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身边的事物和材料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u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纲要科学领域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让孩子学科学,首先要激发孩子对周围世界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这是科学启蒙的关键所在。因为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人类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主管前提,是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是获得经验的先决条件。同时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鼓励者,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的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为幼儿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为幼儿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及时敏锐地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及时地进行教育,达到激发幼儿好奇心、满足幼儿求知欲的目的。
  关键词
  幼儿 科学 好奇心 科学素养
  
  “科学动手做”重视儿童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其目的不是让孩子们将来都当上科学家,或者一定要以科学为自己的职业,而是让他们能够以科学的思维方式面对未来。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感受自己的能力和成功,得到愉悦的情绪体验,产生学科学的兴趣及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
  通过近几年的经验积累及总结,我认为利用身边的事物和材料让科学更贴近生活是非常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同时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随时抓住时机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对周围事物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再就是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指导幼儿学科学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技能,包括保持好奇心自主探究的能力、基本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为流畅准确的语言表述能力等,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幼儿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随时做以调整。
  
  一、创设宽松的环境
  
  作为教师,我们在组织科学活动时,往往优先考虑的是知识的灌输,而不是情感的态度和培养,没有把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主动性、创造性和重视孩子探究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放在首位,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发现问题和得出结论。当前我们应该做到的是提供一个支持幼儿主动发现的环境,尊重幼儿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使幼儿在心理上具有安全感,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促进幼儿解决基本问题技能发展的过程。多年教学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与其给幼儿提供大量零碎的活动内容,不如帮助他们去真正理解、探究少量的科学概念和现象,选取的材料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引导幼儿探究的方式应考虑到幼儿能返回或者重新体现前一段时间的经历,在不断的强化中带给幼儿自信。因此,关注幼儿所关注的,抓住契机挖掘幼儿感兴趣的,在细节中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善于捕捉幼儿关心的话题
  
  记得有一次在给我们班的小姑娘梳辫子,由于用的是塑料的梳子,经过摩擦,头发随着梳子而飞舞起来,孩子们对这个现象很感兴趣,都来问个究竟,这不正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好时机吗?我又用梳子对不同幼儿的头发进行对比操作,给幼儿进行了讲解。我鼓励幼儿大胆的探索,让孩子们回家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更多的资料,发现了很多的摩擦起电的现象,孩子们也知道了更多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们能多观察,善于发现各种现象并有兴趣去探索。
  
  三、及时抓住契机体现“玩中学”
  
  在活动中孩子们自己发现的问题,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这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个较好的教育时机,及时地解决孩子的疑虑,这时他们特别容易掌握而且会记得很牢固。例如:李奇小朋友自由活动时在磁性黑板前玩老师的磁铁和挂图,可有一张厚的挂图老是往下掉,就着急地问我 :“徐老师是不是这个磁点坏了?这张挂图老是往下掉。”孩子们听到李奇的声音都跑过来拿起磁点帮着李奇固定挂图,我一看有这么多孩子好奇,就及时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和孩子一起做实验让孩子了解磁铁的特性。幼儿被试验深深吸引,同时对试验中的现象非常感兴趣,积极地参与设想、讨论,实验结束是我根据幼儿的操作进行了总结讲述,整个活动完整有序,幼儿时而着急,时而兴奋,时而情不自禁,他们完全沉浸在试验之中,真正做到了“玩中学”。
  
  四、充分放手发挥幼儿潜力
  
  其实孩子们对于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熟悉而又陌生着,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时时处处存在着,游戏和偶发事件中的教育价值点点滴滴的在渗透着。我们一线教师应该是一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孩子们周围有教育价值的点点滴滴;我们应该是一个细心的人,尽量多的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具有探究性的各种材料,让幼儿的探究活动有一个更充裕的环境,真正做一个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鼓励者。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思路的开阔,要注重向幼儿渗透一种科学观念即科学是辩证的,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作为科学教育我们应该意识到,很多有趣的答案代表着孩子当前的认识水平。我们不应该用简单的对和错来回应,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中立的,让孩子们感到老师对自己的接纳和重视,让孩子勇于发表自己对每一个问题的看法。
  
  五、及时有效地提醒
  
  在科学活动中,要我支持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激励他们大胆的操作和尝试,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当然倾听就成为了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常常会用“认真听,看看小朋友说的对吗?”来提醒孩子注意倾听,也常常说:“谁的想法和他的不一样”引导孩子在倾听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孩子在倾听的过程中,接纳、尊重同伴的观点和经验,看到同班的价值。
  总之,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是需要秩序渐进的,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契机蕴含在每一次教学活动,每一个科学小游戏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这需要教师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用睿智的头脑去思考孩子们的疑惑,在他们有危机、有挫折感时,在精神上、材料上、方法上给与适宜的引导,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为孩子在感受科学、发现科学的过程中添上一笔绚丽的色彩。
其他文献
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数不存在于事物外部物质世界中,而是在大脑中建立起数的抽象。  一、在“集合”中学习计数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数是逻辑数理知识的一个范例,这方面的知识与物质的、社会的知识不同。物质知识是关于物质外部存在的知识,或内部本质属性的知识。一块红色的积木,它的颜色、重量、形状是可以观察和测量到的物体外部属性。但当我们拿出两块积木、两杯水,并说明这是两块、两杯,这“二”就是逻辑数理
期刊
摘要  通过美工活动摆脱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利用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进一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关键词  创造力 想象力 观察力 美术活动    幼儿的智力因素包括很多方面,有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社交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其中,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是智力活动的重要方面。幼儿园的美工活动是整个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幼儿创造力、想象力,培
期刊
“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大有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自信心是日常生活中常常谈起的一个概念,而在心理学中,与自信心最接近的是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关心的不是某人具有什么技能,而是个体用其拥有的技能能够做些什么。通俗讲,自信心
期刊
2010年底,全国学前教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国务院颁布《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国十条”),学前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机遇。深入学习贯彻国家一系列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新政策、新规定,正确认识、理解学前教育普惠性、公益性的内涵,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把握机遇,努力开拓创新,使学前教育普惠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下面,笔者就如何使学前教育实现公益性、普惠性问题,谈谈
期刊
摘要  离园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教育环节。教师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离园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适当的个别教育以及随机教育等,给幼儿一日的幼儿园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关键词  离园活动 指导 教育 户外活动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离园前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环节,教师如果能组织好。“离园前活动”就给幼儿一日的幼儿园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期刊
对于幼儿园的环境设置,国内外幼教专家阐述了许多重要的观点。我国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以刺激的一切物质。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潜力行为就是适应能力,环境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瑞吉欧作为学前教育研究者提出:应将环境看作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综上可以看出:幼儿只有
期刊
幼儿园的小朋友普遍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理论设定,在组织孩子们数学活动时,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  首先,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学数学。“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
期刊
摘要  图画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文本,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或完全没有文字的图书形式,作为视觉化的儿童文学,它能给孩子带来美感,具有绘画性、传达性、趣味性等特点。它特殊的表达方式与幼儿的心理特点相适应,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对幼儿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会令幼儿着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幼儿阅读手段与途径也更为现代化、信息化,使幼儿的视野更加开阔,得到的信息更加丰富,但图画书对幼儿的发展却有其独特的
期刊
摘要  《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它强调了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教育要求。要求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关注幼儿的需求、兴趣、经验,引导幼儿科学探究,并大胆操作、实验,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科学教育生活化,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期刊
摘要  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美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有效地教学氛围,调动幼儿的情感;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情感;尽可能让他们欣赏优秀的作品,丰富幼儿的情感来陶冶幼儿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去培养和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