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ao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由幼儿决定怎样布置会直接影响他们自由交谈展开的程度。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摆弄、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的知识经验。作为幼教工作者,应如何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
  
  一、根据幼儿兴趣投放材料
  
  教师投放材料丰富程度可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质量,能使幼儿尽兴尽情地“研究”他们的世界。活动区材料投放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然而,丰富的材料并不等于越多越好,多则滥。幼儿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过多过杂的材料投放,尽管能吸引幼儿投放活动,但也易造成幼儿玩得分心,玩得眼花,一会儿拿这个玩玩,一会儿拿那个玩玩,只学会了拿起一物——摆放片刻——丢弃——另换一物,显然这与我们投放材料的初衷是相悖的。因此,在投放材料时,应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我们通常在开展某一区域游戏前,先与幼儿共同探讨,再根据幼儿的认识特点、兴趣及教育目标,共同制定区域游戏的规则。如:我们在开展“奇妙的信”这一主题中,幼儿对寄信、写信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就生成了“邮电局”这一游戏区,我们还带领幼儿观看了邮局视频,了解邮局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我们与幼儿共同讨论了游戏的玩法,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又如,幼儿对自己没玩过的玩具很感兴趣,就可建议他们把家里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这样一个令幼儿十分感兴趣的玩具区就可形成了。
  
  二、注意收集材料的安全卫生
  
  收集的材料大部分来源于大自然和孩子,教师必须注意幼儿的卫生、安全,把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农村幼儿收集废旧物比较困难,有的瓶、盒、罐都是幼儿从路边捡来的,我们一定不能忽视里面的残留物,时间一长会霉,有很多的细菌。因此,教师必须和小朋友们一起做好卫生工作,把收集来的瓶、盒、罐等材料洗干净,放置在阳光下暴晒后方可使用,以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材料的针对性和计划性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因此,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同样是建构区,结合小班幼儿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和小肌肉群不够发达的生理特点。可为他们提供体积大,便于取放,类别相同的建构材料。而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在提供建构材料时,则要注重多样性和精密性,以满足他们的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求。社会性区域在设置上也应注意针对性,角色简单、分工明确的娃娃家应设在喜欢模仿、社会经验欠丰富的小班,利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超市购物可锻炼幼儿的分类、计数、交往等综合素质,可设在中大班,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不同需求引导幼儿开展系列的活动,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医院、邮局、理发店、银行这些社区的服务设施是幼儿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所经常接触到的,便于幼儿的社会性成长,可设在大班,让幼儿在充分参观、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开展。
  其次,要选用操作性强的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吸引力,使幼儿在半个小时的区域活动中不感到乏味。“操作区”的“拼汽车”就是很好的一例。幼儿在拼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挫折,然后经过观察、思考、反复拼贴,直到成功为止。在这过程中幼儿的判断智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各式各样的汽车完全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有的小朋友一次能拼成很多辆汽车,那种成功后的喜悦更是不言而喻了。
  第三,区域材料有层次性,并且经常更新。只有新的知识才会带来新的发展、新的提高。所以区域里应定时有新的材料投入,这些材料有的是教育活动的延伸和升华,有的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精心制作的。例如:“学习3以内的数”这一活动,根据活动中的情况我投放了“分类盒”和“给圆点宝宝找朋友”两件材料,其中“给圆点宝宝找朋友”加深了些难度,适合已掌握的幼儿玩;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完全掌握的幼儿可以通过“分类盒”继续巩固,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  离园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教育环节。教师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离园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适当的个别教育以及随机教育等,给幼儿一日的幼儿园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关键词  离园活动 指导 教育 户外活动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离园前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环节,教师如果能组织好。“离园前活动”就给幼儿一日的幼儿园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期刊
对于幼儿园的环境设置,国内外幼教专家阐述了许多重要的观点。我国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以刺激的一切物质。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潜力行为就是适应能力,环境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瑞吉欧作为学前教育研究者提出:应将环境看作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综上可以看出:幼儿只有
期刊
幼儿园的小朋友普遍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理论设定,在组织孩子们数学活动时,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  首先,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学数学。“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
期刊
摘要  图画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文本,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或完全没有文字的图书形式,作为视觉化的儿童文学,它能给孩子带来美感,具有绘画性、传达性、趣味性等特点。它特殊的表达方式与幼儿的心理特点相适应,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对幼儿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会令幼儿着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幼儿阅读手段与途径也更为现代化、信息化,使幼儿的视野更加开阔,得到的信息更加丰富,但图画书对幼儿的发展却有其独特的
期刊
摘要  《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它强调了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教育要求。要求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关注幼儿的需求、兴趣、经验,引导幼儿科学探究,并大胆操作、实验,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科学教育生活化,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期刊
摘要  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美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有效地教学氛围,调动幼儿的情感;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情感;尽可能让他们欣赏优秀的作品,丰富幼儿的情感来陶冶幼儿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去培养和陶
期刊
摘要  新纲要科学领域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让孩子学科学,首先要激发孩子对周围世界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这是科学启蒙的关键所在。因为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人类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主管前提,是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是获得经验的先决条件。同时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鼓励者,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的所隐含的教育价
期刊
民间游戏是一种广为流传,深受幼喜爱的游戏,它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劳动,因此更便于幼儿接受。也更利于幼儿在游戏中丰富知识,得到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指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中适时地改编、利用一些民间游戏,将有效地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  民间游戏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如跳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学前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可对于地处偏僻、教育环境和条件都较差的农村幼儿园来说要想快速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作为从事多年农村幼教工作的我感觉真是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但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幼儿园只要秉承“让孩子在游戏中主动发展,在生活中快乐成长”的办园理念,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期刊
摘要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升认知层次;提问具有深度,鼓励大胆挑战;师生双向提问,引导自主求疑;注重提问技巧,开拓创造潜能”等策略,提高教学活动中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提问的效能,增强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潜能。  关键词  提问 思维 创造力 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提问与回答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