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于后进生转化问题,历来是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现实难题。尽管很难,但只要我们重视他们、热爱他们、尊重他们、注意方式方法,任何后进生都是可以教育和转化的。
关键词:后进生 启示 职业良心 爱心 尊重学生 放下架子 以柔克刚 以扬后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b)-0235-02
关于后进生转化问题,历来是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现实难题。为了更多的教师转化更多的后进生,1998年暑假,在合肥市举办的教育理论研讨会上,我作为长丰县的代表,专门就后进生教育问题,谈了自己的体会和做法,没想到实话实说,却引起广大教师不断掌声,就连我们教育理论曹亦兵老师都说:“徐兆淑老师今天给我们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为什么大家对自己的发言如此感兴趣呢?还得从自己亲身经历说起。
1 转化后进生的启示
凡是一线教育工作者,没有人不知道,那些成绩比较差,行为比较差,品德比较差,自制力比较差,自尊心强,逆反心理强的后进生,难教育,难管理。而自己在职业学校从教多年,更能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因为职业学校所招收的学生,不仅都是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中专几经筛选“淘汰”的学生,而且还招收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差学生、痞学生”。当他们齐聚职业学校时,可想而知,必然导致整体成绩差、整体行为差、违纪现象严重。他们常常表现为迟到早退、逃课旷课、抄袭作业、上课睡觉、讲话、扰乱课堂、顶撞教师、考试作弊、多门补考、迷恋游戏、不讲卫生、出口脏话、抽烟赌博、破坏公物、缺乏诚信、敲诈勒索、强借强要、结帮合伙、打架斗殴,特别是打架斗殴,让人胆战心寒。少数表现恶劣的学生,私藏小斧头、三楞刀、铁棍等等,有时为了一句话、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打得头破血流。更为甚者有的还带人打到班主任门上等等。
面对这样的学生现状,能不难教育?能不难管理吗?肯定很难。至于如何教育他们,如何管理他们,只好到实践中慢慢摸索!至于教育不好他们对社会有什么危害,当时没有足够的认识。
直到1993年我们地区枪毙6个车匪路霸,我才真正意识到:教育后进生意义重大!才真正认识到教育学生“成人”与“成才”同等重要,甚至教育学生“成人”比“成才”更为重要。因为这6个车匪路霸,都是毕业不久的“后进中学生”。其中一个刚刚初中毕业,是家庭唯一独子。
从那以后,每当想到这一悲剧,每当想到那天从校门前经过“执行枪决”,那哭声动天的场面时,我的心情十分沉重!为什么他们小小年纪却走上这条路?除他们父母有责任外,难道他们的老师、他们的班主任没有责任?如果在校的时候,他们的老师、他们的班主任能及时指出他们身上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并加以教育和引导,我想他们即使不能成才,也许不会走上这条不归路!害人害己!
此后,为了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自己才在职业学校那样复杂的教育环境中,开始了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不仅成功地转化了一个又一个学校有名的“双差生”(成绩差、行为差)、“问题学生”(成绩差、行为差、品德差),而且还找到了转化他们的方法。
2 如何转化“后进生”
要想把后进生转化好,我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一些方面。
2.1 要关心和爱护后进生
关心和爱护后进生,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后进生长期生活在师生“歧视”目光中,校园生活暗淡,特别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另外,他们在校的时候,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烦恼,当教师得知后,应主动关心他们、主动帮助他们、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一旦他们感到你是真心实意爱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他们会从内心感激你,会听你的话,会按你的要求去做,从而产生“爱的对流”和“情感迁移”,否则,很难。所谓爱的对流,就是你爱学生,学生也爱你。所谓情感迁移,就是指学生喜欢教师,会对教师所授的课程产生兴趣,学习成绩越来越好。相反,学生因反感教师,会对教师所授的课程产生厌恶,学习兴趣和成绩不断下降。每个人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我想大家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另外,无数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学生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教师哪怕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一次看望都会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而这时所起的作用往往比平常苦口婆心的说教要强得多。
2.2 要尊重后进生
