忆可能也非常不同。

慢下来


  我们还可以做一件事。写完一本关于感知时间的书后,我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让时间慢下来?
  但不知我们是否应该小心翼翼地许愿。人到中年,一年四季仿佛都在飞逝。但我们的时间感部分是由新记忆的数量决定的。当你回顾一个繁忙的假期时,即使那时感觉过得很快,回想起来好像是很多年前的事。这是因为日常状态之外度过的一周带给你很多新的记忆。如果你觉得生活过得很快,这可能是生活充实的标志。
  如果你感到无聊、沮丧、孤独或挫折,感觉时间确实会过得慢些,但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正如小普林尼在公元105年所写的那样,“越快乐,时间似乎越短暂。”
  如果你真的想在周日晚上摆脱这种快乐稍纵即逝的感觉,你应当努力在周末寻找新的体验,参加新的活动,去新的地方,而不是去同一家酒吧或电影院。所有这些新体验意味着时间飞逝,但因为你留下了更多的记忆,因此到了周一早上,会感觉这个周末很长。
  当然,有些例行公事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你能在当下创造一种既新奇又有趣的生活,那么回顾过去的几周或几年,你会觉得很长。即使是换一换上班的路线,也会有所不同。你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记忆越多,回首往事时,你就会感到生命越长。
  我们头脑中体验时间的方式,与物理学的最新发现永远不一致。我们都知道时间流逝是什么感觉。虽然无法改变大脑感知时间的方式,但我们可以从更好的角度思考时间。即便如此,某些情况下时间被扭曲将继续让我们感到惊讶和不安。最后,或许圣奥古斯丁提出了最好的问题:“那么,时间是什么?”如果没人问我,我还知道。如果有人问起,我就向他解释,我也不知道。
  克劳迪娅·哈蒙德是《时间扭曲:揭开时间感知的秘密》一书的作者。
其他文献
近年,我国的图书市场上出现了一批伪书。虽然新闻出版总署分别于2005年5月和7月先后公布了68个伪书名单。然而,伪书现象一直存在并对于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主要谈谈在现代社会出现的伪书与管理缺失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伪书现象及伪书之痛    2005年3月10日,在《中国图书商报》举行的“伪书沙龙”中,与会的十余位来自出版界和法律界的人士最终对当今出现的“伪书”下的定义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天津老城的一个小院子里,一个叫来子的懵懂少年,跟在老祖母的身后,目睹了一幕又一幕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小院子里如同正在上演着一出鲜活的舞台剧,住在院子里的每一个小人物都在客串演出。在他们命运的变化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当年发生的一切,历史的沧桑感渗透在叙述的每一个细节中,并缓缓地流入我们的心底,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这就是侯军先生的新作《那些小人物》带给我的感受。  在这本书中,侯军先
在这个故事里,牛顿不再被苹果砸或者拿手表当鸡蛋煮,他变成了巫师和狂热的炼金术士,在天上五星连珠之际,躲在地下迷宫里,用同伴从五个新杀死的女孩身体上摘取的器官,举行神秘残忍的仪式。三百年后,这个科学巨匠的作祟,在牛津大学重演:两名牛津女学生惨遭杀害,作案手法跟三百年前如出一辙。是牛顿的木乃伊归来,还是历史可怕的循环?  作者迈克尔·怀特,曾在牛津大学当了7年化学讲师,这样我们比较可以理解为什么他把故
基础教育出版市场面对着中国2亿中小学生,出版质量直接关系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可以说是关乎千秋万代的事业。中小学生英语图书市场是其中市场容量最大、竞争最激烈、受政策因素影响最大、读者需求差异化最大同时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余年的发展轨迹可谓中国出版史上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迹。“外研社现象”一直让业界人士“啧啧慨叹”(引自中国图书商报)。   1979年8月,外研社成立,当时
8月14日,意大利热那亚一座大桥坍塌,导致至少20人身亡。这引发人们对于该国日益老化的基础设施的担忧。大桥的坍塌使得桥面上的车辆、混凝土及钢筋坠落至下方的建筑、街道以及铁轨上。桥体坍塌的原因尚不明确,但是一名政府官员表示,这座大桥在过去就曾显露出问题。  自20世纪初期以来,一些大桥、建筑和水坝等基础设施坍塌的事故。这些事故造成了数千人丧命,每起灾难都引发了关于该设施是否建造得当的调查。1907年
2020年第一季度已过大半,新冠状病毒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范围与力度日益明显,全球市场也开始感受到影响。  最新宏观经济数字显示,日本的经济开始紧缩,欧洲第一工业国德国的经济基本停滞,英国银行业巨头汇丰银行全球利润骤跌33%,日前宣布全球业务预备裁员3.5万人,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计今年全球航运业经济损失将高达293亿美元……疫情所带来的全球需求下滑,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在6大“重灾
本书的研究开始于1999年,是国家重点课题“中国当代社会结构变迁”的一个子课题。主编汪开国,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全国党校系统中共党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全书分为8章,共26万字,结构完整,思路清晰,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有诸多创新点,令人耳目一新,适合社会学者、各级领导干部和一般读者阅读。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深刻的思考,深入浅出地叙述了深圳社会各个阶层的经济、社会关系发生的变化,社会分层和流
善吃者又会写者,如远者苏东坡、近人梁实秋,前者把一方东坡肉吃成了千年盛誉,后者居雅舍谈吃惊服着四海众生。但,能以一怀别样性情,自说为“怪兽,老饕和馋猫”的,也许只有蔡珠儿了。不知道是由于长于文章的因缘,让她的厨房有着香格里拉的吉祥灵气;还是因为喜好吃食,使她的料理洋溢温馨花气的文字魅力。能够带着几分文字的诙谐,写着平日所吃的食物,写得滋味自具,也写得圈点可评,让人读到一缕清新花气和一丝自然神气,也
北磁极(North Magnetic Pole)近年正从加拿大移向西伯利亚,其快速的移動需要不断更新导航系统,包括智能电话中的地图功能。欧洲科学家认为,他们现在可以自信地去解释,为什么北磁极会“漂移”。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团队说,这个现象是因为地球外核边缘,两个磁性“斑点”之间的双互竞争所致。  行星内部熔融材料流动的变化,改变了上述负磁通量区域的强度。菲尔·利弗莫尔博士解释说:“这种流动方式的变化
银杏树起源于中国,是最古老的树种之一  今天,在全世界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公园绿地都可以看到它们美丽的身影。但野生的银杏树却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  银杏树伟岸挺拔,每年4月开花,果子则在10月份成熟。  每到秋季,银杏树的叶子由绿变成金黄,成为城市和公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令人赏心悦目。  与其它树木不同的是,银杏树还是著名的长寿之王。  在正常情况下,一颗银杏树可以活到1000年以上。因此,也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