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育的实质是以陶冶人的情操为目的教育。它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为创造美打下基础。小学语文教材的许多文章都是名篇佳作,它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优美意境,凝炼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所有这些,都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渗透的极好的内容和形式。
  关键词:阅读教学 美育
  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读书中初尝语境美;在理解中感悟课文美;在品词品句中鉴赏文本美;在拓展中激发创造美。这样才能使他们初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较强的审美能力。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遵循“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基本规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感受美、理解美、领悟美、发现美中受到美的熏陶,我们的阅读教学才实现美的传承,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阅读教学与美育
  近代著名教育家察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的实质是以陶冶人的情操为目的教育。它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为创造美打下基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既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品质培养的需要。成功的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机能处于活跃的状态,可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美育渗透的途径有:在读书中初尝语境美;在理解中感悟课文美;在品词品句中鉴赏文本美;在拓展中激发创造美。
  二、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初尝语境美。
  (一)根据课型,巧设导语,把学生导入情境。
  小学语文教材的许多文章都是名篇佳作,涉及到古今中外,涵括了天、地、人、事、物等,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优美意境,凝煉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所有这些,都是美育极好内容和形式。教师应该根据课型的不同,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妙语导入新课,创造一个美的氛围,让学生初步领略课文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人物形象美。教师精心设计三、五句导语,用一、二分钟开场,能够创造一个美妙、和谐的氛围,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追求美感的欲望。
  (二)通过多媒体平台,让学生直观感受美。
  在关于世界的个人知识和集体知识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媒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本内容创造广阔的审美领域,让学生观赏其中的美,通过VCD、课件等创造审美领域。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声音、图像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直接用感官去感知,加深情感的体验,老师通过多媒体平台,可以充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积累审美经验。
  三、理解课文,引领学生感悟意象美
  (一)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互动披文入情
  近代学者梁启超说过一段话:“用情感激发人,好象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的磁,便吸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采用范读、点读、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读出语气的跌宕起伏、语速的快慢疏密到勿容置疑的逻辑力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作品的美感也随之流露出来。教师做到以声传情,以情感人,才能引起学生感情共鸣,才能实现师生互动,披文入情。
  (二)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刘勰提出“情发而为辞章”。大多数的课文都饱蘸着浓郁的感情色彩,如果在教学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如果学生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留下深刻印象,更难以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美育的核心是情感教育,小学语文中有些课文远离学生生活,学生理解感悟存在一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入境”,抓住美育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品味语言,引发学生鉴赏文本美
  (一)紧扣语言,品析课文的美点
  品析重点词句,让学生领悟语言美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多姿多彩的美:精妙的语言美,形象的图画美,和谐的意境美,高尚的情感美……要感知寓于语言文字之中的各种美。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具体体现在准确、生动、优美的遣词造句以及清晰合理的篇章结构之中,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理解得正确、透彻,其中的美感也就能体会出来。《小镇的早晨》一课是一篇淡雅清丽的散文,描写了水乡小镇特有的风韵,特别是一、二自然段更能体现小镇的静态美,应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美点,”通过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水乡小镇的魅力,欣赏优美、精美的语言。
  (二)多种形式,鉴赏文本美
  鉴赏文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朗读评价,相互比较,走入生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领悟文章内容,感悟文章的美。在现实生活中,既有美的事物,也有丑的事物,即使是同属于美的事物,也是不一样的。正如著名画家潘天寿说的:“美有如火之热情,美有冷静之头脑,美有冰雪之聪明,美有自由之规律,美有无边之真诚,美有无端之善意,美有至乐之境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多接触最美的或比较美的事物,鉴赏第一流的艺术作品,树立优秀的审美典型,并将它加以比较,使审美标准明确,美丑分明。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必须紧紧抓住文字的独特美学魅力,以形象促联想,开拓学生审美视野,使语文教学达到美感熏陶传递出的“相看两不厌”的最佳教学境界。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英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普及,英语已成为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而近几年,专家学者们已经开始把研究重点从如何让教师教好英语,转换到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英语上面来,其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是教师在进行有效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本文将针对如何有效进行初中英语教学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  关键字:初中英语 主动学习 有效教学  一、影响英语学
期刊
摘要: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这时段的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则处于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很多数学方面的知识都需要我们教师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加以表达让其理解。要让学生主动地学,积极地学、在说、议中,让他们掌握新的知识和新的问题。  关键词:浅议 学生 解决问题 能力培养  【正文】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这时段的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发展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要加强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问题解决为什么在数学教育中又凸显出如此的重要性?我们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又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如何创设良好的问题解决情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进行了一些浅显的尝试,以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从而带
期刊
摘要: 培养和激发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性 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中学化学教学法,研究中学化学教学的独特规律,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会并掌握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质疑的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 质疑能力 培养  在全面实施新课改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营造善疑追问的良好风气,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培养学生的质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当教学引起学生兴趣时,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技能。  关键词:小学生 学习英语 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1.合
期刊
摘要: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在新课标教学改革之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小学教学相对于其它阶段的教學有更为宽松的环境,而且小学生的思维在此阶段没有形成固定的形式,有更大的空间来塑造其各方面的能力,教师们应该好好的抓住这个机会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本文将我自身的经历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小
期刊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并且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而且小学数学《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小学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答案准确、计算迅速、方式灵活和运用合理的基本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要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在教学要求中也强调“使学生
期刊
摘要:自信心是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是激励个体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在动力,他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着基础的支持作用。一个完整的人必然是自信的,而有自信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自信心是一个人成人、成材、成长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因此,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尤其重要。  关键词:浅谈 塑造 自信 自强 能力  自信、自强意识和能力的塑造一定要从幼儿时期抓起。幼儿期
期刊
摘要:小学计算机课程,它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人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确,思维就会精细而敏锐,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反之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活动,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如何将学生往好的方面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计算机的兴趣呢?本文就小学信息课的兴趣培养,谈谈自己粗浅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学生 信息技术 兴趣 培养  赞可夫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是紧密相连的,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何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结合本人实践经验,对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谈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兴趣 英语学习 激励 活动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中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往往会具有极大的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