尊重后进生,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所谓尊重后进生,就是给学生“面子”。无数的教育实践已经表明:无论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而“后进生”由于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所以自尊心特别强。因此,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语气、场合和方法。切忌:不要伤害他们自尊心。否则,有可能导致“直接冲突”或间接心理冲突!如现实中很多师生冲突,都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尊重学生而导致事态的扩大。如××教师把××学生耳膜打破了,××学生带人打××教师等等。尽管教师出发点是好的,但他们不能容忍别人不尊重他们。当你处处尊重他们时,他们也会尊重你。否则,很难。
2.3 要放下架子,零距离接触学生
要想把后进生教育好,首先,要了解后进生。否则,教育效果不佳或毫无效果。为了了解学生,教师应放下架子,零距离接触学生。所谓放下架子,零距离接触学生,就是指教师不要总是以长者身份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以平等、开放的心态深入到寝室或教室和学生聊天等等。这样做好处有三:一是让学生感到老师在乎他们,重视他们,爱他们,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嫌弃他们,讨厌他们,从而缩短师生心理距离,使他们以平等的、开放的心态,心情舒畅地与教师进行心灵沟通;二是可以了解学生方方面面的情况,如学习情况、教师上课情况、家庭情况、经常接触的人和事、优缺点、特长、兴趣以及学生的内心世界等等,而有些情况则是课堂上了解不到的;三是可以增加师生感情,从而实现有效沟通和交流。当了解学生方方面面情况后,有针对性教育,效果很好。
2.4 要用心
就是多动脑子,多去寻找办法。因为我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而每个学生特点不同,思想不同,兴趣不同、爱好不同。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5 要同情和理解后进生
同情后进生,是指教师要对那些缺少天赋或者学习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等同学表示关心和同情,用热情和微笑去鼓励他们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理解学生,就是指教师不能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看待学生,而应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去认识学生的言谈举止。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与学生心理距离,而且还能化解很多矛盾和冲突,从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6 要加强养成教育
很多后进生不良习惯、不良品德已经形成,想立马改变的确很难。一般要经过认同、反复、强化、巩固等过程,所以,要加强养成教育。为此,要从教学、从作业、从出勤、从做操、从值日、从寝室卫生、从文明行为、从做人做事等点滴小事抓起,让他们慢慢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那将习惯成自然!
2.7 要加强跟踪教育
在转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时好时坏反复现象。当发现他们进步,哪怕很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切不可不表扬或延时表扬。当发现他们存在问题,哪怕很小,也要及时教育和引导,切不可“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学生身上无小事,往往不起眼的小事都能酿成悲剧!如马加爵杀人案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要反复抓、抓反复,并加强跟踪教育,促使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2.8 要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
教无定法。但根据多年实践,以下几种方法教育效果很好,特推荐给大家。
2.8.1 “以柔克刚”教育方法
此方法是笔者多年在职业学校转化“双差生”、“问题学生”等实践过程中,慢慢摸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双差生”、“问题学生”多为男生,他们一般具有自制力差、自卑感重、自尊心强、逆反心理强、性格倔强、脾气暴躁、容易冲动等特点,这些特点一般具有“刚劲”,如果教师采取“以刚治刚”粗暴教育方法,不仅不能解决问题,有可能导致事态的扩大。相反,如果教师采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宽容包容、微笑、热情等“柔劲”教育方法,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还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无数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无论“刚劲”多大都可以用“柔劲”来化解。下面仅举两个“以柔克刚”转化案例。
例1:闫××,男,19岁,二分头、油直滴、经常迟到、旷课,打架斗殴,是学校有名的双差生。有一次,我上政治课,他斜坐在板凳上,腿敲在桌子上,当时见状十分生气,叫他“坐好”,他就是一动不动,当时教室里气氛十分紧张。我问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上课”,“不是”,“是不是不喜欢政治课?”“不是”,“是不是政治课听不懂?”“不是”。当时,我和同学们都十分纳闷,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为了双方都有台阶下,我说:“继续上课,等课后再处理这件事。”后来,在讲课的过程中,他不仅慢慢坐好了,而且还在认真听课。课后,我问他:“为什么上课不坐好?”他说:“你看你的语气!”万万没有想到,“语气”竟然成了自己与学生发生“冲突”的理由!可想而知,他们把“面子”看得多重。此后,我处处关心他、鼓励他,给他面子,结果一改以前“痞学生”种种行为,各方面渐渐变好了。
后来,奇迹发生了。就是这位“问题学生”,竟然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他却主动帮我。当时我家住在食堂隔壁,学校拆迁食堂盖宿舍楼,结果挖地基时有很多“次斑蛇”,其中有三条爬道我家房上和院里,吓得我连夜搬家。万万没有想到,在我最困难、最怕、最需要的时候,他和他们班的所有男生,都来帮我搬家,当时令我十分感动。后来他在抱书的过程中,还捡到了“一张黄色伍拾元”钱,给了我,当时没有任何人看见。这一举动至少反映了闫××并不像其他教师所说的那样,品德差、不可救药。后来,教务处刘主任问我:“徐兆淑,闫××,不听班主任的、不听治安办的、可为什么那么听你的,你用的什么灵丹妙药?”我笑笑说:“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只不过我尊重他,给他面子,把他‘当人’看罢了”。如果当初他违法课堂纪律,我采取强硬态度和粗暴手段的话,那结果可能是另外一种局面。这件事虽然过去10多年了,但至今难以忘怀。每当想到他,就更加坚定了转化后进生的信心和决心。
例2:曾××,男,20岁,是学校有名的头号“问题学生”。有一次,我在讲课,他老是和同位同学不停地嘀咕、嬉笑。当我看他时,不说不笑,当我讲课时,他又说又笑,一连好几次都是这样。当时,我没有批评他,叫他回答问题没回答好,我还是没批评他,约莫罚他站3~5分钟,才叫他坐下。课后,通过聊天得知,他就是一个星期前,因不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与语文老师打了起来,后来班主任批评他,又在课堂上与班主任打了起来,晚上还带人打到班主任门上等等。面对同样的学生犯错,我没有采取“高压、粗暴”教育方式,而是先利用他的作业写得漂亮,字写得潇洒表扬他,然后在他心理美滋滋的时候,心平气和地跟他说:“以后上课,请不要讲话,你想想一个班级50~60人,如果大家都讲话,老师怎么上课?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举手示意老师,好不好?”他不好意思,点点头。从那以后,一改以前“痞学生”种种行为,各方面渐渐变好了。后来他们班好几个同学问我:“徐老师,曾××为什么不听班主任的话、不听语文老师的话,却那么听您的话?”我跟同学们说:“道理很简单,只不过我尊重他,给他‘面子’罢了”。面对同样的学生犯错,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可见以柔克刚的秒处!
2.8.2 “先扬后抑”教育方法
此方法也是笔者多年在职业学校转化“双差生”、“问题学生”等实践过程中,慢慢摸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后进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他们犯错,不要先批评他们,指责他们,如果那样会引起他们内心反感。一般采用“先扬后抑”教育方法,效果很好。所谓先扬后抑,就是发现学生犯错或存在各种各样问题时,先不要批评他们,而是根据他们身上的“亮点”先表扬他们,然后心平气和地指出他们存在的缺点、错误、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他们容易从心理上接受。一旦他们心理上接受了,那么,你的教育就成功了。否则,会适得其反。
2.8.3 运用“教师期望效应”,给后进生心理暗示
无数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如果教师对待后进生,多关爱、多鼓励、多表扬、多给他们一点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他们学习成绩或其它方面都有很大进步,相反,如果教师厌恶某些学生,对他们期望较低,或经常冷漠、歧视他们,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将会发现他们以消极态度来对待你,不理会或拒绝你的要求,结果学习成绩与品行一天天变坏。而现实中自己和一些优秀老师都在不知不觉运用教师期望效应来帮助后进生,教育效果很好。
2.8.4 有效利用“课间十分钟”
为了有效教育学生,我经常利用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留在教室,有意识跟学生“聊天”,通过“聊天”,你会发现,他们由原来戒备、排斥教师心理,向亲近教师心理转变,由原来不愿意跟教师交流,到乐意跟教师交流,由原来不听话到听话。如我转化闫××、曾××等学校有名的“双差生”、“问题学生”就是利用课间休息完成的。
2.8.5 传授学习方法
现实中,很多后进生,之所以成绩差,是他们学习方法存在问题,为了教会他们学会学习,自己无论在哪个班级上课,都会主动传授学习方法,并把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遗忘规律和遗忘曲线,告诉他们,并教他们如何运用,让他们尝试,结果很多学生由厌学变为想学,由不会学变为会学,并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一旦他们有学习兴趣了,那将很快会从成绩差的阴影中摆脱出来,这对于后进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以上是自己多年转化后进生亲身体会和做法,经过20多年的实践,我发现:没有教育不好的后进生,只有教育不好后进生的老师。只要我们“用心”教育学生,任何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人事司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1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43.
[3] 徐兆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6(2):36~37.
[4] 教育部人事司组.高等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47~48,78~79.
关键词:后进生 启示 职业良心 爱心 尊重学生 放下架子 以柔克刚 以扬后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b)-0235-02
关于后进生转化问题,历来是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现实难题。为了更多的教师转化更多的后进生,1998年暑假,在合肥市举办的教育理论研讨会上,我作为长丰县的代表,专门就后进生教育问题,谈了自己的体会和做法,没想到实话实说,却引起广大教师不断掌声,就连我们教育理论曹亦兵老师都说:“徐兆淑老师今天给我们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为什么大家对自己的发言如此感兴趣呢?还得从自己亲身经历说起。
1 转化后进生的启示
凡是一线教育工作者,没有人不知道,那些成绩比较差,行为比较差,品德比较差,自制力比较差,自尊心强,逆反心理强的后进生,难教育,难管理。而自己在职业学校从教多年,更能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因为职业学校所招收的学生,不仅都是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中专几经筛选“淘汰”的学生,而且还招收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差学生、痞学生”。当他们齐聚职业学校时,可想而知,必然导致整体成绩差、整体行为差、违纪现象严重。他们常常表现为迟到早退、逃课旷课、抄袭作业、上课睡觉、讲话、扰乱课堂、顶撞教师、考试作弊、多门补考、迷恋游戏、不讲卫生、出口脏话、抽烟赌博、破坏公物、缺乏诚信、敲诈勒索、强借强要、结帮合伙、打架斗殴,特别是打架斗殴,让人胆战心寒。少数表现恶劣的学生,私藏小斧头、三楞刀、铁棍等等,有时为了一句话、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打得头破血流。更为甚者有的还带人打到班主任门上等等。
面对这样的学生现状,能不难教育?能不难管理吗?肯定很难。至于如何教育他们,如何管理他们,只好到实践中慢慢摸索!至于教育不好他们对社会有什么危害,当时没有足够的认识。
直到1993年我们地区枪毙6个车匪路霸,我才真正意识到:教育后进生意义重大!才真正认识到教育学生“成人”与“成才”同等重要,甚至教育学生“成人”比“成才”更为重要。因为这6个车匪路霸,都是毕业不久的“后进中学生”。其中一个刚刚初中毕业,是家庭唯一独子。
从那以后,每当想到这一悲剧,每当想到那天从校门前经过“执行枪决”,那哭声动天的场面时,我的心情十分沉重!为什么他们小小年纪却走上这条路?除他们父母有责任外,难道他们的老师、他们的班主任没有责任?如果在校的时候,他们的老师、他们的班主任能及时指出他们身上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并加以教育和引导,我想他们即使不能成才,也许不会走上这条不归路!害人害己!
此后,为了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自己才在职业学校那样复杂的教育环境中,开始了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不仅成功地转化了一个又一个学校有名的“双差生”(成绩差、行为差)、“问题学生”(成绩差、行为差、品德差),而且还找到了转化他们的方法。
2 如何转化“后进生”
要想把后进生转化好,我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一些方面。
2.1 要关心和爱护后进生
关心和爱护后进生,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后进生长期生活在师生“歧视”目光中,校园生活暗淡,特别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另外,他们在校的时候,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烦恼,当教师得知后,应主动关心他们、主动帮助他们、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一旦他们感到你是真心实意爱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他们会从内心感激你,会听你的话,会按你的要求去做,从而产生“爱的对流”和“情感迁移”,否则,很难。所谓爱的对流,就是你爱学生,学生也爱你。所谓情感迁移,就是指学生喜欢教师,会对教师所授的课程产生兴趣,学习成绩越来越好。相反,学生因反感教师,会对教师所授的课程产生厌恶,学习兴趣和成绩不断下降。每个人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我想大家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另外,无数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学生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教师哪怕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一次看望都会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而这时所起的作用往往比平常苦口婆心的说教要强得多。
2.2 要尊重后进生
尊重后进生,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所谓尊重后进生,就是给学生“面子”。无数的教育实践已经表明:无论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而“后进生”由于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所以自尊心特别强。因此,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语气、场合和方法。切忌:不要伤害他们自尊心。否则,有可能导致“直接冲突”或间接心理冲突!如现实中很多师生冲突,都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尊重学生而导致事态的扩大。如××教师把××学生耳膜打破了,××学生带人打××教师等等。尽管教师出发点是好的,但他们不能容忍别人不尊重他们。当你处处尊重他们时,他们也会尊重你。否则,很难。
2.3 要放下架子,零距离接触学生
要想把后进生教育好,首先,要了解后进生。否则,教育效果不佳或毫无效果。为了了解学生,教师应放下架子,零距离接触学生。所谓放下架子,零距离接触学生,就是指教师不要总是以长者身份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以平等、开放的心态深入到寝室或教室和学生聊天等等。这样做好处有三:一是让学生感到老师在乎他们,重视他们,爱他们,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嫌弃他们,讨厌他们,从而缩短师生心理距离,使他们以平等的、开放的心态,心情舒畅地与教师进行心灵沟通;二是可以了解学生方方面面的情况,如学习情况、教师上课情况、家庭情况、经常接触的人和事、优缺点、特长、兴趣以及学生的内心世界等等,而有些情况则是课堂上了解不到的;三是可以增加师生感情,从而实现有效沟通和交流。当了解学生方方面面情况后,有针对性教育,效果很好。
2.4 要用心
就是多动脑子,多去寻找办法。因为我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而每个学生特点不同,思想不同,兴趣不同、爱好不同。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5 要同情和理解后进生
同情后进生,是指教师要对那些缺少天赋或者学习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等同学表示关心和同情,用热情和微笑去鼓励他们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理解学生,就是指教师不能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看待学生,而应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去认识学生的言谈举止。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与学生心理距离,而且还能化解很多矛盾和冲突,从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6 要加强养成教育
很多后进生不良习惯、不良品德已经形成,想立马改变的确很难。一般要经过认同、反复、强化、巩固等过程,所以,要加强养成教育。为此,要从教学、从作业、从出勤、从做操、从值日、从寝室卫生、从文明行为、从做人做事等点滴小事抓起,让他们慢慢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那将习惯成自然!
2.7 要加强跟踪教育
在转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时好时坏反复现象。当发现他们进步,哪怕很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切不可不表扬或延时表扬。当发现他们存在问题,哪怕很小,也要及时教育和引导,切不可“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学生身上无小事,往往不起眼的小事都能酿成悲剧!如马加爵杀人案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要反复抓、抓反复,并加强跟踪教育,促使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2.8 要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
教无定法。但根据多年实践,以下几种方法教育效果很好,特推荐给大家。
2.8.1 “以柔克刚”教育方法
此方法是笔者多年在职业学校转化“双差生”、“问题学生”等实践过程中,慢慢摸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双差生”、“问题学生”多为男生,他们一般具有自制力差、自卑感重、自尊心强、逆反心理强、性格倔强、脾气暴躁、容易冲动等特点,这些特点一般具有“刚劲”,如果教师采取“以刚治刚”粗暴教育方法,不仅不能解决问题,有可能导致事态的扩大。相反,如果教师采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宽容包容、微笑、热情等“柔劲”教育方法,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还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无数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无论“刚劲”多大都可以用“柔劲”来化解。下面仅举两个“以柔克刚”转化案例。
例1:闫××,男,19岁,二分头、油直滴、经常迟到、旷课,打架斗殴,是学校有名的双差生。有一次,我上政治课,他斜坐在板凳上,腿敲在桌子上,当时见状十分生气,叫他“坐好”,他就是一动不动,当时教室里气氛十分紧张。我问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上课”,“不是”,“是不是不喜欢政治课?”“不是”,“是不是政治课听不懂?”“不是”。当时,我和同学们都十分纳闷,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为了双方都有台阶下,我说:“继续上课,等课后再处理这件事。”后来,在讲课的过程中,他不仅慢慢坐好了,而且还在认真听课。课后,我问他:“为什么上课不坐好?”他说:“你看你的语气!”万万没有想到,“语气”竟然成了自己与学生发生“冲突”的理由!可想而知,他们把“面子”看得多重。此后,我处处关心他、鼓励他,给他面子,结果一改以前“痞学生”种种行为,各方面渐渐变好了。
后来,奇迹发生了。就是这位“问题学生”,竟然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他却主动帮我。当时我家住在食堂隔壁,学校拆迁食堂盖宿舍楼,结果挖地基时有很多“次斑蛇”,其中有三条爬道我家房上和院里,吓得我连夜搬家。万万没有想到,在我最困难、最怕、最需要的时候,他和他们班的所有男生,都来帮我搬家,当时令我十分感动。后来他在抱书的过程中,还捡到了“一张黄色伍拾元”钱,给了我,当时没有任何人看见。这一举动至少反映了闫××并不像其他教师所说的那样,品德差、不可救药。后来,教务处刘主任问我:“徐兆淑,闫××,不听班主任的、不听治安办的、可为什么那么听你的,你用的什么灵丹妙药?”我笑笑说:“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只不过我尊重他,给他面子,把他‘当人’看罢了”。如果当初他违法课堂纪律,我采取强硬态度和粗暴手段的话,那结果可能是另外一种局面。这件事虽然过去10多年了,但至今难以忘怀。每当想到他,就更加坚定了转化后进生的信心和决心。
例2:曾××,男,20岁,是学校有名的头号“问题学生”。有一次,我在讲课,他老是和同位同学不停地嘀咕、嬉笑。当我看他时,不说不笑,当我讲课时,他又说又笑,一连好几次都是这样。当时,我没有批评他,叫他回答问题没回答好,我还是没批评他,约莫罚他站3~5分钟,才叫他坐下。课后,通过聊天得知,他就是一个星期前,因不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与语文老师打了起来,后来班主任批评他,又在课堂上与班主任打了起来,晚上还带人打到班主任门上等等。面对同样的学生犯错,我没有采取“高压、粗暴”教育方式,而是先利用他的作业写得漂亮,字写得潇洒表扬他,然后在他心理美滋滋的时候,心平气和地跟他说:“以后上课,请不要讲话,你想想一个班级50~60人,如果大家都讲话,老师怎么上课?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举手示意老师,好不好?”他不好意思,点点头。从那以后,一改以前“痞学生”种种行为,各方面渐渐变好了。后来他们班好几个同学问我:“徐老师,曾××为什么不听班主任的话、不听语文老师的话,却那么听您的话?”我跟同学们说:“道理很简单,只不过我尊重他,给他‘面子’罢了”。面对同样的学生犯错,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可见以柔克刚的秒处!
2.8.2 “先扬后抑”教育方法
此方法也是笔者多年在职业学校转化“双差生”、“问题学生”等实践过程中,慢慢摸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后进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他们犯错,不要先批评他们,指责他们,如果那样会引起他们内心反感。一般采用“先扬后抑”教育方法,效果很好。所谓先扬后抑,就是发现学生犯错或存在各种各样问题时,先不要批评他们,而是根据他们身上的“亮点”先表扬他们,然后心平气和地指出他们存在的缺点、错误、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他们容易从心理上接受。一旦他们心理上接受了,那么,你的教育就成功了。否则,会适得其反。
2.8.3 运用“教师期望效应”,给后进生心理暗示
无数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如果教师对待后进生,多关爱、多鼓励、多表扬、多给他们一点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他们学习成绩或其它方面都有很大进步,相反,如果教师厌恶某些学生,对他们期望较低,或经常冷漠、歧视他们,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将会发现他们以消极态度来对待你,不理会或拒绝你的要求,结果学习成绩与品行一天天变坏。而现实中自己和一些优秀老师都在不知不觉运用教师期望效应来帮助后进生,教育效果很好。
2.8.4 有效利用“课间十分钟”
为了有效教育学生,我经常利用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留在教室,有意识跟学生“聊天”,通过“聊天”,你会发现,他们由原来戒备、排斥教师心理,向亲近教师心理转变,由原来不愿意跟教师交流,到乐意跟教师交流,由原来不听话到听话。如我转化闫××、曾××等学校有名的“双差生”、“问题学生”就是利用课间休息完成的。
2.8.5 传授学习方法
现实中,很多后进生,之所以成绩差,是他们学习方法存在问题,为了教会他们学会学习,自己无论在哪个班级上课,都会主动传授学习方法,并把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遗忘规律和遗忘曲线,告诉他们,并教他们如何运用,让他们尝试,结果很多学生由厌学变为想学,由不会学变为会学,并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一旦他们有学习兴趣了,那将很快会从成绩差的阴影中摆脱出来,这对于后进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以上是自己多年转化后进生亲身体会和做法,经过20多年的实践,我发现:没有教育不好的后进生,只有教育不好后进生的老师。只要我们“用心”教育学生,任何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人事司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1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43.
[3] 徐兆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6(2):36~37.
[4] 教育部人事司组.高等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47~48,78~79.